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波动的利率“新常态”:2021年债市和2019年一样呈现低波动特征,且波动幅度收窄。低波动原因在于:从基本面看,宏观经济潜在中枢下移,经济增速波动性减弱;从政策面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调控,监管政策降低风险;从资金面看,流动性平稳且波动性降低,减小债券市场剧烈波动概率。
-
从“类滞胀”到“弱增长”:预计出现通胀回落、增长放缓的基本面格局。全年GDP实际增速预计5.3%,节奏上前高后低。
-
“高质量”约束下的“稳增长”:明年特别是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确实不容忽视。因此12月6日政治局会议在分析2022年经济工作时,要求“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并且删除了7月份会议中“跨周期调节”的表述。在“稳字当头”的目标导向下,稳增长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所上升,但并不意味着“重回老路”。
-
货币政策“稳中偏松”:“二次降准”落地后,明年预计继续多次降准。降准本身并不意味着大水漫灌,主要是为了替代MLF工具向银行体系补充稳定且低成本的中长期流动性,服务于“稳信用”的需要。
-
信用政策“以稳为主”:预计2022年地方债总供给为6.9万亿元,较今年(预计7.4万亿元)有所下降。节奏上,如果提前批额度较早下达同时发行进度较快,预计明年一季度地方债发行量约1.59万亿元,供给压力介于2019年和2020年之间。
-
避免“两个低估”:1)利率仍有下行空间,逻辑支撑在于不要低估决策层对于经济下行的容忍度。2)利率波动不容忽视,逻辑支撑在于不要低估决策层对经济形势的掌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