事件:6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装机:根据此次规划的总量目标要求:1)到2030年,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与此前目标保持一致);2)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分别达到33%、18%。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年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分别29.4%、13.7%,假设全社会用电量保持每年5%的增长,则对应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分别为3.33、1.82亿千瓦时,CAGR分别为8.08%、12.42%。按照2021年年底风电装机328GW、光伏装机306GW测算,2022-2025年风光加总要新增装机接近400GW,其中风电新增49GW/年、光伏新增46GW/年。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装机总量虽然与此前保持一致,但是参考历史上我们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完成程度均大幅超过初始规划,因此我们判断12亿千瓦更多是下限目标,真实装机容量可能超出,绿电运营商迎来发展大时代。 催化:在“三北”地区优化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开发,在西南地区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在中东南部地区重点推动风电和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开发,在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推进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 根据发改委和能源局的公开数据,第一批、第二批风光大基地建设规模分别为97.05、455GW(第二批贯穿“十四五”和“十五五”),陆上和海上新能源基地的持续推出和加速落地,既符合我们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也作为强有力的行业催化,同时也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消纳: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储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推动可再生能源外送消纳、加强可再生能源多元直接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制氢利用、扩大乡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白鹤滩至华东、金沙江上游至湖北特高压输电通道;陕北至湖北、哈密至重庆、陇东至山东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设,提升配套火电深度调峰能力,在送端区域内统筹布局风、光发电基地,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 电网:推动配电网扩容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提升配电网柔性开放接入能力、灵活控制能力和抗扰动能力,增强电网就地就近平衡能力,构建适应大规模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和多元负荷需要的智能配电网。在上游发电和下游用电技术格局相对清晰的形势下,输配电端由于投资增速慢、技术迭代少,存在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重点关注。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使得终端工业用电需求减弱,风光波动较大等 表1:重点公司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