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IDC&中国信通院]:2022年全球云游戏产业深度观察及趋势研判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2年全球云游戏产业深度观察及趋势研判

2022年全球云游戏产业深度观察及趋势研判

2022� 从全球视角观察,中国与海外的云游戏产业发展在路径选择、内容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布局、政策影响等方面虽有本质不同,但在发展定力、用户行为、市场表现上高度一致。2021年,全球云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持续高速增长,中国市场方面表现尤为亮眼,我国已成为全球云游戏产业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市场空间最大的地区之一。以理性的分析来看,受全球5G网络和宽带建设进展不同、疫情和贸易竞争作用下芯片短缺、算力供应和基础设施部署周期长等因素的制约,云游戏产业发生井喷式增长的现象难以出现。相较于传统网络游戏产业,云游戏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市场体量、企业数量和规模差距明显,但是增长幅度和增长空间巨大,云游戏是目前已知的最接近成功的5G个人应用类型之一。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内容层面,跨平台内容制作和开发、多端融合的趋势已经凸显;硬件层面,高密度、高渲染能力服务器及自研核心元器件的快速发展将大幅降低计算平台成本;网络层面,随着5G逐渐普及,流量资费会进一步降低;算力资源层面,新基建政策引发各地数据中心和边缘计算节点建设高潮,算力规模和容量将大幅增加。面向未来看现在,构建云游戏技术底层的基础需要云边高算力、分布式渲染、AI算法、建模和引擎等支撑,与未来元宇宙的构建密不可分,元宇宙将是以游戏和三维的展现形式,以更具真实感受的体验,提供给用户娱乐、社交、办公、商业等一系列数字化应用场景,这给云游戏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本报告从全球云游戏产业发展情况入手,深入阐述了云游戏的当今及未来,总结了云游戏产业历经的各个阶段,梳理了全球产业链分布地图 。 对 中 国 及 海 外 区 域 在 市 场 规模、用户规模、接入类型、产业生态等不同维度的差异表现进行了重点剖析,并结合国内云游戏行情,详细介绍了中国云游戏的用户行为特 点 。 最 后 , 从 内 容 、 场 景 、 入口、分发、终端、网络、算力、成本、政策、生态十个层面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研判。希望本报告可以帮助全球云游戏相关参与者深化对整个行业的认识,有序推进产业的建设发展。 5目录0104173945 6图目录 1如今,数字化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全球已逐步迈入数字经济新时代,数字娱乐产业的发展水平已上升为衡量一个国家文化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云游戏是游戏行业走向精品化、智能化的标志,作为数字娱乐的典型应用,其高度依赖的云计算、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是产业数字化发展重要的底座支撑。云游戏的快速发展也将推动国家新型基础设施的升级完善,助力下一代互联网未来形态的快速构建。从云游戏初次被提出到如今,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22021年新加入云游戏赛道的新生势力和企业数量、融资数量高于2020年,代表性优质内容相继出现,《云·原神》上线后取得的良好口碑,进一步验证了高品质内容和良好体验是云游戏成功的关键。阿里巴巴发布全新品牌“元境”,提供云游戏研运一体化服务平台,从服务“点对点游戏云化”向支持“大规模云移植”和“云原生游戏”迈进。同时,云微端商业模式被产业高度认可,其在促进用户及收入规模化增长层面效果显著,越来越多的游戏内容商将游戏主动上云的意愿更加强烈,大型端游、重度手游等高品质游戏逐渐微端化、移动端化的趋势更加明显,2021年到2023年,云游戏产业将进入 “云化”到“云原生”的重要过渡阶段。在元宇宙概念及数字经济的催化下,云游戏核心技术有望再次突破,预计在2023年后,云原生游戏会迎来新的转折点。