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机构投资者周末交流纪要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机构投资者周末交流纪要

2022-02-19-未知机构用***
机构投资者周末交流纪要

2022 年 2 月 19 日机构投资者周末交流会议纪要主持人:今天是 2022 年 2 月 19 号。欢迎各位买方的机构朋友参与本次周末行情交流。先回顾下市场,本周涨幅最大的前 1 列的品种为:杭州园林、诚达药业、雅本化学、诚邦股份、天鹅股份、鞍重股份、浙江建投、韩宇药业、元成股份、金种子酒、博腾股份。涨幅 15%以上的品种在申万二级主要分布在:专用设备;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化学制药; 园林工程、环保工程及服务、房屋建设;汽车零部件;电源设备;化学制品;白色家电等。一、私募基金经理:宏观方面。上次邀请宏观首席过来交流,提及到了行业能源改革,和行业智能化这 2 个方向。因为发现没有这段时间的行情,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选股效率特别高,像这个基建,包括新老基建。其实这个就属于新基建。另外一个就是这个我们说的这个黄金对吧?那么上一周也是很好的表现,所以说这些宏观自上而下的选股或者说选行业还是蛮多的,那么整个就是说这种行业哪些受益,我们说这个通信这边,那么这一块就是有数字经济相关的。投资和消费是主线,要坚定做多。 二、券商自营投资经理:我先简单谈谈上周的市场表现,就是上周来看基本上是整个市场是一个震荡上行的,基本上这个国内的走势比这个海外强。上周来看,纳斯达克周跌幅是负的 1.76,标普 500 也是跌了 1.58,就是外围形势各方面都不是很稳的情况下,其实从那个国内的指数止跌反弹, 从整体来看的话就是说整个周期来看,也是国内指数到了震荡上行的这样一个大的趋势。从上路反弹来看,应该是小票涨的比较好一点,整整一天涨的是最好,涨了 3.1%,中证其他的像创业板是涨了 2.993%,沪深 300 涨了 1.08%。所以说感觉整体来看的话,因为这个市场是一个存量博弈的一个状态,如果跌到底部开始反弹的情况下,可能存量的一些资金博弈瞄准的都是一些小票,这样的话可能导致这个,而且小票前期估值杀了比较低,反弹可能也是弹性最足的。比方说这个中证 1000 这种代表的这种可能比较多一点,但是从下周的来看,还是谨慎乐观, 整个的就是说还是震荡一个上行的一个格局,基本上还是这个 500、1000 可能是一个上反弹的一个状态。但是从那个创业板就是说从时间上基本上下周有可能差不多了,但是反弹的高度上也不排除如果有其他利空,有二次探底的过程,但是整体来看的话,基本上都是一个反弹的一个周 期。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的话,我们觉得虽然说是反弹,但是实际上赚钱效应不是很明显,主要就表现在就是说存量博弈资金以这个纯粹的概念的或者是题材的一个炒作为主, 基本上就是一两天换一样,一个题材持续性不是非常强,流动太快。所以说感觉还是对于资金量大一点的话,其实赚钱效应不是很明显。有的量化对冲的话, 如果是对冲比例很高的话,可能还是亏钱,因为跑不赢那个对冲了相应的机制,所以说总体来看,虽然指数反弹,但是这个做还是很难做的,除非你这个板块轮动把握的比较多一点,整体来看就是还是一个题材专题的一个博弈,比方像那个这个东数西算,包括一些什么智能电杆之类的这些一些炒作,就是说一些新的东西就会代表了一个资金对一些题材的一个炒作。整体从对于下周来看,我觉得还是如果在这种轮动很大的情况下,还是坚持这个做一些低估值的高业绩增速的一些板块,这样做的它能够持续一些。比方说这个关注的就是一些周期品,这个业绩增速很高的,起飞增速的这种估值很低的,像煤炭之类的这个或者是有色之类的,觉得还是可以拿的比较稳一点,比如像煤炭就山西焦煤,潞安环能这种,还有阳煤化工、华鲁恒升这一种都还是可以的。有色这一块,像那个铝如云铝股份、中国铝业,基本上可能这种业绩确定性增长的增速很高的,我是觉得可以是比较稳的一个档次。另外从下周来看,觉得关注的一个点就是从题材的角度觉得这个疫情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投资机会。如果纯题材的角度,可以关注一下相应的这个疫苗的这个免疫的概念。包括这个因为疫情它最近反复比较厉害,跟踪:智飞生物等。 