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大涨点评:被低估的未来综合性肉食龙头,重申买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大涨点评:被低估的未来综合性肉食龙头,重申买入

上海梅林,6000732015-10-14胡彦超中泰证券南***
大涨点评:被低估的未来综合性肉食龙头,重申买入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Table_Main] [Table_Title] 上海梅林(600073.SH ) 大涨点评:被低估的未来综合性肉食龙头,重申买入 [Table_InvestRank] 评级: 买入 前次: 买入 目标价(元): -21.3 分析师 联系人 胡彦超 张帅 S0740512070001 zhangshuai@r.qlzq.com.cn 021-20315176 huyc@r.qlzq.com.cn 2015年10月14日 [Table_Pro it 基本状况 总股本(百万股) 937.73 流通股本(百万股) 822.74 市价(元) 12.69 市值(百万元) 11899.79 流通市值(百万元) 10440.57 [Table_QuotePic] 股价与行业-市场走势对比 [Ta le_Finance] 业绩预测 指标 2013A 2014A 2015E 2016E 2017E 营业收入(百万元) 10,376.48 10,590.81 11,494.60 .00 26,837 29,435.17 营业收入增速 32.15% 2.07% 8.53% 133% 9.74% 净利润增长率 10.85% -14.53% 60.2% 105% 21.8% 摊薄每股收益(元) 0.19 0.14 0.23 0.46 0.57 前次预测每股收益(元) 0.19 0.14 0.23 0.36 0.43 市场预测每股收益(元) 偏差率(本次-市场/市场) 市盈率(倍) 46.51 66.26 36.26 33.26 27.49 PEG 4.29 — 0.28 3.68 1.31 每股净资产(元) 2.42 3.27 3.54 3.84 4.21 每股现金流量(元) 0.25 0.17 0.34 0.35 0.47 净资产收益率 7.81% 4.33% 9.28% 9.33% 10.29% 市净率 3.63 2.87 3.36 3.10 2.83 总股本(百万元) 822.74 937.73 937.73 937.73 937.73 备注:假设2016年收购SFF实现全年并表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 事件:昨日上海梅林大涨6.82%,市场的偏见正逐步消除,但公司仍是被低估的未来中国牛羊猪综合性肉食龙头(并表后收入将超过双汇的一半,但目前市值不到双汇的1/5)。  新梅林、新起点,肉类航母扬帆起航。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效率提升逻辑随着新管理层的上任更加强化,原牛奶集团沈总非常市场化、注重效益,改变国企单纯追求收入的发展模式。且公司战略逐步清晰,聚焦猪肉和牛肉两大全产业链,而市场之前的偏见就在于公司管理效率低下和业务繁杂。同时光明集团聚焦肉类产业,志在打造肉类航母,将在股权激励、海外并购等方面给予公司大力支持。短期看资产注入和海外收购并表将带来业绩的大幅增厚,预计公司2016年收入突破250亿、利润翻番,长期来看公司效率持续提升和肉类战略不断推进,梅林有望成长为中国牛羊猪肉综合性肉食龙头(具体请参见我们10月9日深度报告)。  拟收购新西兰最大肉企SFF集团,公司牛肉战略全面落地。9月16日公司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拟以现金形式收购新西兰最大肉类企业SFF集团50%股权。此次收购是公司新管理层上任后牛肉产业链战略的全面落地,有助于公司控制新西兰近1/3的优质牛源和1/4的羊肉资源。若能顺利完成本次海外收购,梅林短期内将迅速成为中国最大的牛羊肉综合加工企业。我国牛羊行业空间很大,牛肉接近5000亿、羊肉接近2000亿,行业足以承载百亿级公司的诞生。但目前国内尚无全国化领导品牌,行业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竞争阶段,品牌化、冷鲜化都刚刚起步。