理论可行走向技术可行(2000-2009):从云游戏概念的提出至OnLive正式发布其云游戏服务的这个时期,产业发展受限于基础设施和网络条件等因素,处于萌芽状态,整体处于技术探索期。技术可行走向技术成熟(2010-2018):这一阶段,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巨头和初创企业都在不断尝试各种云游戏技术方案和业务模式。2012年,Sony通过收购Gaikai获得云游戏相关的技术,并在内部开始云游戏产品的研发,并于2014年推出PlayStation 云游戏服务。2018年谷歌推出Project Stream,微软发布Project xCloud,同年,华为云也在云电脑中推出云游戏服务。技术成熟走向商业可行(2019-2020):2019年开启了云游戏元年,云游戏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众多企业纷纷布局云游戏赛道,海外谷歌、微软、索尼、英伟达在云游戏领域投入继续扩大,国内电信新国脉、移动咪咕、联通小沃、腾讯、网易等都相继推出了云游戏平台,同时也诞生了海马云、云天畅想、蔚领时代、视博云、移动云等云游戏技术服务平台企业。随着国内外头部企业的深入布局,技术更新迭代加速,体验和成本控制趋于成熟,云游戏产品密集发布,云游戏用户规模持续增长,云游戏场景不断丰富,延伸出云游戏+直播、云VR/AR游戏、互动影视视频、云游戏试玩分发的多场景应用。云游戏产业高速发展的势头和可观的市场前景也吸引了各巨头资本和金融资本争相入局,进一步促进服务体系的完善与技术创新的加快。商业可行走向商业腾飞(2021-2025):2021年开始,云游戏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用户规模、市场规模方面都有大幅增长,随着5G网络和新型终端、高密度GPU服务器、虚拟化、音视频编解码、边缘计算节点等核心能力的逐渐完善,云游戏的用户体验逐步提升、运营成本逐渐降低、高品质内容初步显现、算力复用场景逐渐丰富。不过,技术的演进、模式的创新、内容的丰富、用户的习惯都不会一蹴而就,如同传统网络游戏般一夜暴富的神话将很难降临。国内云游戏行业竞争格局日趋显现,逐步进入先发者围绕抢占高品质内容构建护城河、巨头基于自身优势构建生态体系的新阶段。整体来说,云游戏的发展目前正处于“技术成熟走向商业可行”与“商业可行走向商业腾飞”的交替阶段。 3� 1 ������������������� 4本章节主要从市场收入和月活跃用户数两个维度统计和分析中国及海外云游戏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基于各自市场与用户特点,分析两者整体规模、增长驱动因素、用户接入类型等层面存在的差异及其成因。此外,本章也将分别对当前传统游戏和云游戏的主要收费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总结当前云游戏商业模式存在的困境,并对未来商业模式的发展进行预判。 5(一)云游戏市场规模分析1. 中国云游戏市场收入分析中国云游戏市场收入在未来五年的快速增长,主要受到以下因素推动:优 质 内 容 接 连 产 出 , 激 发 用 户 消 费 意 愿 。 2 0 2 1 年 下 半年,《云·原神》发布后市场反馈良好,游戏活跃人数和玩家付费金额均提升明显。取得良好市场口碑后,米哈游迅速扩充其云端算力资源,并积极着手研发下一代云游戏产品,其上下游各环节现有参与者布局扩展,同时也吸引了新参与者加入云游戏阵营。在优质内容的产出可以有效带动商业模型跑通的案例证实下,行业信心明显增强、布局节奏加快。其它 游 戏 巨 头 公 司 也 呈 现 加 码 布 局 的 趋 势 , 助 力 突 破 云 游 戏“优质内容不足”的瓶颈。未来,头部厂商凭借其丰富的生态资源,不断强化其游戏产品矩阵,内容的丰富将调动起C端消费者的参与、下载、付费的意愿,扩大云游戏的市场收入规模,这一趋势将在2022年至2023年得到充分体现。21.040.679.2145.8235.1342.893.3%95.1%84.1%61.2%45.8%0.0%20.0%40.0%60.0%80.0%1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2020212022F2023F2024F2025F中 国 市 场 收 入增 长 率���������2021年,中国云游戏市场收入已达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3%。2022年将会成为中国云游戏市场的爆发拐点,收入增至7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1%。预计至2025年,云游戏市场收入 将 达 到 3 4 2 . 