三、某券商煤炭行业首席: 我在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整体来说就是说其实春节过后,这两周整体的煤炭板块还是相对比较强势的,它跟整个的煤炭的基本面角度来讲,其实从国内基本面来讲,这个时间点是是略有尴尬,主要是考虑到 3、4 月份是煤炭的淡季,其实春节前整个市场还是在相对担忧,进入三四月份淡季煤价会不会跌这样一个疑虑点,但是为什么说这个春节过后大家不担心的呢?其实我们也看到就是说国际端的这样一个价格的大幅上涨,不断的创新高是给了市场很强大的一个信心。因为国际现在我们国际端的煤价已经涨了 265 美金左右的一个新高的这样一个价格了,它是这样一个价格,到国内的话大概是在 2000~2200 左右这样一个水平,然后这样一个价格其实对国内来讲的话,基本上是国内价格的翻倍了,国内是 1100。 然后因为我们作为一个进口国,其实这样一个巨大的价差肯定是不可持续的,国际国内的价格相对拉近是一个必然的一个结果,所以国内就认为无论如何在这样接下来的一个淡季就是 三四月份淡季的话,即便国内供需偏弱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下跌,主要是国际煤价的这样一个支撑作用。我先讲一下为什么国际价格这么高,后期会不会掉下来?国际端其实跟国内也一样,也都是在过去这个 12 年以后,国际市场对这个行业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整个的产能它是不断收缩的一个过程。以这个国际矿山为例,你想必和必拓,力拓,然后我们有 6 家国际矿上加起来,他们的这个产量覆盖澳大利亚、南非、哥伦比亚和美国,他们 14 年的时候产量有6.3 亿吨,然后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以及他们大量的老旧矿井的一个资源枯竭带来一个结果,就是 2022 年的预计产量只有 3.3 亿吨,整整的大概 8 年时间下降了 50%。然后这个期间其他这个国际上其他煤炭主产国的话,可能也就只有印尼在 17 年到 19 年之间增加了 1 亿吨产量。然后所以这样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过去从 14 年以来,全球范围的煤炭供给是大幅收缩的,然后但是需求端却是稳定增长的陆续的发生,就是说随着供需这样的一个双边的一个变化,产生这样供需的一个矛盾。然后当前就是国际端处于煤炭供给急剧紧张的一个状态,然后当前现在进入 22 年,由于整个的这个东南亚地区还南亚地区的这个随着疫情后的经济复苏,需求是急剧增长的,尤其是当前的这个库存水平受去年就煤炭供给紧张影响,现在他们的库存处于一个低位状态, 这样一个补库需求,经济复苏的需求叠加,使得这个价格出现这样一个大幅的上涨。除此之外,还有煤炭对天然气的一个替代,我们也都知道这个天然气价格出现一个大幅的一个上涨,其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品价格的话是天然气和煤价带动油价,以前都是油价带动天然气和煤价,现在这次是反过来的,因为按照现在天然气价格去对标的话,油价大概是 100­150 美金,1~180 美元一升左右,现在我们油价刚刚 90 多美金到 100 美金。然后所以这样一个情况下的话,价格这种居高不下,其实我们从去年的四季度就看到,像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就出现了这个边际上的煤炭替代天然气,主要表现是煤炭发电替代天然气发电,因为本身这个国家它是有煤炭基础的,只是原来的利用率比较低,现在由于天然气过高以后就带来的这样一个煤炭替代天然气,比如说美国它这个 2021 年首次继从 14 年以来,它的整个的燃煤发电是下降的,但是去年的时候整个的燃煤发电增长了 22%,是一个大幅上涨的这样一个状态。然后日本现在还没有具体的一个数据,但是近期表现它是在大量的采购印尼煤的。其实从2020 年的这个 11 月份开始,中国禁止澳大澳洲煤进口以后,像澳大利亚就开始,尤其在日本韩国地区是大规模替代印尼的份额。 然后你像中国的话,就是印尼取代了澳大利亚,大规模出口中国。然后其实印度过去一年的时间,它就是采购印尼的煤是大规模减少的,但是今年这个开春其实日本是在大规模增加印尼煤的采购,所以这样一个情况下,一方面是东南亚南亚经济复苏带来煤炭需求,还有发达国家这种煤炭在替代天然气这种需求,现在国际上形成是一个抢煤的一个状态,大家都记得去抢购煤炭,所以这样带来国际煤价持续性的一个上涨和维持高位的一个水平。