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财富证券]:电子行业:站在电子周期新起点,寻找业绩估值双保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电子行业:站在电子周期新起点,寻找业绩估值双保险

电子设备2019-12-25何晨财富证券劣***
电子行业:站在电子周期新起点,寻找业绩估值双保险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站在电子周期新起点,寻找业绩估值双保险 2019年12月25日 评级 同步大市 评级变动: 维持 行业涨跌幅比较 % 1M 3M 12M 电子 17.10 12.33 72.27 沪深300 2.90 3.10 32.27 何晨 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3080001 hechen@cfzq.com 0731-84779574 司岩 研究助理 siyan@cfzq.com 0731-84779593 吴迪 研究助理 wudi@cfzq.com 0731-89955760 相关报告 1 《电子:电子行业2019年11月行业跟踪:局部热点持续,关注底部周期行业回暖》 2019-12-10 2 《电子:电子行业2019年10月行业跟踪:行业盈利能力边际改善,关注估值回调龙头》 2019-11-28 3 《电子:电子2019年9月行业跟踪:消费电子旺季来临,电子板块行情逐步分化》 2019-10-14 重点股票 2018A 2019E 2020E 评级 EPS PE EPS PE EPS PE 胜宏科技 0.49 34.84 0.58 29.43 0.84 20.32 推荐 京东方A 0.10 46.80 0.07 66.86 0.15 31.20 推荐 国星光电 0.72 18.81 0.7 19.34 0.92 14.72 谨慎推荐 韦尔股份 0.32 469.94 0.69 217.94 2.89 52.03 推荐 乐鑫科技 1.56 107.37 1.88 89.10 2.73 61.36 推荐 鹏鼎控股 1.30 36.71 1.32 36.15 1.58 30.20 推荐 立讯精密 0.66 54.50 0.75 47.96 1.10 32.70 推荐 环旭电子 0.54 37.70 0.60 33.93 0.78 26.10 谨慎推荐 资料来源:财富证券 投资要点:  中国电子站在新周期起点。回顾和展望中国电子产业的前后十年,全球电子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步伐并未停下,产业转移的前半程是中国大陆模组厂商的崛起,未来十年的后半程将以高端模组、高阶零部件、集成电路、材料设备厂商的快速发展为主旋律,在这过程中可能迎来众多芯片厂商的向下游并购延伸和平台型公司的向上游并购发展,部分领域很可能由垂直分工模式转变为垂直一体化模式,全球电子产业的市场格局也将发生改变。未来十年,大陆电子产业的发展有应用升级、终端崛起、产业政策加持,将迎来比“黄金十年”更具成长质量和发展空间的“白金十年”,我们认为,2020年,电子产业在“三重周期”叠加影响下将成为新周期起点。  5G换机潮来临,消费电子终端革新。消费电子终端沿着PC—手机—可穿戴设备的路径演进,期间不断经历终端形态的变化、创新以及终端生态的变迁。从智能手机的视角看,5G换机潮将一扫智能手机在4G时代末期的颓势,由于5G手机换机潮放量以价格快速下探为前提,只有新增以及价值量稳中有升的零部件厂商能够享受5G换机红利,同时,由于华为手机海外市场份额受中美贸易摩擦和科技争端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叠加苹果多品类硬件集中发售,苹果大年逻辑下产业链更值得关注。从可穿戴设备的视角看,智能手机向智能手表+TWS耳机的形态和使用习惯的转变正在发生,伴随着TWS耳机出货量的持续高增长以及智能手表即将迎来放量期,可穿戴设备相关产业链公司未来三年有望持续受益,同时,叠加5G建设推进,可穿戴设备有望成为物联网时代的主要控制终端,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的厂商有望获得估值和业绩溢价。  多因素推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在外部因素作用下,科创板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和针对IC设计的减税政策出台均体现了国家扶持国产半导体厂商技术提升的决心,华为禁运事件会为国产供应商打开进入下游领域的验证窗口,5G和核心元器件国产替代下的业绩成长逻辑-5%6%17%28%39%50%61%72%2018-122019-042019-082019-12电子沪深300行业定期策略 电子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业研究报告 可能成为2019年下半年开始至未来三年的主旋律,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5G商用打开工业应用空间的功率半导体更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提升。半导体作为电子行业的基础层,在消费电子终端升级和国产替代加速推进的逻辑下,有望涌现更多的优质成长型公司,行业具备长期成长性。  显示行业周期性复苏在即,关注边际改善带来业绩反转。2017年5月至今,电视面板价格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整体下跌,今年9月以来主要尺寸面板价格跌破现金成本,随着韩系面板厂加速退出以及台厂和大陆厂商降低产能利用率,供需关系逐步恢复平衡。LED芯片价格年内同样遭遇大幅下跌,行业增速放缓,随着面板行业触底企稳,LED行业2020年有望在需求转好情况下逐步去库存。整体看板块估值水平处于历史地位,业绩边际改善有望带来行业业绩反转。 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总体来看,未来十年可穿戴设备、物联网、AI的应用将持续提振需求并创造新的市场,在“三重周期”叠加影响下,电子行业处在新一个十年周期的起点,2020年电子行业在5G基站建设、5G换机潮、消费电子终端革新、关键元器件国产替代、周期性行业回暖的多维因素影响下,行业盈利能力有望继续回升,具备核心壁垒的厂商会脱颖而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电子行业的发展仍然受到中国贸易摩擦和科技争端的影响,美国对华为的限制是否进一步升级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对电子终端产品供给结构造成一定影响;此外,5G商用的进展虽有加速迹象,但民用进程与运营商5G资费调整密切相关,5G内容端的演进同样对5G商用和终端需求形成扰动。我们认为,电子行业未来十年的发展是极具含金量和成长性的十年,当前时点来看,在“三重周期”影响下,电子行业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回升,但业绩分化的趋势可能难以扭转,建议关注具有业绩确定性和估值安全边际的优质资产,考虑到宏观和行业维度不确定因素对行业的扰动作用,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5G基站建设进程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战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此报告仅供内部客户参考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业研究报告 内容目录 1 中国电子产业的过去和未来...................................................................................... 6 1.1 中国电子产业过去的“黄金十年” ...................................................................................................... 6 1.2 中国电子产业未来的“白金十年” ...................................................................................................... 9 1.3 中国电子产业站在新周期起点 ........................................................................................................ 13 2 5G换机潮来临,消费电子终端革新 ........................................................................ 14 2.1 5G换机潮来临,高价值量环节持续受益 ..................................................................................... 14 2.2 消费电子终端革新,智能可穿戴时代开启 .................................................................................. 18 2.2.1 TWS耳机引爆市场需求,安卓系产品迎来放量 ................................................................. 18 2.2.2 搭配TWS耳机解放双手,智能手表放量在即 ................................................................... 18 2.2.3 VR/A R元年来临,5G解决核心痛点...................................................................................... 19 2.2.4 5G开启万物智联,人机交互场景多元化 .............................................................................. 20 2.3 行业投资观点 ....................................................................................................................................... 21 3 多因素推动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 22 3.1 从华为禁运看大陆半导体自主可控现状 ...................................................................................... 22 3.2 产业政策推动半导体行业加速发展 ............................................................................................... 24 3.2.1 科创板加快推进,半导体公司占比突出 ............................................................................... 24 3.2.2 产业支持政策陆续落地 .............................................................................................................. 24 3.3 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正当时............................................................................................................. 24 3.4 行业投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