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非金属建材与新材料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传统建材否极泰来,新兴材料乘势而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非金属建材与新材料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传统建材否极泰来,新兴材料乘势而上

2022-01-07刘毅男、孙颖、朱晋潇、聂磊中泰证券向***
非金属建材与新材料行业2022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传统建材否极泰来,新兴材料乘势而上

供需展望:地产政策底已现+保障房加快投建+基建托底支撑;能耗双控常态化促供给优化。1)21年10月以来政策维稳信号频现,资金端边际改善,11月房地产贷款投放同环比双升,个人住房贷/开发贷分别同比多增1100/900多亿,且12月央行接连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及1年期LPR,政策底部已至。预计22年地产销售、开工、施工负增长(-5.8%/-20.5%/-1.1%),竣工小幅增长(3.8%),地产投资下滑3.2%。此外,保障房有望加快投建,我们测算“十四五”期间40城保障房供应757万套(3.8亿平)。2)稳增长目标下,21 H2 基建项目审批+专项债发行均提速,22年新增专项债提前批已下达,基建望成为稳增长重要抓手。3)双碳目标下能耗双控有望常态化,高耗能行业限制趋严,落后产能将逐步出清,带来供给端深远影响。 品牌建材预期底确立,业绩修复值得期待。1)21Q4以来,“地产政策底+广义房产市场(保障房等)”+信用风险落地+原材料价格趋稳回落,品牌建材预期底确立。2)从14和18年复盘来看,地产预期底对应品牌建材估值底。3)龙头企业在行业压力期增强竞争力和凸显成长性(品类扩张和应用拓展),22年望迎业绩和估值修复共振。 新材料:重视需求高增+国产替代共振的产业机会。1)碳纤维:民用风/光/氢需求迎爆发,国内产业化浪潮已至,龙头产能扩张和成本下降望提速,迎国产替代历史机遇。2)高纯石英砂:光伏拉晶用耗材石英砂需求快速增长,“两家海外+国内一大”供应格局致行业新增可控,供需持续紧平衡,龙头产能扩张+成本优势助力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半导体设备用耗材亦有看点。3)电子盖板玻璃:国内企业实现技术突破并通过下游认证,在国产手机渗透率提升+保障供应链安全下,国产替代加速进行。4)UTG:折叠屏手机渗透加速+替代CPI趋势明显,需求迎爆发;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和量产企业受益。 玻纤:周期弱化,景气延续。21Q4产能释放压力期已过;预计22年粗纱供需紧平衡,景气延续,电子纱价格中枢回落。能耗双控下“十四五”行业产能投放节奏或低于预期,周期性望弱化。看好龙头绝对成本优势下的产能扩张和全球布局。 建筑玻璃价格韧性仍存;光伏玻璃周期底部或有价格弹性。1)竣工韧性+冷修动态调整(8-10年/10年以上窑龄产能占13.7%/14.1%),供需或呈动态平衡,成本高位下价格韧性仍存。2)光伏玻璃:能耗双控下新增供给或少于预期,产业周期底部价格或有向上弹性。看好传统玻璃企业在光伏玻璃领域的收入占比提升+成本竞争力。 水泥和减水剂:受益基建;水泥看产业整合+延伸;减水剂看功能性材料打开成长空间。 水泥需求预计维稳,双碳政策下供给有望收缩,价格中枢平稳下,看成本下行修复盈利。 水泥企业现金充足,已开启新一轮整合兼并,骨料、混凝土等产业链延伸亦贡献成长性。 减水剂龙头功能性材料占比提升,加速成长为外加剂平台型企业。 总结:短期重视基建链;22年全年看好品牌建材和新材料投资机会。品牌建材推荐北新建材、东方雨虹、坚朗五金、科顺股份、永高股份、蒙娜丽莎、三棵树、伟星新材、东鹏控股、王力安防、亚士创能,建议关注中国联塑、凯伦股份、帝欧家居。碳纤维及石英材料领域推荐石英股份、光威复材、菲利华,建议关注中复神鹰(拟IPO)、吉林碳谷、吉林化纤、金博股份。玻璃玻纤领域推荐中国巨石、旗滨集团、中材科技、长海股份、山东玻纤,建议关注信义玻璃、南玻A、凯盛科技。水泥和减水剂领域推荐苏博特、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塔牌集团,建议关注上峰水泥、中国建材。出口链条建议关注海象新材和玉马遮阳。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现金流恶化;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涨;技术变革;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行业规模测算偏差。 地产政策底已现+基建托底支撑;能耗双控促长期供给优化 2021年地产供需遭受双重压力,地产投资持续下行 政策调控致2021年供需两端面临双重压力。