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盛证券]:国内数据库核心标的、openGauss佼佼者,受益行业信创快步向前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国内数据库核心标的、openGauss佼佼者,受益行业信创快步向前

2022-02-13刘高畅国盛证券从***
国内数据库核心标的、openGauss佼佼者,受益行业信创快步向前

公司深耕数据库十五载,成为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公司凭借一流团队、持续研发投入和体系化建设,成立15年以来实现商业模式从代理销售到自研数据库产品的跃升,目前形成数据库+数据存储+数据计算“一核两翼”的业务格局,产品及服务获得超2000家客户认可。 国内开源数据库崛起,openGauss有望成首选路线。数据库是计算产业的“根技术”,信通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88亿元人民币。从市场份额来看,大部分依旧被国外主流数据库厂商(Oracle等)所占据,原因在于数据库的开发周期长、难度高、工作量大,且需要与整个计算体系相适配。目前华为构建了国内唯一全栈的计算产业体系:从芯片、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形成高度耦合的底层生态,使得华为成为距离智能时代计算底座最近的公司。其中openGauss凭借高性能、高安全、易运维、全开放等关键特性,是目前业界最具企业级能力的开源数据库,有望成首选路线。 国内数据库后起之秀,受益鲲鹏计算产业发展。公司基于openGauss社区版本推出企业级关系型数据库Vastbase G100,已获得广泛认可:1)公司是openGauss社区理事会首批理事单位之一;2)公司当前在社区贡献度排名第二,仅次于华为,成为获得openGauss认可的最佳伙伴;3)Vastbase G100数据库获得鲲鹏Validated认证、进入2021年央采名录,在金融、政府、电力、制造等行业得到运用,正逐步进入到大规模推广阶段。数据库也是鲲鹏计算产业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随着未来华为受限局面逐步缓解,以及行业信创的实质性铺开,海量数据作为鲲鹏产业生态中openGauss数据库的佼佼者有望持续受益。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给予2022年合理目标市值140亿。考虑公司商业模式及较高增速,公司自研数据库而言,2022年对应收入约2.04亿元,增速约为120%,给予合理目标市值约为60亿,对应PS约30倍; 其余业务而言,2022年收入预计4.04亿,考虑该部分业务产生的利润承担了自研数据库的大量研发和销售,预计实际贡献净利润约1.5-2亿,给予合理目标市值约80亿,对应PE约4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给予合理目标市值140亿元。 风险提示:新业务投入产出不及预期、宏观经济下行、行业竞争加剧、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 财务指标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一、海量数据:国内领先的数据库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1.1深耕数据库十五载,实现商业模式三次跃升 海量信息是国内先进的数据库技术领航企业。公司秉承“专注做好数据库”的初心,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成立15年以来,历经4个发展阶段实现了3次跃升,商业模式由产品代理销售及系统集成,逐渐升级为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并成功自研数据库产品。 创业阶段(2007~2009):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为金融、电力行业用户搭建数据平台的运算、存储以及数据库系统等,业务以产品销售和系统集成为主,在项目集成过程中总结解决方案(例如数据库集群解决方案)。 行业拓展阶段(2010~2012):公司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积累解决方案丰富系统集成,并认识到技术服务的重要性,该阶段业务以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为主,在金融、制造、能源、电信、交通、传媒等多行业获得认可。同时公司开始注重技术研发,共取得1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9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 服务产品化阶段(2013~2017):重点发展技术服务业务,并成立专门研发中心开发安全可控的数据安全和大数据产品。2015年公司自主研发的Infomask测试数据保护一体机(即测试数据管理与隐私数据漂白平台)上市并贡献收入。该阶段公司新获得22项计算机软著、7项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和6项发明专利申请。 自主产品阶段(2018至今):经过长期潜心打磨,公司分别于2018年、2020年发布第一代自主数据库产品AtlasDB和第二代基于openGauss的全栈Vastbase数据库,产品在多行业成功上线并获认可,形成自主产品销售+技术服务的业务模式。 图表1:海量数据发展历程——商业模式的三次跃升 公司坚定自研产品转型,承压突破。2018年开始公司进入产品转型关键期,坚持打磨自有产品、加大自主品牌销售,降低外购产品销售占比,故该阶段增速有所放缓,整体毛利率受益于业务模式改善而持续提升。 图表2:公司营业收入及增速变化(2012-2021H1) 图表3:公司毛利率变化(2012-2021H1) 1.2“一核两翼”产品布局,获优质客户广泛认可 公司以数据库为核心,打造“一核两翼”的业务格局。数据库是公司的核心业务;数据计算和数据存储是核心业务的重要补充与支撑,也是保障数据库读写、存储的关键产品和技术,与数据库形成了“一核两翼”的业务格局。 图表4:海量数据“一核两翼”业务布局 Vastbase海量数据库包括两大拳头产品——基于openGauss内核的G100、基于PostgreSQL的E100。Vastdata数据计算产品包括基于Intel平台自主研发的服务器、数据库一体机(预集成计算、存储、闪存介质、主流数据库等软硬件)。Vastorage数据存储产品包括混合闪存存储、专用备份存储等设备。 图表5:主要产品及服务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自数据库、数据计算、数据存储、其他四个部分。因公司业务逐渐向数据库产品转型,2020年公司调整业务分部。2021年上半年,数据库、数据计算、数据存储、其他分别贡献了35.0%、26.6%、32.1%、6.3%的主营收入。数据库收入包括自有产品销售、外购产品销售,逐渐增加自主产品销售比例。 图表6: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拆分(2014-2021H1,单位:百万) 公司深耕数据技术行业十余年,客户数量超2000家,覆盖政府、金融、电信、能源、交通、制造、健康等多个重点行业,并拥有深圳市相关政府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铁路、格力电器等数百家优质客户。 