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经济就是投资中国的未来 我们认为,新经济发展方向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向现代服务业/消费转型; 第二是向互联网、数字经济转型;第三是向碳中和的能源革命转型。最近几年我国新经济表现亮眼,在GDP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在旧经济中取得投资回报,需要投资者对经济周期有相对清晰的判断,买在周期低点,卖在周期高点,它的难度在于理解经济周期的运行是困难的。对于新经济,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估值不断的提升,即便在短周期表现欠佳,长期看它们的估值也是稳定的。面向新经济的投资,较面向旧经济的择时是相对简单而有效的,从10年时间中回顾,新经济是长跑冠军,而旧经济的回报率则明显逊色。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为拥抱新经济提供了更加全面的途径 随着港股加快吸收新经济的步伐,它逐渐形成了恒生科技、恒生生物科技、新型消费的自身特色。这与A股形成了有力的互补,为A股投资者拥抱新经济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投资途径。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选股范围涵盖29个细分行业,当中包括汽车、电讯服务及药品、互联网平台作为主要业务营运的消费品、消费服务以及金融业公司亦会于选股范围内。恒生指数公司每年均会检讨指数的行业涵盖范围,紧贴不断演变的新经济概念。 它具有四大投资特色:1、过去5年业绩大幅优于恒生指数,跑赢沪深300;2、聚焦港股特色诸多特色板块,新经济均囊括其中;3、集结了港股新经济稀缺龙头;4、具备更低的估值和更高的性价比。 港股已经处在底部区域,向上修复可期 虽然2021年恒指下跌14%,大幅跑输全球主要指数,但我们认为港股向下的风险非常有限,而一旦市场企稳,其向上修复的能力又是显著的,形成了“跌出来的机会”。 我们认为,2022年的港股是底部已现,用时间换空间:1、从价格上看,中周期支撑守住向下空间;2、从资金面上看,南向资金源源不断的补充流动性;3、从估值上看,港股具备非常好的风险补偿;4、从回购上看,目前位置正处在“实业认同区间”中。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新经济ETF,一键布局港股新经济 易方达恒生港股通新经济ETF(513320)投资于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的资产,其投资目标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管理透明且成本较低的标的指数投资工具。基金经理拥有数百亿在管产品和丰富的业务经验。 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下行的风险,美联储加息提前的风险。 投资新经济就是投资中国的未来 我国三新经济在GDP中占比不断提升 “三新”经济是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内容的经济活动的集合。 2020年,我国“三新”经济表现亮眼。分三次产业看,“三新”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占比为4.3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48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占比为43.4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2%,占比为52.2%。 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例,其投资额增速显著高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截至2021年12月,其累计增速为22.2%,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4.9%。 图1:三新经济占GDP比重连年提升(%) 图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额增速VS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以多年一直高速增长的电子商务为例,目前网上商品占社零比重已经上升至近30%,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3%,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的4%。 图3:网上商品和服务占社零比重(%) 图4:实物电商VS社零 新经济方向一: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向现代服务业/消费转型是必然 依据城镇化率提升遵循诺瑟姆曲线规律,城镇化率在30%以下、30%~70%和70%以上时,分别为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缓滞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2021年的64.7%,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后期,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步入70-75%区间之后,GDP增速有明显的放缓(相较于每年8-10%的发展中国家增速)。一方面,城镇化提供了更加丰富产业分工,更适合大规模协作的工业、制造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城镇化提供了更好的现代服务业基础,例如电影、连锁餐饮、金融…这些都为第三产业占比提升奠定了基础。近20的时间里,我国的第三产业占比由40%提升至52%,正是反应了这一转变。 图5:城镇化率 图6:第三产业GDP占比 美国在70年代以来,消费占GDP的比重上升接近10%,目前处于接近70%的水平。此外,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狭义的信息业占GDP比重已经上升至2020年的5.6%。 图7:美国消费占GDP比重 图8:美国信息业占GDP比重 新经济方向二:数字经济的崛起是大势所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疫情冲击下的复苏新曙光》,2020年,全球47个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GDP比重为43.7%。从单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美国蝉联全球第1名,2020年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3.6万亿美元。中国凭借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倒逼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数字经济体量位居全球第2。 数字经济最近三年的增速分别为20.9%,15.6%,9.7%,显著超过GDP的增速。其中,互联网上市公司在2020年的营收达到34490亿元,三年增速分别为32.9%,22.8%,16.7%。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图9:中国数字经济规模 图10:中国数字经济增速 数字经济的驱动力在于创新。