2020年8月以来,“三道红线”、“银行贷款集中度”、“集中供地”等重要调控政策“组合拳”相继落地,地产市场从2021年上半年的高热度迅速降温,市场整体转向景气下行。一方面房企融资收紧和土地政策调整致供给端面临较大压力,而银行信贷层面的收紧又加大了购房者的贷款和购房难度,房屋销售减慢,影响房企经营,部分企业也面临信用违约风险,地产整体经营链条受到明显影响,供给和需求遭受双重压力。 图表1:政策调控对房企开发融资各阶段的影响 图表2:“三道红线”以来地产融资政策变化梳理 融资限制下房企对销售回款依赖度提高。政策层面对房企融资进行了收紧,按房企开发资金的来源拆分来看,2021年1-11月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11.8%和32.4%,较2020年末分别下降2pct和0.4pct,而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占比分别为36.6%和16.2%,较2020年末分别提高2.1pct和0.7pct。近年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明显受限,而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逐渐成为了房企最为重要的资金渠道来源,房企对销售回款的依赖度提高。 2021年下半年需求快速降温,商品房销售增速放缓。2021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热度较高,但年中政策进一步调控,收紧房企融资的同时通过个贷调整以及房产税政策推出提高购房者的购房门槛和资金成本,叠加部分房企出现信用问题,下半年市场需求快速降温。2021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5.8亿平,同比+4.8%,单11月同比-14%(前值为-21.7%);从当月数据来看,自2月以来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并在7月份增速开始转负,且降幅不断拉大,11月降幅有所收窄。 图表3: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源占比(%) 图表4: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 资金压力及需求趋弱影响,2021 H2 房企拿地意愿较弱。2021年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臵面积1.8亿平,同比-11.2%,单11月同比-12.5%(前值-24.2%);土地成交价款1.5万亿,同比+4.5%,单11月同比+24.2%(前值-0.4%)。下半年受房企资金压力及需求较弱影响整体拿地偏弱,但11月较10月边际出现好转。从集中供地角度来看,2021年推出集中供地政策后,上半年销售环境较好,第一批集中供地较为火热,但下半年开始后销售下行、按揭、预售资金、房企融资等方面均受到明显的限制,第二批集中供地明显降温。根据中房网数据,第二批22城集中供地总计成交住宅用地(含综合用地)657宗地块,占挂牌数量70.3%,较第一批-23.5pct;溢价率为3.9%,较第一批-11.1pct;土地成交总价共计6441.4亿元,较第一批-39.8%。 图表5:土地购臵面积增速(%) 图表6:土地成交价款增速(%) 图表7:两个批次集中供地对比 供需及预期较差影响拿地,新开工及施工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政策对供给和需求端的影响传导至拿地及新开工和施工端。1-11月房屋新开工面积18.3亿平,同比-9.1%,单11月同比-21%(前值为-33.1%);1-11月房屋施工面积96亿平,同比+6.3%,单11月同比-25%(前值为-27.1%)。 新开工及施工降幅虽然有所收窄,但降幅仍旧在20%以上,整体下行压力仍旧较大。 竣工一枝独秀,虽有波折,但在保交付压力下,竣工短期修复较快。1-11月房屋竣工面积6.9亿平,同比+16.2%,单11月同比+15.4%(前值为-20.6%)。11月竣工增速回正主要原因是保交付压力。 202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7万亿,同比+6%,单11月同比-4.3%(前值为-5.4%),投资降幅有所收窄。我们认为11月投资的改善主要是由于年底集中交付压力下建安支出增加。 我们认为,后续房企对销售下行预期的修复促使企业拿地意愿增强后,房地产开发投资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图表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 图表9: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 图表10:房屋施工面积增速(%) 图表11:房屋竣工面积增速(%) 地产政策底已现;保障房需求望快速释放 政策维稳信号频现,资金端边际有所回暖。