图表7:海量数据主要客户 数据库拳头产品入围“央采”,彰显技术与品牌实力。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采购项目(简称“央采”)是我国目前政府采购领域级别最高、覆盖面最广的采购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地方政府采购的风向标,被行业默认为厂商产品技术硬实力和品牌软实力的标尺。 图表8:数据库央采项目中标情况 1.3一流团队+高效研发体系,铸造持久竞争力 一流团队、持续研发投入和体系化建设,是公司实现商业模式跃升的关键。创始人陈志敏、朱华威夫妇分别于2020年、2018年卸任总裁、董事等职位,后续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现任董事长闫忠文曾任中国卫星总裁,具备大型国家级项目攻关领导经验,领导公司自主可控战略的实施;总裁肖枫曾在Oracle工作12年,此前担任Oracle中国区CSS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整体运营管理。 图表9:核心管理团队(持股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引入数据库领域一流技术专家打造一流产品,核心骨干黄晓涛、李年、屈惠强、潘深田等均来自Oracle、Teradata、IBM等全球顶尖数据公司,拥有10年以上经验,是数据库领域的实战派。 图表10:海量数据库核心团队 高研发投入和“前台-中台-后台”联动的“三层研发”体系,为公司提升产品竞争力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目前技术人员占比60%以上,不断基于实践经验提炼核心技术,推出具有自主IP的新产品,先后攻克了数十个技术难关,取得了超百项计算机软著、发明专利等。同时,公司建立前端技术-产品研发中心-创新实验室逐层关联的模块化、流程化研发机制,保障研发资源得到最高效利用,快速完成产品迭代。 图表11:公司研发投入(2014至2021H1) 图表12:“三层研发”体系 二、国内开源数据库崛起,openGauss有望成首选路线 2.1数据库: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迎来千亿市场 数据库是计算产业的“根技术”。信息时代,数据成为构成数字经济的宝贵资源,所有应用软件的运行和数据处理都要与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因此数据库被誉为“基础软件皇冠上的明珠”,也是我国推进“数字中国”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数据库市场空间巨大,有望开启千亿市场。中国信通院在最新发布的《数据库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中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为671亿美元,其中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为35亿美元(约合240.9亿元人民币,占全球5.2%)。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到798亿美元,中国数据库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88亿元人民币(占全球约12.3%),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3.4%。 图表13: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及增速 2.2行业格局:海外厂商占主流,国内数据库蓬勃发展 根据CCF数据库专业委员会2021年12月发布的《数据库系统的分类和测评研究》,数据库有三种常用分类:按照数据模型可分为关系型、非关系型(包括键值型、文档型、图、列簇型、时序、空间等);按照架构可分为单机、集中式、分布式;按部署形态可分为本地化部署和云部署。 关系型数据库是主流的数据库产品之一。根据艾瑞咨询统计,中国市场中约90%的数据库是关系型数据库。尤其在金融和电信行业,数据库系统需要支撑大量涉账业务,对于业务连续性、安全性、数据一致性要求极高,所以主要应用以关系型数据库为主。据中国信通院统计分析:截止2021年6月,我国数据库产品共有135款;其中关系型数据库81个,非关系型数据库有54个,占比分别为60%和40%。 图表14:中国国产数据库关系型与非关系型数据库分布情况 当前中国的数据库参与者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海外商业数据库,以Oracle、Microsoft SQL Server、IBM Db2、Amazon、SAP、Teradata、Snowflake为代表,凭借成熟技术、丰富用例、数十年客户基础,已建立极其完善的生态; 二,开源数据库,以MySQL、PostgreSQL为代表,通过全球化的开源社区形成强大生态,并孵化出诸多商业数据库发行版产品; 三,国内数据库,有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神舟通用、瀚高为代表的老牌厂商,有华为(openGauss、GaussDB)、阿里(OceanBase、PolarDB)、腾讯(TDSQL)等大厂,有TiDB、海量数据(Vastbase)、优炫(UXDB)等初创厂商,也有基于自身业务需求延伸到数据库领域的跨界厂商,例如中兴、浪潮、东软、亚信科技等。 图表15:中国数据库产业图谱 数量上,国产数据库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目前仅墨天轮《国产数据库流行度排行榜》所收录的数据库就多达189款(2021年12月)。多数国产数据库产品是基于PostgreSQL、MySQL两大开源流派衍生而来,较为分散。 但市场份额上,大部分依旧被国外主流数据库厂商所占据。IDC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1上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11.9亿美元,其中近50%的份额由海外主流厂商占据。 图表16:中国关系型数据库市场份额(2021上半年) 实际上自2009年阿里巴巴首提“去IOE”已过去十余年,但Oracle、Microsoft、IBM等为代表的海外数据库龙头,仍然占据国内数据库市场的半壁江山。究其原因在于传统“IOE”组成的IT基础架构中,数据库的替换难度最高: 技术层面,数据库的开发周期长、难度高、工作量大:开源数据库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离企业级要求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开发。 生态层面,数据库的成熟,需要打通芯片、OS、数据库、生态的全链条协作:数据库的开发是系统工程,需要与底层计算生态高度相关和耦合。例如,Oracle数据库的统治地位是跟随着PC时代Intel X86芯片+Windows的IT生态而逐步确立的,AWS数据库是抓住了云计算及互联网时代下新场景对数据库的新需求,再叠加AWS自身的云生态,逐步发展起来。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