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C2/C3双产业链支撑业绩增长,新能源新材料布局蓄势待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C2/C3双产业链支撑业绩增长,新能源新材料布局蓄势待发

2022-04-26谢楠中泰证券梦***
C2/C3双产业链支撑业绩增长,新能源新材料布局蓄势待发

事件:4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38亿元,同比增长124.54%;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21亿元,同比增长98.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19.14%。 点评: 产能释放保障业绩增长,费用控制维持较强盈利能力。2022Q1实现营业收入81.38亿元,同比增长124.54%,环比下降4.7%;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5.21亿元,同比增长98.44%,环比下降13.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19.14%,环比下降12.45%。盈利能力方面,2022Q1毛利率为29.06%,同比下降3.67pct,环比下降1.98pct,净利率为18.82%,同比下降2.33pct,环比下降1.73pct。期间费用方面,2022Q1公司期间费用率合计为6.47%,环比下降1.19pct。 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31%,环比上升0.23pct,管理费用(含研发费用,可比口径)率为4.6%,环比下降0.96pct,财务费用率为1.55%,环比下降0.48pct。 C3产业链龙头显优势,需求回暖业绩有望持续上行。产量方面,公司年产18万吨丙烯酸及30万吨丙烯酸酯项目一次开车成功,贡献增量。价格方面,受国内疫情反复+需求下降影响,2022Q1年丙烯酸和丙烯酸丁酯均价环比下降6.7%和3.9%,丙烯-丙烷价差从2021Q4的1818元/吨跌至2022Q1的1704元/吨,环比-6.3%;丙烯酸-丙烯价差从2021Q4的9248元/吨跌至2022Q1的8180元/吨,环比-11.5%; 丙烯酸丁酯-丙烯价差从2021Q4的4979元/吨跌至2022Q1的3898元/吨,环比-21.7%。短期来看,受春节假期、冬奥会及疫情反复等影响,一季度丙烯酸产业链需求偏弱,产品价差有所回落,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被控制、气温逐步回升,涂料用户将陆续复工。从房地产住宅销售价格来看,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房销售价格环比上涨或降幅收窄,丙烯酸需求有望稳步提升。长期来看,丙烯酸行业格局已优化,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具有更强竞争力;且公司C3产业链中丙烯下游配套丰富,拥有PP、丙烯酸丁酯、高分子乳液等终端产品,可通过多元的产品结构有效传导成本上涨压力,赚取超额收益;同时,公司拟投资新建年产80万吨PDH、80万吨丁辛醇、12万吨新戊二醇项目,补足现有C3产业链中丙烯缺口,同时丁辛醇可配套生产丙烯酸丁酯与丙烯酸异辛酯,形成产业链闭环。 C2产业链以量补价贡献利润,2022新产能蓄势待发。公司C2一期项目自2021年5月投产以来运行良好。根据Wind,2022Q1除乙烯小幅上涨2%,乙二醇、环氧乙烷和LLDPE均价环比下跌7%、11%和4%,乙二醇-乙烯价差从2021Q4的1193元/吨跌至2021年的739元/吨,环比-38%;环氧乙烯-乙烯价差从2021Q4的3181元/吨跌至2022Q1的2148元/吨,环比-32%。公司C2项目一阶段贡献业绩增量的同时,新项目建设也持续进行。其中,C2项目二阶段(包含125万吨/年乙烷裂解、40万吨/年HDPE、73万吨/年EO、60万吨/年苯乙烯)主要设备已安装完成,管道安装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于2022年中期进料试生产。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一阶段工程(包含10万吨/年乙醇胺、40万吨/年聚苯乙烯、1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脂、30万吨/年精制二氧化碳)长周期设备订单已订购完成,土建施工已开始,预计2022年三季度开始陆续建成试生产,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后期项目也将持续建设,不断贡献业绩增量。 积极布局新能源产能,向低碳化学新材料科技型企业迈进。一方面,公司利用乙烷、丙烷等低碳原料生产烯烃及下游产品,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同时,公司绿色化学新材料产业园布局了7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酯产能,对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收集,用来生产碳酸酯类,应用于锂电电解液,做到真正的绿色发展。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氢能政策以及市场日益增长的氢能需求,利用生产过程中富余的氢气,积极开拓氢能源业务,目前公司90万吨PDH装置可副产氢气3.6万吨,连云港C2项目一阶段可副产7万吨,待C2项目二阶段和80万吨PDH装置全部投产,公司氢气产量将超20万吨,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主要氢气供应商。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料价格波动、项目进度不达预期、安全环保因素。 盈利预测:考虑产能释放节奏与产品景气,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18亿元、103.48亿元、110.6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图表16:盈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