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周报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和智能制造规划发布,关注泛在智联数字设施建设和工业互联网。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以5G、物联网、数据中心、北斗等为代表的泛在智联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政策重视;另一方面,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国产化与规模化应用等推动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建议关注5G:【中兴通讯】;物联网:【移远通信】、【广和通】;“通信+汽车”:【瑞可达】、【鼎通科技】;北斗:【华测导航】;IDC:【奥飞数据】;工业互联网:【映翰通】等。 紫光集团重整草案表决通过,相关风险有望出清并强化产业协同,提升竞争力。 紫光集团重组方案表决通过,标志重组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基于引入战投方的国资背景、半导体产业链布局和经营理念,我们认为集团相关风险有望出清,并加强产业协同,增强集团竞争力。重点关注【紫光股份】。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1)运营商数据:11月5G渗透率持续增长。11月,三大运营商移动业务总数16.46亿户,较10月末净增加88万户。其中,5G用户总数达到7.03亿户,较10月末净增加3517万户,渗透率达到42.7%;2)5G基站:截止21年9月,5G基站总数已达到115.9万个;3)云计算及芯片厂商:21Q3,BAT资本开支合计256.63亿元(同比+8%,环比+17%);海外三大云厂商与Meta资本开支合计326.90亿美元(同比+30%,环比+6%)。信骅11月营收3.05亿新台币(同比+34%,环比-14%)。 行情回顾 近两周通信(申万)指数涨幅上涨2.92%,沪深300指数上涨1.23%,板块表现强于大市,相对收益1.6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1。在我们构建的通信股票池里有126家公司,近2周平均涨跌幅为1.17%,各细分领域中,光器件光模块、专网和北斗板块领涨,分别上涨5.54%/5.27%/2.37%。 投资建议: 关注加速、复苏、跨界创新三条主线:2022年,行业加速或持续高增长的赛道有物联网模块(重点关注移远通信、广和通)、IOT芯片(瑞芯微)、智能控制器(拓邦股份等)、工业互联网网关(映翰通)、北斗应用终端(华测导航)。 行业复苏逻辑下,关注边际弹性较大的环节或个股:IDC(奥飞数据)、光器件/光模块(天孚通信、光库科技)、ICT设备(紫光股份)、云办公终端(亿联网络)。 跨界融合创新领域重点关注“通信+能源”(申菱环境)、“通信+汽车”(瑞可达、鼎通科技)。 2022年1月份的重点推荐组合为:亿联网络、移远通信、鼎通科技、天孚通信、华测导航、映翰通。 风险提示 全球疫情加剧风险、5G投资建设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1、产业要闻追踪 (1)“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与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公布 事件: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 工信部、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点评: 亮点一:“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发布,关注泛在智联基础设施建设 从发展目标来看,《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幅跃升。 表1:“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主要指标 从重点任务来看,重点关注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泛在智能的网络连接设施。《规划》提出加快5G网络建设,开展虚拟专网、5G模组/芯片、毫米波技术等研发与产业化,其中5G创新应用受到重视,包括“5G+工业互联网”、5G+4K/8K与AR/VR等新型多媒体内容资源等。 5G产业链如中兴通讯有望受益。 (2)建设物联数通的新型感知基础设施。《规划》提出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将行业物联网纳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筹建设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其中,“智能网联”核心重点工程包括车联网、能源互联网、智能化港口等,相关应用及产业链有望加速发展。建议关注物联网产业链如瑞芯微、移远通信、广和通、拓邦股份等以及“通信+汽车”如瑞可达、鼎通科技等。 (3)构建云网融合的新型算力设施。《规划》提出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统筹部署公共服务和重要领域云数据中心,加强区域优化布局、集约建设和节能增效;推进云网一体化;统筹建设面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的算力和算法中心建设发展等。其中,《规划》重点工程关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建设工程,要求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建设完善一体化算力服务、深化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以及建设基础网络、数据中心、云、数据、应用等一体协同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议关注IDC产业链如奥飞数据等。 (4)探索建设前沿信息基础设施。《规划》重点关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推进、区块链基础设施、智慧海洋工程、量子信息设施与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综合来看,《规划》有望推进卫星互联网建设,进一步加速北斗应用推广,建议关注北斗产业链如华测导航等。 表2: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亮点二:“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发布,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 从发展目标来看,《规划》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其中2025年目标具体分为三部分:第一,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第二,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第三,基础支撑更加坚实,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图1:《“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25发展目标 总体来看,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落地有望受益政策红利,逐步加速。 