而现阶段制约国内牛肉企业规模壮大的原因主要在于牛源问题,国内外禀赋差距决定了未来竞争成败在于海外布局;羊肉自给率相对较高,不过随着我国羊肉产量趋于稳定,进口量也逐渐加大,尤其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进口关税取消,其质优价廉的产品竞争力在逐步加强。  [Table_Industry] 食品饮料 证券研究报告 公司点评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2 - 公司深度研究  短期看点:资产注入和海外收购并表,公司业绩将大幅增厚。短期资产注入和海外收购并表将大幅增厚公司业绩,预计公司2016年收入突破250亿元,利润实现翻番。(1)生猪养殖及牛奶集团相关资产注入预计Q4进行并表,且预计猪价明年仍维持高景气,按照2016年头均盈利400元和100万头生猪计算,公司将实现利润增厚2亿元。(2)收购SFF集团50%股权预计明年二季度前实现并表,预计2016年SFF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净利润2亿元,公司将实现利润增厚1亿元。  目标市值200亿元,对应股价21.3元,维持“买入”评级。采用分部估值法,分别给予公司传统业务100亿元估值、生猪养殖资产50亿元估值、SFF海外资产50亿元估值,目标市值总计200亿元。预计公司2015年收入为115(全年并表假设下为144亿元)、268、294亿元,同比增长8.5%、133%、9.7%;实现净利润2.13(全年并表假设下为3.08亿元)、4.36、5.31亿元,同比增长60.2%、105%、21.8%,对应EPS分别为0.23、0.46、0.57元。 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猪价大幅波动、海外并购审批风险。  附10月9日上海梅林电话会议纪要:  1、牛羊肉品牌属性难以形成,怎么打造品牌溢价?  A:做冷鲜肉,上海梅林有成功经验,十年前在上海打造了爱森品牌(猪肉),很受消费者欢迎。牛羊肉目前还没有形成品牌化的市场,进口来看也只是产地属性,新西兰或者澳洲,都没有品牌。通过和银蕨合作首先解决品质问题,然后逐步打造品牌。  2、简单介绍一下SFF的情况?  A:SFF是新西兰最大的牛羊肉企业,是一个类似于恒天然的合作制企业,拥有19家屠宰场,分别位于北岛和南岛,牛肉、羊肉、鹿肉占比分别为45%,45%,10%,出口额仅次于恒天然。  3、对SFF增资,投入后有什么变化,它们目前资金面好像比较紧张? 图表1:梅林近期报告汇总 日期报告类型20151009《牛肉战略全面落地,肉类航母扬帆起航》公司深度20150811《业绩受非经营因素拖累,Q4注入资产并表将显著增厚,食品饮料国企改革的优选标》公司点评20150721《享受猪价上涨和国企改革双重向上弹性,重申“买入”》公司点评20150715《资产注入接近完成,光明集团参与配股、计划增持、推动激励彰显支持决心》跟踪报告20150525《上海食品国企改革先锋,下半年国企改革主题有望迎来催化,重申“买入”》公司点评20150429《做强主业、做大利润、做响品牌》调研报告20150422《业绩释放动力加大,坚定看好公司改革进程》公司点评20150331《Q4业绩骤降是题中应有之意,2015轻装上阵打造肉类航母》公司点评20150327《大股东注入相关资产,肉类航母扬帆起航》深度报告20150204《上海国资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公司潜力有望加速释放》公司点评 来源:齐鲁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3 - 公司深度研究  A:增资扩股,并不是买的老股,2.6亿元新币,一部分偿还银行贷款,还有一部分后续发展使用。后续发展有几块规划,一方面联豪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主要协助它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比如下水之前作为废料,未来都可以进口到中国,提高利润率水平。  4、养殖资产的情况,年出栏有多少头猪,其权益占比多少,未来扩产的计划?  A:整个生猪出栏80万头,现有的,权益占比51%,通过和上农设立新公司,梅林控股进行运作。