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格局:“先热、再冷、终稳” 2021年22城集中供地呈现“先热、再冷、终稳”的格局,上半年销售的高景气和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使得房企拿地意愿强烈,土地竞争较为激烈,导致第一批集中供地整体表现较为火热,成交量和溢价率在三批集中供地中居于首位,远高于后两批集中供地。受到融资监管大幅趋严、按揭额度收紧导致销售断崖式下跌、房企信用事件频出导致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批集中供地整体遇冷,在多地集体叫停延后供地计划之后,整体撤拍流拍率依然显著升高,成交溢价率骤降。随着三季度末中央政策基调逐渐软化,市场信心略微修复,由于土地出让规则的适度放宽,叠加国央企房企及城投公司积极托底,第三批集中供地呈现平稳态势,虽然成交溢价率为全年最低,但下滑幅度不明显,流拍率亦有所下降。 不同城市热度差异明显,单城内部亦有分化 不同城市土拍市场冷热不均情况明显,由于部分城市土拍规则设定了最高限价,从底价成交、溢价成交、顶价成交、流拍撤拍地块比例,以及土地溢价率观察不同城市的市场整体热度较为客观。从整体热度看,以深圳、杭州、无锡等城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大湾区等南方区域城市,不论是从主观上房企参与热情、竞价激烈程度,或是溢价率、流拍率等客观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北方城市。此外,由于集中供地阶段时间内的供应量较往年更多,单个城市的不同地块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表现较为明显的城市包括合肥、重庆、广州等。 拿地意愿分化,国央企拿地占比提升 经历了第一批集中供地的狂欢后,拿地意愿出现分化,受融资收紧和市场基本面下行的制约,民企拿地数量锐减。在度过了行业信用事件频出,市场信心受损的危机时刻后,房地产行业被迫迎来了“国进民退”的格局重构,在第二三批集中供地中,国央企地产公司及城投公司作为“信用中介”托底现象明显,随着政策触底回暖,一些财务状况较好的规模民企在第三批集中供地中亦重新开始拿地,基本面优质的房企正在从行业危机中率先走出来。 投资建议:积极面对格局重构后的房地产市场 行业至暗时刻之后,随着三大核心条件(融资快、回款快、预售资金自由使用)逐渐难以满足,快周转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行业在慢下来的同时,也会好起来。后危机时代的房地产行业将迎来格局重构,国央企将作为“信用中介”托底行业,行业被动进入“国进民退”,经营稳健、财务健康的国央企龙头在融资端具有显著优势,亦能抓住收并购及土地市场机会脱颖而出,获取高性价比项目,修复远期利润表。个股方面推荐保利发展、金地集团,以及国央企下属物业公司保利物业、招商积余。 风险提示 行业基本面超预期下行、政策边际转暖不及预期。 前言 在过去的这一年,部分热点城市供地节奏出现了重大调整,本着调节土地热度的初衷,集中供地登上了历史舞台。截至2021年末,在22个集中供地试点城市中,除宁波暂未完成第三次土地集中出让之外,剩余城市均完成了全年的三批集中供地。从整体上看,22城三批集中供地共成功出让1984宗地块,占挂牌总地块的77%,共成交建筑面积22541万平方米,较2020年下降14%;成交金额22318亿元,成交均价9901元/平方米。 纵观2021年集中供地的整体表现,我们可以发现: 1、全年呈现“先热、再冷、终稳”的格局。上半年销售的高景气和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使得房企拿地意愿强烈,土地竞争较为激烈,导致第一批集中供地整体表现较为火热,成交量和溢价率在三批集中供地中居于首位,远高于后两批集中供地。受到融资监管大幅趋严、按揭额度收紧导致销售断崖式下跌、房企信用事件频出导致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批集中供地整体遇冷,在多地集体叫停延后供地计划之后,整体撤拍流拍率依然显著升高,成交溢价率骤降。随着三季度末中央政策基调逐渐软化,市场信心略微修复,由于土地出让规则的适度放宽,叠加国央企房企及城投公司积极托底,第三批集中供地呈现平稳态势,虽然成交溢价率为全年最低,但下滑幅度不明显,流拍率亦有所下降。 2、不同城市土拍市场冷热不均情况明显,由于部分城市土拍规则设定了最高限价,从底价成交、溢价成交、顶价成交、流拍撤拍地块比例,以及土地溢价率观察不同城市的市场整体热度较为客观。从整体热度看,以深圳、杭州、无锡等城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大湾区等南方区域城市,不论是从主观上房企参与热情、竞价激烈程度,或是溢价率、流拍率等客观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北方城市。此外,由于集中供地阶段时间内的供应量较往年更多,单个城市的不同地块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表现较为明显的城市包括合肥、重庆、广州等。 3、经历了第一批集中供地的狂欢后,受融资收紧和市场基本面下行的制约,民企拿地数量锐减。在度过了行业信用事件频出,市场信心受损的危机时刻后,房地产行业被迫迎来了“国进民退”的格局重构,在第二三批集中供地中,国央企地产公司及城投公司作为“信用中介”托底现象明显,随着政策触底回暖,一些财务状况较好的规模民企在第三批集中供地中亦重新开始拿地,基本面优质的房企正在从行业危机中率先走出来。 全年格局:“先热、再冷、终稳” 2021年22城集中供地呈现“先热、再冷、终稳”的格局,上半年销售的高景气和较为宽松的融资环境,使得房企拿地意愿强烈,土地竞争较为激烈,导致第一批集中供地整体表现较为火热,成交量和溢价率在三批集中供地中居于首位,远高于后两批集中供地。受到融资监管大幅趋严、按揭额度收紧导致销售断崖式下跌、房企信用事件频出导致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批集中供地整体遇冷,在多地集体叫停延后供地计划之后,整体撤拍流拍率依然显著升高,成交溢价率骤降。随着三季度末中央政策基调逐渐软化,市场信心略微修复,由于土地出让规则的适度放宽,叠加国央企房企及城投公司积极托底,第三批集中供地呈现平稳态势,虽然成交溢价率为全年最低,但下滑幅度不明显,流拍率亦有所下降。 22城三批集中供地分别挂牌911、937、720宗地块,结合挂牌量和成交量来看,第二批集中供地成交面积及比例均显著下降,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分别为10441、6526、5574万平方米,分别较上批下降37%、15%。其中大部分城市的成交面积符合整体趋势,但上海、成都等城市前两批成交面积无显著变化,深圳、厦门、青岛等城市第二批成交面积随着挂牌增多而增多,较第一批成交面积分别增长189%、168%、72%。 图1: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图2: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图3: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图4: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图5: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图6: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图7: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图8: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建筑面积(单位:万方) 从成交总价来看,与成交面积走势相似,第二批集中供地成交面积及比例均显著下降,三批供地的成交总价分别为10494、6255、5569亿元,分别较上批下降40%、11%。