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金证券]:央行降准点评:降准稳信心,汇率有贬值压力但不会失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央行降准点评:降准稳信心,汇率有贬值压力但不会失控

2018-10-07边泉水国金证券持***
央行降准点评:降准稳信心,汇率有贬值压力但不会失控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边泉水 分析师 SAC执业编号:S1130516060001 bianquanshui@gjzq.com.cn 段小乐 联系人 (8621)61038260 duanxiaole@gjzq.com.cn 林玲 联系人 linling1@gjzq.com.cn 降准稳信心,汇率有贬值压力但不会失控 事件:10月7日午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 评论:1、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有多少?在超储率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理论上下调存准率1个百分点,大概可以释放1.2万亿的流动性。不过,央行表示,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冲当日到期的4500亿元MLF,另一部分用于对冲10月中下旬的税期缴税。从边际实际效果来看,释放的增量资金可能并不多。 2、货币政策基调有何变化?央行在官方解读中明确表示“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但从实际上看,货币政策自今年3月开始的边际宽松的态势,进一步得到印证。无论是从降准工具替代MLF(降低资金成本),还是释放的宽松市场预期来看,货币政策稳中趋松的方向不变。我们预计,随着经济增长下行压力的加大,4季度存准率可能还会有1个百分点左右下调空间。 3、央行选择此时降准的意图?包括三方面:一是向市场释放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关注国内经济变化的信号。在美联储9月加息之后,部分市场人士认为美联储加息对中国的货币政策溢出效应较大,中国央行可能通过“降准+加息”的方式,来进行应对。但这势必向市场释放中国货币政策被绑架的信号,不利于中国央行的信用和未来的货币政策抉择。通过本次降准,进一步向市场释放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信号,表明中国的货币政策抉择更加注重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二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确实在加大、资本市场信心不足。一方面,从高频数据来看,三季度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同比增速均存在较大下行压力,尤其是汽车消费、基建投资、经常项目顺差等数据,这意味着3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可能下行至6.5%;另一方面,A股表现也相对较弱。尽管整体估值已经跌至较低的区间,但市场信心不够,风险偏好较低,进一步下跌可能导致的股票质押风险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概率上升。尤其国庆期间开盘的港股和新加坡A50指数下行幅度也较大。当前降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三是中美贸易摩擦在短期又有所加剧。在9月17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上调10%之后,国庆期间美国副总统彭斯的讲话再度激发了中美对抗的预期。同时,前期中美互增关税对净出口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此时降准有对冲外部负面影响的意图。 4、此次降准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市场资金短期充裕,短端利率将有所下降。从直接影响效果来看,降准释放的增量资金对短端利率的向下作用比较确定,但长端可能受到通胀预期和风险溢价的综合影响变化不大。二是市场信心有望得到短期提振,但相对有限。顶住美联储加息的压力,释放的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信号,能够对市场信心起到短期提振作用。但当前货币政策的传导并不顺畅,尽管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相对充裕,企业融资成本可能仍受到约束,市场信心的改善程度可能相对有限。三是流动性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从此次定向降准的举措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得到改善,对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有所加强,同时对地产等行业的限制预计仍不会放松,实体经济的流动性结构有望得到边际改善。四是人民币汇率将承受一定的贬值压力。从内部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GDP增长率基本匹配;但从外部看,中美利差进一步收窄,以及中美名义GDP增速差收窄,带来的短期资本流出压力的加大,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有所上升。但在人民银行逆周期调节机制下,汇率不存在大幅贬值基础。而且,4季度如果美元指数开始转跌,人民币贬值压力也将阶段性缓解。 风险提示:1.降准的同时超储率上升,导致实际释放的资金不能完全对冲,货币政策反而事实上边际收紧;2. 货币政策传导并不顺畅,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但企业融资成本不变甚至上升;3. 汇率贬值预期上升导致阶段性贬值幅度超预期。 2018年10月07日 1007央行降准点评 宏观经济点评(简报) 证券研究报告 总量研究中心 1007央行降准点评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对由于该等问题产生的一切责任,国金证券不作出任何担保。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 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参考,不作为或被视为出售及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邀请或要约。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且收件人亦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国金证券的客户。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C3级(含C3级)的投资者使用;非国金证券C3级以上(含C3级)的投资者擅自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大陆使用。 上海 北京 深圳 电话:021-60753903 传真:021-61038200 邮箱:researchsh@gjzq.com.cn 邮编:201204 地址:上海浦东新区芳甸路1088号 紫竹国际大厦7楼 电话:010-66216979 传真:010-66216793 邮箱:researchbj@gjzq.com.cn 邮编:100053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长椿街3号4 层 电话:0755-83831378 传真:0755-83830558 邮箱:researchsz@gjzq.com.cn 邮编:518000 地址:中国深圳福田区深南大道4001号 时代金融中心7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