然后我们再讲的跟国内的一个变化,其实我们作为一个进口国的话,一直以来国内的煤价应该是高于国际煤价大概 50 元到 100 元每吨左右,是一个相对正常的一个状态。你像现在这样一个价格,国际 2000 元左右,国内才 1000 元左右这样一个价格的话,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样出现也是不合理的。然后所以这样的话其实最简单一个道理就是对于我们这种煤炭需求企业,然后去采购煤炭的时候,我是买国际上的 2000 元还是买国内 1000 元,如果国内 1000 元一吨,我买不到,我出 1100 可不可以买到出 1200 可不可以买到,它其实就是很简单道理,我总比买国际上2000 元一吨也是便宜的。所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的话,其实它国际煤价的持续性维持高位是很强大,给我们一个价格上的支撑。另外一点就是这样全球抢煤的一个状态,中国处于价格劣势的一个情况下, 肯定是从国内的需求企业来讲优先采购国内,然后它在国际的这个采购中抢购中它其实是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其实必然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中国煤炭的这个进口量必然是下降的, 然后它对整个的国内的供需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可能大家说这个我们进口一共 3 亿吨,我们煤炭消费有 42 亿吨这个占比低了,但是这个它的边际作用影响很大,尤其是对于价格的影响很大,因为我们的煤价形成是沿海形成煤价,然后再传导之内陆形成全国价格,基本上煤价的形成都是沿海定价的,而进口煤占我们沿海的 30%,所以这样的话这个进口煤的边对我们价格的边际作用起了很强大的一个决定作用。 所以我们也看到从 17 年到 19 年发改委去控制煤价的时候,都是说我们这个煤价涨高了, 我们就会放宽进口,煤价跌多了,我们就搞进口品控之类的这样。其实过去我们发改委也是这样来调节煤价,现在我们面临的就是国际煤价对国内的影响也在加大,所以预期在这样的一个逻辑下的话,其实对于国国内煤价预期是越来越高的,因为国内煤价必然是向国际煤价靠拢的,逐步上涨的一个过程。然后再讲我们国内当前业务供需状态,经过了去年的四季度保供和去年四季度能耗双供应, 我们整个的自动煤价是这个先订立了 10 月份上涨以后进入 11 月份是大幅下跌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这个从 12 月底 1 月初以来煤价是逐步上涨的,其实这个主要原因大家也看到是由于 12 月底 1 月初陆续的这个能耗双控,省份的这个非电力企业补库带来的这个煤价上涨,现在春节后我们面临相同的一个状况,就是非电力企业的一个补货,由于去年四季度度非电力企业大量的非便利结构是被能耗双控停止生产的一个状态,他们也买不到煤,他们整个的库存水平是一个极低的状态。 然后进入春节后,他们这样一个复工需求带来这样采购增加,也就把煤价逐步的一个支撑, 当然这个非电力企业也是进口煤的采购主力之一,这样一个国际国内价差也会支撑国内的 一个煤价上涨。然后后续往到现在这样一个阶段,其实发改委不断的强调说我们现在煤库 存很高,然后说我们不缺煤,但为什么价格还能这么走的这么强,是因为我们结构性的不平衡。可能发改委指的主要是电力企业,其实从去年四季度一直到当前,我们的电力企业一直处于被保护状态,就是大量的这个煤炭企业优先供给于电厂,集中供给于电厂,所以整个我们电厂的库存水平是一个大幅上升的一个状态。但是这个首先来讲电厂的库存数也谈不上特别高,它只能说是一个正常的一个水平,但是从煤炭企业到中游的港口,再到下游的非电力企业,整个库存水平都是偏低的。所以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你这种结构性的不均衡,但是接下来的时间是面临非电力企业需求急剧增长,然后电力企业这个需求金融板上是平稳向下的,但是它现在处于一个保供状态,也没有减少采购,非电力企业还在增加采购,所以造成这样一个价格上涨的一个格局。然后未来去看的话,其实进入淡季的话,电力企业减少采购这种假设前提下,可能带来我们整个的供需状态均衡,但是可能进口还是会影这样就进口会影响到我们煤价,所以整体来看相对偏先中性预期的话也是 3 月份到 4 月份这一个淡点煤价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