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环保与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01第4期:政策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刚性,CCER重启升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环保与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01第4期:政策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刚性,CCER重启升温

公用事业2022-01-24黄秀杰国信证券更***
环保与公用事业行业周报202201第4期:政策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刚性,CCER重启升温

一周市场回顾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11%,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68%,周相对收益率-1.79%。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板块中,公用事业涨幅处于28个行业第14名。分板块看,环保板块下跌3.36%;电力板块子板块中,火电上涨0.56%;水电上涨1.84%,新能源发电下跌0.21%;水务板块下跌3.86%;燃气板块下跌4.66%; 检测服务板块下跌4.67%。 异动点评 除火电、水电板块微涨外,各板块均有所下跌。环保板块,京蓝科技(+14.64%)主营智慧生态运营,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路德环境(+12.24%)开展资源化业务业绩预增。电力板块,火电及新能源企业华能国际(+10.51%)有所反弹、新能源企业银星能源(9.41%)持续发展新能源发电。 专题研究:绿色电力消费方向明确刚性提升,CCER重启升温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其中重点指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体系的改变。将配合“双碳”目标,推动绿色电力产生消费变革。从新增可再生能源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约束等多方面提高绿色电力消费刚性。 投资策略 公用事业:1、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更能体现供需、成本、和环境价值,新能源建设成本不断下行,新能源运营商具备“三重”确定性,“量”—风光装机增速具备高确定性;“价”—火电价格上浮,叠加绿色溢价,绿电盈利空间打开;“业绩”—今年低价风机和抢装海风确保明年业绩2、政策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长协煤价+长协电价政策有望落地,联动机制形成,煤电市场化交易扩大,火电盈利拐点出现。3、新能源为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利好新能源发电商、电能综合服务。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润电力、华能国际等;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推荐现金流良好,“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电能综合服务苏文电能。 环保行业:1、业绩高增,估值较低;2、商业模式改善,运营指标持续向好:3、稳增运营属性显现,收益率、现金流指标持续改善。 风险提示 环保政策不及预期;用电量增速下滑;电价下调;天然气终端售价下调。 一、专题研究与核心观点 (一)异动点评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11%,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下跌0.68%,周相对收益率-1.79%。申万一级行业分类板块中,公用事业涨幅处于28个行业第14名。 除火电、水电板块微涨外,各板块均有所下跌。环保板块下跌3.36%;电力板块,火电上涨0.56%;水电上涨1.84%,新能源发电下跌0.21%;水务板块下跌3.86%;燃气板块下跌4.66%。环保板块,京蓝科技(+14.64%)主营智慧生态运营服务,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路德环境(+12.24%)涉及资源化业务业绩预增。电力板块,火电及新能源企业华能国际(+10.51%)、新能源企业银星能源(9.41%)持续发展新能源发电。 (二)重要政策及事件 1、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2022年能源监管重点任务清单》、《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 1月20日,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2022年能源监管重点任务清单》、《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就2022年能源领域重点工作给出相关要求。 提出要加强对煤电气电规划建设、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煤层气开发利用等重点领域监管,确保政策执行不跑偏、不走样。 要深化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完善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加快修订各地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规范交易组织,丰富交易品种,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市场。鼓励市场主体签订多年中长期交易合同,科学引导电力规划和有效投资。稳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建设,推动用电侧有效参与现货市场。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抓紧修订“两个细则”,规范和丰富调频、备用、爬坡、转动惯量等辅助服务交易品种。 专项监管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情况,主要包括基地风电光伏项目、配套调峰措施、送出工程的建设情况,于2022年6月启动,12月形成监管报告。 2、国家发改委:2022年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 综合研判,预计2022年全国用电量及最高用电负荷仍将较快增长,与此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等多个目标。 一是充分发挥各类电源保供作用。坚持规划引领、“全国一盘棋”,在落实调峰资源和消纳市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结合各地新上调峰机组进展和电力保供需要,科学推动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制造“三改联动”,将在役机组供电煤耗均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以下,更好发挥煤电机组的支撑性、调节性作用。 二是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推动跨省区输电通道加快核准,并尽早开工、尽早投产,有效提升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建立健全跨省区优化调度的市场化机制,促进供需总体平衡。 三是发挥电力需求侧管理保民生作用。指导各地加强可中断负荷资源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引导用户错峰避峰用电,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坚决守住确保民生用电底线。 3、国家发改委: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 为保障天然气持续稳定供应,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深化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一是组织全面签订和履行好天然气中长期合同,及早落实资源,严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气秩序稳定。