生猪养殖水平在是国内比较领先的,采取轻资产模式,还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光明集团之前就对养殖有了规划,这次直接把上农划入了上市公司。本次注入进来80万头,爱森、苏食、重庆那边现有20万头,即今年的规模是100万头左右。明年还会有扩产,和光明集团合作,采取租赁的形式。  5、聚集肉业,未来业务会不会剥离的更清楚一些?  A:总体上看,光明集团对公司的定位就是做肉业,猪肉、牛羊肉,牛羊肉未来肯定会做大的。至于其他业务的剥离,从管理层看会去考虑,但还没有形成具体方案。最终的考虑还要看光明集团,什么时候去执行还在研究。  6、亏损公司的减亏情况,怎么提升盈利水平?  A:(1)怎么减亏,是管理层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一直在想方案。目前主要是三家:荣成、捷克、和重庆,前两个是罐头,后一个是屠宰。公司制定了不同的对策来做,重庆已经花了很大的力气,中报中已经有所好转,预计1-2年内会盈利。至于罐头,主要是市场问题,当时的投资和预想没有达到,预计1-2年内也会有改观。(2)盈利水平较低,第一次重组就认识到这个问题,除了亏损企业的拖累外,行业属性也决定了利润率相对较低,但公司一直在研究怎么提升盈利水平。比如目前一些项目投资收益2-3年就见效,销售利润率可以达到8%-9%。未来收购也将着重利润率比较高的品牌产业,比如做高端牛肉产品。新的三年规划重点就在提升盈利水平,主要两个方面:一、亏损企业减亏,二、加大投入利润率水平较高的肉制品加工。  7、目前SFF的产能利用率情况?考虑协同,未来能达到什么样的利润率水平,时间的规划?  A:(1)农业企业,不是工业,屠宰淡旺季之分,2-4月为旺季,旺季利用率较高,7-8月夏季相对比较低,即随着季节性有一个波动。公司那边已经针对产能利用率进行改进,关闭一些产能利用率较低的工厂,比如运输半径比较长、供给比较低的工厂。(2)收购SFF的时候,刚刚是它扭亏的时点,亏损主要由于前两年固定价格采购导致。毛利率水平还是比较平稳,合理毛利率水平13%-15%,主要是财务费用导致净利率比较低,利息率达到9%,进入以后财务费用减少就会形成直接它的利润。最重要的是看未来协同,通过梅林进口也能把中间环节减少掉,但不能量化。  8、介绍一下联豪的情况,牛排制品增长很快?  A:联豪机制也比较活,经营团队有股权。12年底牛奶集团收购,以前几百万,目前为止3个亿的销售,每年增幅在翻倍。盈利情况也比较好,预计2000万的利润。联豪的销售方式也值得推广,轻资产的销售模式、委托加工,渠道线上线下都有,全国性的网络。收购SFF后,和联豪的对接将是非常好的。目前联豪遇到问题,消费者指责这次买的比较老、上次买的比较嫩,品质不是很稳定,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因为来自于澳洲、新西兰、巴西不同国家,将来SFF可以直接做牛排进口过来。  9、新西兰羊肉价格波动的原因,定价的关键因素?2015年后不再采取固定价格采购,供应商抵触?  A:(1)主要取决于出口国的羊肉供给,大部分是出口的,其中中国占据最大的份额,2012年中国的羊肉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跌。(2)固定采购价格实际上是不常见的,一般都是随行就市的,SFF管理层之前判断失误,采取了这种方式,新西兰比较大的4家屠宰场,只有SFF采取了固定采购价格。  10、OIO的审批问题,会不会有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部分 - 4 - 公司深度研究  A:我们收购的是屠宰企业,不会很多的涉及到土地和牧场问题,之前的有个案例没有带来好的效应,所以收购被否了。OIO的审批最重要的看重能给社会带来好处,收购SFF其总量会增加,向中国加大出口,整个的盈利水平会上去。虽然OIO的审批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但我们很有信心。  11、50%的供应商是SFF的股东,关联交易有多少?之前联豪向新西兰、澳洲、巴西等国采购,未来所有的原材料会不会都向SFF进口?  A:16000家供应商,其中6000多个农户是SFF的股东,但这种供应不是独家的,是市场化的,也可以向其他三家供应。只向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