其中大部分城市的成交总价符合整体趋势,但深圳、青岛、厦门第二批成交总价较第一批成分别增长227%、100%、81%。 图9: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价格(单位:亿元) 图10: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总价(单位:亿元) 图11: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价格(单位:亿元) 图12: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总价(单位:亿元) 图13: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价格(单位:亿元) 图14: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总价(单位:亿元) 图15: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价格(单位:亿元) 图16: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总价(单位:亿元) 从成交单价来看,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单价呈先降后稳的态势,分别为10051、9586、9990元/平方米,分别较上批下降5%、上升4%。其中后两批成交单价均为上涨的城市分别为深圳、福州、成都、青岛、长春;后两批成交单价均为下跌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合肥、长沙、天津。 图17: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图18: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图19: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图20: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图21: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图22: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图23:22城三批集中供地总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图24: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成交单价(单位:元/平米) 从成交溢价率来看,三批集中供地整体溢价率呈逐次下降趋势,分别为14.9%、4.2%、2.4%,分别较上批下降10.7、1.8个百分点。其中部分城市第三批成交溢价率有所企稳,杭州、重庆、成都、青岛、合肥济南、长沙第三批成交溢价率分别较上批上升2.4、0.5、2.3、0.2、1.9、0.2、0.9个百分点。 图25:22城三批集中供地平均溢价率 图26: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溢价率 图27: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溢价率 图28: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溢价率 图29: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溢价率 图30: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溢价率 图31: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溢价率 图32: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溢价率 从流拍率来看(流拍率口径为撤拍及流拍地块),第二批集中供地流拍率显著上升,第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随市场信心恢复有所下降,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分别为6%、34%、24%,分别较上批上升28.3、下降10.3个百分点。 图33:22城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图34: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图35:22城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图36: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图37:22城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图38: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图39:22城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图40:不同城市三批集中供地流拍率 不同城市热度差异明显,单城内部亦有分化 不同城市土拍市场冷热不均情况明显,由于部分城市土拍规则设定了最高限价,从底价成交、溢价成交、顶价成交、流拍撤拍地块比例,以及土地溢价率观察不同城市的市场整体热度较为客观。从整体热度看,以深圳、杭州、无锡等城市为代表的长三角、大湾区等南方区域城市,不论是从主观上房企参与热情、竞价激烈程度,或是溢价率、流拍率等客观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北方城市。此外,由于集中供地阶段时间内的供应量较往年更多,单个城市的不同地块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表现较为明显的城市包括合肥、重庆、广州等。 第一批集中供地较为火热,22城整体底价成交、溢价成交、顶价成交、流拍撤拍地块比例分别为45%、28%、21%、6%,整体土地溢价率为14.9%。合肥、成都、杭州、南京、宁波、深圳整体热度较高,顶价成交比例分别为100%、78%、77%、71%、66%、50%;而在行业基本面较为火热的背景下,长春、天津整体热度较差,流拍撤拍比例分别为25%、22%。土地溢价率方面,重庆、深圳、厦门、合肥、杭州宁波的土地溢价率较高,分别达到42.9%、30.9%、29.4%、26.7%、26.0%、25.1%。 图41:第一批集中供地不同城市底价成交率一览 图42:第一批集中供地不同城市溢价成交率一览 图43:第一批集中供地不同城市顶价成交率一览 图44:第一批集中供地不同城市流拍撤拍率一览 图45:第一批集中供地不同城市溢价率一览 第二批集中供地遇冷,22城整体底价成交、溢价成交、顶价成交、流拍撤拍地块比例分别为49%、9%、7%、34%,整体土地溢价率为4.2%,流拍地块比例大幅增加,土地溢价率大幅下降。在行业基本面显著下行的背景下,深圳、福州、无锡、南京、成都的顶价成交比例分别达到77%、48%、39%、21%;厦门、无锡、深圳、青岛、上海、苏州的流拍撤拍比例分别仅为0%、4%、5%、13%、15%、17,仍能在市场下行周期中保持一定热度。土地溢价率方面,厦门、福州、深圳的土地溢价率较高,分别达到25.4%、12.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