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1:4月14日晚,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1.49亿元,同比增长229.71%,环比增长15.25%;实现归母净利润14.98亿元,同比增长422.19%,环比增长128.8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95亿元,同比增长427.01%,环比增长126.92%。 事件2:4月14日晚,公司发布关于投资建设年产30万吨磷酸铁项目(二期)的公告。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宜昌天赐投资建设该二期项目,建设地点在宜昌市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园江林路以西、港盛路以南。二期项目总投资10.05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均营业收入22.48亿元,年均净利润2.27亿元。二期项目建设周期为9个月。 事件3:4月14日晚,公司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4.66亿元(含本数),用于年产15.2万吨锂电新材料项目、年产2万吨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年产6.2万吨电解质基础材料项目、年产4.1万吨锂离子电池材料项目(一期)、年产6万吨日化基础材料项目(一期)和补充流动资金。 电解液量利齐升,公司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受益于锂电产业的高景气,叠加日益完善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规模降本及优秀的控费能力等,2022年以来公司的盈利能力再度提升。公司锂电材料龙头地位稳固,其锂电池电解质、添加剂等产品持续放量,原材料自供比例不断提升,终端电解液产品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与此同时,电解液市场需求持续向好,公司电解液产品量利齐升,为业绩增长提供强支撑。2022年1-3月电解液价格继续上涨,4月以来价格虽有所下降,总体仍维持高位。根据百川盈孚数据,2022年Q1电解液市场均价约为11.8万元/吨,环比上涨3.8%,同比上涨145.5%。 公司各产品扩产步履不停,保障长期成长能力:锂电材料方面,公司锂电池电解液及核心原材料的布局较为完善,在市场份额、工艺、成本等方面均领跑行业。目前公司仍在不断加大各产品的供应能力,且保证产能建设期间充足的资金供应。截至2021年年末,公司有80万吨电解液的在建产能。公司现有折固六氟产能3.2万吨/年,规划及在建的液体六氟产能44万吨/年。公司现有LiFSI产能2300吨/年,现又募资加码建设2万吨/年LiFSI,未来3年的产能规划超过6万吨。锂电池各产品的产能扩张是公司深入布局产业链一体化的重要步骤,能够为公司创造较大的降本空间,且未来随着新增产能的逐步投产能够增厚利润。与此同时,公司的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稳定增长,产品种类丰富,产能平稳扩张。双业务齐头并进,看好公司长期成长。 紧抓市场机遇,持续开拓磷酸铁业务。磷酸铁是生产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核心原材料,下游需求持续旺盛,目前市场仍存在一定的产能缺口。公司紧抓这一市场发展机遇,凭借自身优质的生产工艺,不断加强磷酸铁产品的战略布局,扩大其生产经营规模,目前正处于磷酸铁业务的开拓期。公司目前已具备3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产能。现已规划建设10万吨铁锂电池回收项目,对应2.5万吨磷酸铁,预计于2023年完工。同时,公司在宜昌规划建设的30万吨磷酸铁项目的一期10万吨有望于2022年投产,现又加码二期产能布局。磷酸铁产能大幅扩张有望为公司贡献可观的收益,且能够稳固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领先地位,提高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公司锂电材料的放量及价格提升,叠加公司原材料自供能力的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高,2022Q1业绩超预期。在公司产能持续扩增叠加行业高景气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维持高速增长。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04(上调8.1%)/59.20(上调8.3%)/68.36(上调8.4%)亿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建设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表1: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