《规划》,四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其中,对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等的自主化以及网络、算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要求。我们认为《规划》反映了我国传统工业领域逐渐开始并加速进行国产化、规模化的智能应用,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如映翰通等。 投资建议: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以5G、物联网、数据中心、北斗等为代表的泛在智联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受到政策重视;另一方面,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国产化与规模化应用等推动工业互联网加速落地。建议关注5G:【中兴通讯】;物联网:【瑞可达】、【移远通信】、【广和通】、【拓邦股份】; “通信+汽车”:【瑞可达】、【鼎通科技】;北斗:【华测导航】;IDC:【奥飞数据】; 工业互联网:【映翰通】等。 (2)紫光集团重整草案表决通过 事件:2021年12月30日,紫光股份发表公告,收到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集团”)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的告知函,经统计表决结果,各组均已表决通过《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重整计划(草案)》。 点评: 亮点一:重整草案通过,集团相关风险有望出清 据公司2021年12月14日公告,本次紫光集团重组方案战略投资人为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牵头方组成的联合体。 从股权结构来看,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控人为自然人李斌,曾于2011年至2015年任中芯国际资深副总裁;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股东为中国建银投资,是中央汇金的全资子公司。综合来看,联合体具备国资背景,或将有效缓解集团资金压力,随着紫光集团重整计划实质性突破,相关风险有望出清。 图2:北京智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穿透图 图3:北京建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股权穿透图 亮点二:战投专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有望加强产业协同 智路建广联合体积极布局半导体全产业链,有望与紫光集团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一方面,智路与建广重点围绕半导体全产业链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材料、应用领域等主导了多起重大投资并购案例。紫光集团作为国内头部半导体科技集团,有望与战投方加强产业协同。整体来看,紫光集团在数字IC设计和存储方面更强大,而智路建广联合体在模拟射频领域更专长,模数结合有望在物联网领域实现强强联合。又以紫光股份为例,公司为国内ICT龙头企业,定位“云网边端芯”全栈式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有望受益于战投方在半导体产业链的资源布局,加强对供应链的掌控力,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从理念来看,智路建广联合体重点投资在SMART领域(S =Semiconductors半导体产业链,M = Mobile移动技术, A = Automotive汽车电子, R = Robotic /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智能制造, T = IoT物联网),注重投后管理,具备良好的管理和产业运营能力,有望改善紫光集团财务状况。 表3:智路建广联合体和紫光集团主要收购、投资公司对比 投资建议:紫光集团重组方案表决通过,标志重组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基于引入战投方的国资背景、半导体产业链布局和经营理念,我们认为集团相关风险有望出清,并加强产业协同,增强集团竞争力。重点关注【紫光股份】。 其它产业要闻速览 (1)5G 【三大运营商公布11月运营数据】11月,三大运营商移动业务总数16.46亿户,较10月末净增加88万户。其中,5G用户总数达到7.03亿户,较10月末净增加3517万户。11月,中国移动5G用户数净增加1887万户,中国电信净增加1027万户,联通净增加603万户。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占比达到42.7%,其中移动、电信、联通5G用户数占比分别为39.1%/48.1%/47.1%。(资料来源:三大运营商官网) 【工信部发布多项5G新标准,涉及核心网、切片、5G消息等】12月22日,工信部发布2021年第33号公告,公布了513项行业标准(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及实施日期等),其中通信行业标准共71项;此外,还批准了《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等2项通信行业标准修改单,DVBCN梳理了其中涉及5G方面的标准。在新发布的通信行业标准中,涉及到5G的标准包括(均为2022年4月1日起实施):5G消息终端测试方法、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面向5G前传的N×25Gbit/s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面向5G前传的N×25Gbit/s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5G消息终端技术要求、5G核心网边缘计算总体技术要求、5G网络切片端到端总体技术要求、5G网络切片基于切片分组网络(SPN)承载的端到端切片对接技术要求、5G网络切片基于IP承载的端到端切片对接技术要求、5G移动通信网会话管理功能(SMF)及用户平面功能(UPF)拓扑增强总体技术要求、5G通用模组技术要求(第一阶段)、5G消息总体技术要求、5G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移动宽带终端设备测试方法(第一阶段)、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5G核心网工程技术规范、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5G无线网工程技术规范。(资料来源:工信部) 【中国电信计划1月推动5G消息商用,方案正在制定中】在2021中国增值电信及虚拟运营商高峰论坛——5G融合通信趋势下的技术创新会上,中国电信方面人士透露:“计划在1月份择机(选个时间点)推动5G消息的商用,目前正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今年11月份,中国联通已在全国启动5G消息试商用,并开展“5G消息体验招募活动”,面向企业客户和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5G消息体验包,友好体验用户将享受更丰富、便捷、智能、安全的5G消息新体验。不过多位行业人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