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聚焦:港股创新药企2021年报业绩盘点 港股创新药公司陆续披露年报信息,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创新药公司主要集中在港股,尤其18A板块更是优质Biotech的缩影。本周,我们结合30张图表,以18A为主的港股Biotech标的为主要样本,盘点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财务数据及代表性研发平台建设。 港股创新药企年报成绩亮眼,创新结果开始逐步兑现。 总营业收入:总体来看,相较2020年,2021年18A营收总量增速超过170%,随着核心产品商业化的实现,biotech营收情况明显改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希诺生物、君实生物处于第一梯队,总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 营收增速方面,诺诚健华、荣昌生物商业化元年实现了营收翻倍增长,荣昌生物、康希诺生物成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翻正。 Biotech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达35.77%,国内药企创新进入加速阶段。综合25家18A港股biotech的研发费用情况,21家在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增长,平传统药企研发费用30.49%稳定增长,销售费用率稳定。 账上现金变化出现分化,第一梯队公司近年来账上现金情况逐步改善,账上现金情况也足以支撑公司的经营与创新研发,第二梯队公司账上现金水平保持稳定;剩余部分企业现金流能力仍较弱。 创新产品出海步伐加速,内生循环合作促生创新。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产品出海屡创佳绩,创新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百济神州两次与诺华达成合作(PD-1、TIGIT),交易总额超过50亿美元。在积极吸收海外前沿研发成果的同时,创新药企也充分关注本土创新药行业的研发进展。 研发平台建设推进,创新管线持续丰富。传统药企在新技术规划广泛;Biopharma在前沿技术布局亦丰富完善;新生Biotech聚焦技术平台建设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资本市场跌宕沉浮,优质标的终将沙里淘金。2021年资本市场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18A公司的股价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产品收入的爆发性增长,创新产品出海兑现,研发平台不断建设拓展,体现了以研发为核心的创新企业的巨大潜力。 二、医药板块创新药个股行情回顾: 本周沪深医药创新药板块涨跌幅排名前5的为复星医药、微芯生物、百济神州-U、科伦药业、科兴制药。后5的为凯因科技、舒泰神、键凯科技、南新制药、神州细胞-U。 本周港股医药创新药板块涨跌幅排名前5的为康诺亚-B、腾盛博药-B、北海康成-B、复星医药、云顶新耀-B。后5的为荣昌生物-B、翰森制药、康方生物-B、基石药业-B、和誉-B。 三、本周IPO:集萃药康——创新模型助力新药研发 四、创新药行业中长期观点: 近几年,政策刺激下资本涌入,国内迎来创新大风口。我国的创新市场有较强的政策属性,2017年10月8日,两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开启了第一波创新浪潮。叠加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药品谈判、医保动态调整机制等出台,从政策顶层设计彻底解决了历史上由于研发资源有限、审评不规范&进度慢、招标效率低、入院难度高、医保对接难等造成的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纲领性政策刺激之下,叠加近年科创板、注册制等推动,创新药赛道资本蜂拥,创新药企业融资加速,也引领了我国创新药投资进入大风口时代。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资本推动下,国内创新崛起加速。国产创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 不可忽视的是,政策给予“泛泛创新”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医保控费趋严、赛道日益拥挤,我们已经慢慢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时刻。我国目前创新药研发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靶向药物同质化现象最为严重。创新药上市即重磅炸弹的时代慢慢过去,政策给予“泛泛创新”的时间窗口期越来越短。我们认为,我国的创新药市场在当下已经慢慢从“泛泛创新”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时刻。单抗热门靶点未来同质化竞争将持续白热化,同质化产品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新技术、稀缺的技术平台、差异化的治疗领域、创新的给药方式等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竞争格局,有技术沉淀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一、本周聚焦:港股创新药企2021年报业绩盘点 近一个月,港股创新药公司陆续披露年报信息。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创新药公司主要集中在港股,尤其18A板块更是优质Biotech的缩影。截至2022年4月1日,港股上市药企2021年报基本披露完毕。 本周,我们结合30张图表,以18A为主的港股Biotech标的为主要样本,盘点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财务数据及代表性研发平台建设。 1.1港股创新药企年报成绩亮眼,创新结果开始逐步兑现 自2018年香港交易所发布新的《上市规则》(第十八A章),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上市后,近年来已有超过25家Biotech公司接连上市融资。作为港股生物科技公司代表,对18A港股biotech的营业收入、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比较说明其收入情况和营运能力,其次比较了研发投入、销售管理费用和账上现金说明公司的资金使用情况和公司经营能力。(统计样本主要包括25家18A生物科技公司(基石药业由于年报披露推迟未纳入样本)及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药企港股标的) 总营业收入:总体来看,相较2020年,2021年18A营收总量增速超过170%,随着核心产品商业化的实现,biotech营收情况明显改善。 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希诺生物、君实生物处于第一梯队,总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 【百济神州】出海交易金额刷新记录,营收成绩一骑绝尘。百济神州2021年实现营收超70亿元,在众多港股biotech中一骑绝尘。