2021年10月以来政策端不断释放适度放松信号,虽然“房住不炒”仍是总基调和原则,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政策已经有所“纠偏”,且12月央行接连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1年期LPR,维稳信号频现。根据央行公布数据,2021年11月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增加5821亿元,系2021年4月以来的最高值,11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1万亿,当月增加4013亿元,较10月多增532亿元,此前10月较9月多增1013亿元。 另据中国证券报,11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多增900多亿元,此前10月较9月多增500多亿元。金融机构发放房地产贷款积极性正在逐步提高,我们认为,随着地产融资与购房信贷政策的边际放松,地产链预期已迎底部企稳。 图表12:近期政府部门关于地产政策表述 图表13:11月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加4013亿元 图表14:11月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加5821亿元 修复销售和需求的预期是地产进一步回暖的核心要素。由于需求端的预期较差,即使房企库存不足仍旧会削减经营规模从而减少刚性支出,进而在拿地方面表现为保守和动力不强,销售端预期又进一步冲击房企整体销售,回款进一步受限。所以目前核心关键因素是修复销售和需求的预期。 部分城市第三批土拍规则放宽,房企拿地意愿有所回升。据中房网披露,目前部分地区第三批集中供地细则相较第二批在房企竞买资格、地块起拍价、土地款支付周期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房企整体拿地积极性有所回升。除宁波外21城第三批集中供地成交654宗地块,占挂牌数量的76.3%,较第二批提高6pct。但考虑房企资金链仍旧紧张,整体市场热度还难以明显回暖,21城综合溢价率1.98%,较第二批-1.9pct,且拿地集中在资金实力较强的国、央企背景公司。 图表15:地产链边际改善潜在路径 图表16:部分城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政策调整 预计2022年全年销售、开工、施工负增长,竣工小幅增长,施工规模下降/拿地意愿下行拖累房地产开发投资。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地产组研究报告《房地产行业定量测算框架》测算,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7.1亿平方米,同比-5.8%,且上下半年增速成前低后高特征。从开工到竣工的施工周期推算的角度,预计2022年全年竣工面积约10.5亿平方米,同比+3.8%。按照销售回款到拿地开工的施工节奏进行推算,预计2022年全年新开工面积约为15.4亿平方米,同比-20.5%,且H1/H2同比分别-28.9%/12.9%。 预计2022年施工面积约95.9亿平方米,同比-1.1%。预计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约14.4万亿,同比-3.2%,在施工规模下降,拿地意愿下行背景下,建安投资与土地购臵费双重拖累房地产开发投资。 图表17:房地产开发的主要流程及通常开发周期 聚焦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2021-2022年望快速释放。据住建部数据,2021年全国40个城市计划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3.6万套。其中Q1-Q3已开工72万套,占全年计划的76.9%,完成投资775亿元。“十四五”期间的保障性住房投资将在近几年快速释放,如2021年11月上海提出2021至2022年计划建设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4万套(间),完成“十四五”目标总量的一半以上。且多地新建住宅供应计划中均加大了保障房比重,“十四五”期间上海和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供应计划中保障房占比超过40%。 图表18:2021年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政策及会议 图表19:“十四五”期间部分城市新建住宅供应计划 新建保障性住房托底地产投资,存量改建协同新建共同拉动地产链需求。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目标可以达到756.9万套,总供应面积3.8亿平。目前40城中有19个城市已经公布了“十四五”期间保障房供应计划,其余城市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