8 亿 元 。 自2020年至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4.8%。� 2 ��������������1������������1�����������: ����������������������������������������� 6运营商在云游戏领域加快部署节奏,利用其网络及流量优势全面布局。我国运营商具备先天的网络带宽成本和用户流量优势,目前已在掌上营业厅、机顶盒、大屏端、VR端等多入口布局云游戏,其中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将云游戏作为核心战略方向之一。运营商入口的云游戏用户规模扩张,将反向助力运营商的网络服务业务与场景多元化,这是运营商推动云游戏布局的自驱力来源。同时,借助运营商势能,云游戏上下游产业链也将获得足够的支持,提高产业链参与热情,推动云游戏产业蓬勃发展。元宇宙概念加速落地,催化游戏等娱乐场景体验感持续改进。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集中了资本圈、媒体圈和互联网公司的高度关注,当前技术背景下游戏作为元宇宙的主要载体,是元宇宙世界的早期雏形。元宇宙概念爆火以来,各类底层基础技术提供者、相关游戏公司、游戏内容创作者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2022年,元宇宙底层技术相关的服务器厂商、云计算厂商会领衔发力,此类技术的发展将助力云游戏画面不稳定、卡顿等问题的优化和解决。尤其是在元宇宙概念下,虚拟游戏内容和现实世界的联动将明显增强,这使得玩家的游戏体验更加真实,付费意愿增强,提升云游戏市场收入。云游戏与其他形式相结合使得用户覆盖范围更广、付费场景更加丰富。云游戏及上下游环节的技术参与者可以和更多场景发生关联,例如云游戏和VR、直播、广告、购物等场景的融合。在更多场景植入“云体验”的概念,可以扩大潜在玩家与用户的覆盖范围,提升云游戏用户渗透率。同时,场景之间的结合使得云游戏付费场景更为丰富多样,从而扩大市场规模。 72. 海外云游戏市场收入分析海外市场云游戏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受到以下因素推动:未 来 五 年 云 服 务 相 关 的 基 础 设 施 会 持 续 改进。全球范围内云游戏服务器端基础设施的改进、云游戏硬件数据中心部署的增多、软件和服务的升级优化都将会推动众多的厂商在未来进入商用云游戏的服务领域,助力云游戏市场规模的增长。移动网络及智能终端网络连接技术的升级将直接推动云游戏收入的增长。全球5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智能终端的更新换代、都将持续改进接入云游戏用户的游戏体验。预计到2025年,全球七成以上的智能手机将支持5G网 络 连 接 , 毫 米 波 网 络 也 将 逐 步 在 成 熟 地 区(即以北美为代表的云游戏核心市场)部署,更优的网络体验,将直接推动云游戏活跃人数及ARPU值的提升。93.2%68.8%63.7%49.9%31.2%0.0%20.0%40.0%60.0%80.0%1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202021F2022F2023F2024F2025F北 美西 欧亚 太 ( 不 含 中 国 )其 他 地 区总 增 长 率73.5124.0203.0304.338.0399.3���������� 3 �����������������22�������������: �������������������������������������������������1��=6.47�������IDC2021年海外市场云游戏收入预计为73.5亿元人民币,受到游戏巨头公司早期布局的持续影响,北美市场仍然是收入组成占比最高的区域,占到海外总体市场的51.3%。海外云游戏市场将在未来五年维持高速增长,但随体量增加、疫情进入常态化增速逐年放缓,预计在2025年收入达到399.3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0.0%。 83. 中国及海外云游戏收入差异对比海外云游戏平台收入主要由时长贡献,时长费用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中国云游戏平台收入结构更加丰富,内购、云试玩转下载都是关键组成部分。海外云游戏主要为买断制,广告投放程度也比国内更低,海外用户版权意识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