公司与诺华完成两项产品交易,Ociperlimab(TIGIT)、替雷利珠单抗(PD-1)交易额分别约为29亿美元及22亿美元,两项交易接连刷新国内药企license-out金额记录,同时也成为公司提供强力营收支撑。 【信达生物】存量产品持续增长,新产品获批加速管线兑现: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4.67亿元人民币,达伯舒销售额占比产品总收入70%,实现收入约28亿元;除此之外,耐立克获癖治疗CML、达伯坦中国台湾获批二线治疗胆管癌也为公司输送营收新血液。 【康希诺生物】新冠疫苗收入亮眼,政策刺激下需求可持续性确定:康希诺生物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172倍。疫情影响持续发酵,公司产品在境内外多个国家获批,根据目前国内政策来看,国内新冠疫苗在疫情防控中的需求仍具有可持续性。 【君实生物】国际化发展星火已现,商业化不断加强。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0.25亿元,同比增速152.34%。其中,Coherus就特瑞普利单抗支付的1.5亿美元首付款及1.23亿美元中和抗体JS016在美国获得的销售分成是公司2021年主要的收入驱动。公司国际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PD-1适应症拓展,新冠小分子推进将为公司创造营收动力。 营收增速方面,除上述提及的公司外,诺诚健华、荣昌生物商业化元年实现了营收翻倍增长,荣昌生物、康希诺生物成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翻正。诺诚健华首个商业化产品奥布替尼(BTK)上市首年获得2.4亿元收入,公司与Biogen达成合作授权奥布替尼MS的全球独家权力,交易金额接近10亿美元;荣昌生物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BLyS/APRIL)和维迪西妥单抗(HER2 ADC)在2021年获批上市,并且两个产品均进入医保,商业化顺利起步。2021年18A港股扣非归母净利润整体变动幅度不大,其中荣昌生物、康希诺生物成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翻正,信达生物由于研发投入增加出现增亏。Biotech的亏损问题一直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荣昌生物和康希诺的例子正说明了,在研发实力的支撑下,核心产品商业化可以帮助公司迅速兑现价值。 图表1:18A港股Biotech营收及扣非归母净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港股传统药企营收稳步增长。相较于收入增长具有爆发性的biotech,传统药企的表现则更加稳健。港股中传统药企代表石药集团、翰森制药、先声制药、中国生物制药2021年均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了10%以上的收入增速,整体成长节奏稳健。 图表2:港股传统药企代表营收情况(单位:亿元) Biotech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达35.77%,国内药企创新进入加速阶段。研发投入是衡量创新药药企研发水平的重要指标,综合25家18A港股biotech的研发费用情况来看,其中21家在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增长,平均增长率达35.77%。其中,百济神州年度研发费用投入超过93亿元;再鼎医药2021年研发费用36.55亿元,同比大增151.54%; 康希诺、开拓药业、迈博医药研发投入增长超过100%。从研发费用的大幅增长不难看出,国内创新药企已进入了出现加速阶段。 图表3:18A港股Biotech研发费用情况(单位:亿元) 传统药企研发费用30.49%稳定增长,销售费用率稳定。港股传统药企的研发费用投入保持了稳定增长。不同于biotech对研发的全力,销售费用是具有众多存量商业化产品的传统药企的重要开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销售费用率小幅度下降,先声制药由于新药上市销售队伍前瞻性布局带来人员成本的上升造成销售费用增长29.7%。 图表4:港股传统药企代表研发费用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5:港股传统药企代表销售费用情况(单位:亿元) 账上现金变化出现分化,商业化推进改善现金流情况。从公司账上现金情况来看,处于第一梯队的信达生物、诺诚健华、君实生物在商业化的成功推进下,近年来账上现金情况逐步改善,账上现金情况也足以支撑公司的经营与创新研发;处于第二梯队正在进行核心产品后期临床的公司账上现金水平保持稳定;剩余部分企业现金流能力仍较弱,亟需有产品商业化兑现支持。 图表6:18A港股Biotech账上现金情况(单位:亿元) 1.2创新产品出海步伐加速,内生循环合作促生创新 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产品出海屡创佳绩,创新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本土创新已经成为国内药企新焦点,中国新药企业产品正在缩小与国际First-in-class开发速度的差距。 License-out背后体现是中国创新药生态的建立,中国本土创新型企业也在加快创新技术平台的建立及差异化开发,提高新药开发效率,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 年度license-out企业榜首当属百济神州。两次与诺华达成合作(PD-1、TIGIT), 交易总额超过50亿美元,两度创造国内单品授权合作金额最高纪录;国产PD-1竞相走出国门,信迪利单抗10亿美元率先出海,特瑞普利单抗11.1亿美元国际化稳步推进。 在研发实力的支撑下,国内创新药企对于海外市场的挖掘逐步深入。 图表7: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license-out项目 在积极吸收海外前沿研发成果的同时,创新药企也充分关注本土创新药行业的研发进展。 石药集团、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均积极发掘本土创新产品,各公司间通过合作、投资积极推进本土研发成果转化。 图表8: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内循环项目 1.3研发平台建设推进,创新管线持续丰富 传统药企技术布局范围广,Biotech专注前沿领域开拓。从整体布局情况来看,以石药、翰森为代表的传统药企在新技术的规划版图逐渐完善;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以强大研发能力为优势的Biopharma在技术平台的布局范围上亦与传统药企不相上下; 近年来新生的Biotech力量,如荣昌生物、康方生物也通过聚焦技术平台建设,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传统药企多领域、多管线同步推进,Biotech集中力量差异化发展。 图表9:主要港股创新药企研发平台布局 【信达生物】聚焦七大研发领域的自研项目,打造全球重磅药物 信达生物研发水平始终位于国内创新药企业前列,近年来核心产品的成功商业化也为研发平台的拓展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公司为实现推出具高潜力的全球重磅药物的目标,信达国清院已成立80+个聚焦七大研发领域的临床前研究项目,每年持续推动多款创新候选药物进入IND阶段;Proprietary技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