今年我们推行单独签订民生用气合同,目的就是要把民生用气保障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二是大力提升勘探开发力度,以页岩气等非常规资源为重点,推动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夯实国内资源保供的基础。三是加快提升储气调峰保供能力,压实各方责任,加强调度和考核,全面推进储气设施项目建设,增强高峰调节能力。四是加快构建多元稳定的进口供应体系,加强统筹协调,推进设施能力建设,保障进口安全稳定。五是深化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完善管网运行调度机制,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充分发挥“全国一张网”作用,提高资源配置运行效率。六是做实做细“压非保民”预案,加强实战演练,必要时精准有序实施,确保民生用气需求得到满足。 (三)专题研究:绿色电力消费方向明确刚性提升,CCER重启升温 专题一:七部委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绿色电力消费方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促进绿色消费涉及社会各个层面,需要长期改变,包括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交通消费、用品消费、文旅消费、电力消费等方面。 其中重点指出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潜力,推动绿色电力消费体系的改变。将配合“双碳”目标,进一步驱动社会合理绿色用能,推动绿色电力产生消费变革。 重点的方向包括以下方面: (1)重申了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 (2)统筹推动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交易,完善相关机制衔接。引导用户签订绿色电力交易合同,并在中长期交易合同中单列。 建立绿色电力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机制,市场化用户通过购买绿色电力或绿证完成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 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衔接,结合全国碳市场相关行业核算报告技术规范的修订完善,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 (3)针对不同层次用户,赋予相应鼓励及目标。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公司等消费绿色电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外向型企业较多、经济承受能力较强的地区逐步提升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持续推动智能光伏创新发展,大力推广建筑光伏应用,加快提升居民绿色电力消费占比。 (4)加强高耗能企业使用绿色电力的刚性约束。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耗能企业电力消费中绿色电力最低占比。 (5)电网主动发挥引导支持作用,增强透明度。各地应组织电网企业定期梳理、公布本地绿色电力时段分布,有序引导用户更多消费绿色电力。在电网保供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对消费绿色电力比例较高的用户在实施需求侧管理时优先保障。 从消费测引导,完善机制衔接 本次从消费侧引导,建立市场机制,是带动绿电生产消费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机制,将消纳责任权重逐级落实到市场终端用户。同时给予企业绿色电力交易和绿证交易的明确渠道,提升完善绿色企业的认可度。通过建立碳电市场衔接,让企业通过绿电消费替代抵消碳排放的机制得以获得政策支持。 随着绿电、绿证消费体系机制将全面建立,有利于实现绿电价值,促进新能源长期高质量发展。将直接有利于新能源运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市场手段合理实现新能源运营企业绿色收益。此外,在绿电绿色价值实现后,将有利于火电、抽蓄、储能为绿电提供辅助服务的成本后续得到理顺。 机制明确,绿电刚性需求有望大幅提升 近年来政策持续推动绿电、绿证需求,但相对偏弹性。本次绿色消费政策方向来看,将显著提升刚性需求。 一是,2022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有望开始落实,此外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耗能企业电力消费中绿色电力最低占比。购买绿电成为企业产能扩张,尤其是新能源企业保证产能的唯一选择,由此将产生大量刚性绿电消费需求。 二是,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将更大范围落实到具体工商业市场化用户,市场化用户则需要购买绿电或绿证完成责任权重的刚性需要。 三是,要求电网企业定期梳理、公布本地绿色电力时段分布,有序引导用户更多消费绿色电力对消费绿色电力比例较高的用户在实施需求侧管理时优先保障。 在更加透明的背景下,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跨国及外向型企业消费绿色电力将成为重要目标,以此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企业社会形象。绿电消费更加刚性 此外,明确“研究在排放量核算中将绿色电力相关碳排放量予以扣减的可行性”,企业通过消费绿色电力将降低扣减碳成本,企业意愿将得到提升。 专题二:CCER市场审批重启,碳市场将持续建设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市场审批重启的预期升温。根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表示,目前国家正在积极筹备重新启动CCER项目的备案和减排量的签发,全国CCER市场有望在2022年重启。 此外,河北省2022年1月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将积极组建中国雄安绿色交易所,推动北京与雄安联合争取设立国家级CCER交易市场。 2013-2017年CCER快速发展,2017年暂停新项目备案 2012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确立了国内的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提出了核证减排量交易(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即CCER),区别于清洁发展机制下的CER。CCER是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备案的温室气体减排量。 CCER交易指不满足碳排放考核的企业,向具有CCER减排项目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根据2021年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用于配额清缴抵销的CCER抵销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可用的CCER均为2017年3月前产生的减排量。 2013年后,CDM项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国内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发布第一个CCER项目,我国自愿减排市场开启。此后,CCER审定项目数迅速增长。 201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暂缓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新项目审核陷入停滞。 截至2021年4月底,累计公示CCER审定项目2871个,已获批备案项目861个,获得减排量备案并公示项目254个,合计备案减排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