微软凭借DOS系统的发明,成为了PC操作系统与软件的领导者 , 谷歌通过关键词查询成为了全球搜索引擎的领导者 ,Facebook通过社交通信录的校园推广成为了全球社交网络的领导者,亚马逊通过线上卖书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领导者。它们始于应用,成于平台,发展于持续创新。如今,微软正在向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领域迈进,Google早已成为全球手机操作系统的拥有者,并积极尝试AI,自动驾驶等多种新兴技术; Facebook更名Meta,致力于VR与元宇宙方向的探索;亚马逊已经是全球当之无愧的云计算领导者。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在2017年首次设立了世界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在2021年报告中,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图11:全球互联网发展指数对比 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在前沿技术领域,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算法持续迭代创新,人工智能芯片成为支撑人工智能技术产业的底层基础。云原生技术逐步成熟,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子通信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量子测量理论框架与研发应用逐步成熟,量子应用探索取得重要进展。新技术新应用逐渐展开,新药研发借助人工智能提速,自动驾驶逐步进入试点L3级场景,数字孪生技术加速落地。可以预见的是,这些技术即将深刻影响我们的经济,也必将成为面向未来的企业与国家的重要核心竞争优势之所在。 新经济方向三:碳中和的能源革命 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工业革命,极大推进了人类利用化石能源的水平,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成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两百多年后,气候变化已经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影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台风,森林大火、极端降水和干旱、粮食减产等灾害事件不断发生。 图12:全球主要能源供应总量(ktoe千吨石油当量) 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已上升到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自1850年以来,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浓度均已分别大幅增长了约40%、150%和20%,地表温度升高了约0.85℃。 图13:全球平均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 面对人类共同的问题,世界各国基本达成共识,共同努力控制地球温度上升改善气候变化。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截至2016年6月,加入该公约的缔约国达197个,1995年起该公约缔约方每年召开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COP)以共同应对气候问题。2015年,COP21会议各国签署《巴黎气候协定》,确定长期气温目标: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要宣示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画了宏伟蓝图。应对气候变化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表1:全球每年碳中和发展所需平均投资额(亿元) 在此背景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行业进入景气全面共振期,新能源发电方面国内新增装机有望超过50%,海外保持较高增速;电动车销量继续保持50%以上高速增长,在上游资源相对紧缺的前提下,关键材料和部件、设备龙头企业保持强者恒强的趋势。 锂电产业链方面,2022年国内双积分、双碳政策加码及车型供给多元化助推新能源车持续产销两旺;欧洲碳排放政策持续收紧,传统车企电动化进程加速,新能源车市场将持续稳定增长;我们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956万辆,同比增长49%。全球锂电池需求为732GWh,同比增长45%;磷酸铁锂电池的动力电池装机比例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光伏方面,2022年上游多晶硅料供需依旧紧平衡,价格将依旧处于200元左右的位置,但较2021年下半年显著下降。随着下半年多晶硅料新增产能的释放,预期组件价格将逐渐回调至1.70元/W左右,但受行业高装机预期刺激,价格继续下行可能性不大;户用和工商业市场持续发力。预计2022年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将位于60-75GW的区间。海外方面,美国、印度等国家将持续贡献高增速的装机增量,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位于180-225GW的区间。 Topcon明年率先放量,异质结具备清晰的降本路线和未来的想象空间。 风电方面,我们看好2022年陆上风电的行业景气度,2022年陆风装机量预计达到50GW以上,同比增长40%以上。重点关注对材料价格敏感性较低的陆风整机和塔筒企业;海上风电看好核心零部件板块,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良好,同时具备海外发展潜力的头部企业,拥抱全球海上风电共振增长契机。 从长期看投资新经济收益明显高于旧经济 很大程度上,对于旧经济,它们呈现的是周期性的循环往复。在旧经济中取得投资回报,需要投资者对经济周期有相对清晰的判断,买在周期低点,卖在周期高点(就像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划分经济周期的位置,并于2019年推荐大宗商品那样),基于此,它的难度在于理解经济周期的运行是困难的。 对于新经济,它的好处是伴随着时间的推进,估值不断的提升,即便在短周期表现欠佳,长期看它们的估值也是稳定的。 以过去十年四大板块的估值为例,代表新经济的成长和消费板块的估值总体上是上升的,尽管在2015年至2018年,成长、消费的PB估值从高位大幅回落,但一旦市场进入景气,其修复也非常显著。 而金融、周期为代表的旧经济板块,估值从2011年计算,周期性行业基本没有变化,而金融板块则是从1.46倍PB下降到了0.82倍。这样,在相对较长周期中观察,金融板块尽管每年产生了约10-12%的ROE,但是其年化回报率很难做到该水平,是因为它们的PB在不断创新低。 图14:过去十年的四大板块估值(PB)对比 故而,面向新经济的投资,较面向旧经济的择时是相对简单而有效的,从10年时间中回顾,成长、消费是长跑冠军,而金融、周期的回报率则明显逊色。 图15:过去十年的四大板块收益率对比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为拥抱新经济提供了更加全 面的途径 港股逐渐形成互联网科技、生物科技、新型消费三大特色板块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截至2021年底,香港市场共有2561家上市公司,其中主板2205家,创业板356家,总市值42.8万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