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北京大学]:进出口点评报告: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回落,应继续关注外部风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进出口点评报告: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回落,应继续关注外部风险

2018-09-08苏剑北京大学南***
进出口点评报告: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回落,应继续关注外部风险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进出口同比增速双回落,应继续关注外部风险 ——孔帅 进出口点评报告 A0308-20180908 出口同比% 进口同比% 贸易差额 官方数据 9.8 20.0 279.1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预测 11.5 20.0 270 Wind市场预测均值 10.3 18.2 275.2 要点 ● 世界经济边际走弱,主要出口目的地同比增速分化,出口同比增速回落 ● 内需持续走弱,扩大进口政策效果边际走弱,进口额同比增速回落 ● 贸易顺差持续收缩,应继续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全球经济复苏弱化风险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学术指导:刘伟 课题负责人:苏剑 课题组成员: 蔡含篇 陈 阳 孔 帅 邵宇佳 许琴芳 联系人: 蔡含篇 联系方式: 010-62767607 gmjjyj@pku.edu.cn 扫描二维码或发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阅读本中心报告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世界经济边际走弱,主要出口目的地同比增速分化,出口同比增速回落 按照美元计算,8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速为9.8%,较7月份回落2.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边际走弱影响外需。已公布的全球宏观经济数据显示,8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为53.4%,较上月低0.3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压低了中国出口同比增速。从中国主要出口国的经济景气性状况来看,美、欧、日经济边际走弱,制造业PMI均有回落趋势。美国8月份的Markit制造业PMI指数为54.7%,较7月份回落0.6个百分点,延续了自5月份开始的回落趋势。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为54.6%,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日本5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2.5%,较上月小幅回升0.2个百分点。此外,人民币汇率贬值效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出口同比增速。美元兑人民币从8月2日的6.7942到最高的8月16日的6.8946,人民币贬值幅度达到1.5%。 从国别数据看,中国对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同比增速出现分化。在发达国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速回升,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则有所回落。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13.2%,增速较上月回升2个百分点;中国对欧盟和日本出口同比分别增长8.3%和3.8%,增速较上月分别回落1.2和8.5个百分点。对美欧日的出口分别拉动总出口同比增速约2.6、1.4和0.2个百分点,共同对出口额同比增速的贡献度约为46.4%。在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速有所回升,而对韩国、香港和金砖国家的出口则有所回落。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同比增长15.9%,增速较上月回升0.5个百分点,拉动出口同比增速月1.9个百分点,对总出口同比增速的贡献度约为20.3%。中国对韩国、香港和金砖国家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4.1%、9.3%和5.1%,增速分别较上月回落12.3、7.3和6.4个百分点,共同拉动出口同比增速约1.3个百分点,对总出口同比增速的贡献度约为14.1%。 内需持续走弱,扩大进口政策效果边际走弱,进口额同比增速回落 按照美元计算,8月份的进口额同比增速为20%,较7月回落7.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内需继续走弱,影响进口增长。中国制造业PMI指数6-8月份分别为51.5%、51.2%和51.3%,呈持续走弱态势。第二,扩大进口政策效果边际走弱。8月份汽车和汽车底盘8月进口额同比增速为0.8%,较7月份的45.5%减少了44.7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进口商品的进口金额和进口数量数据计算,8月份,中国对主要商品的进口金额同比增速约24%,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速约7个百分点,对进口总额同比增速的贡献度约为35.1%。其中,主要进口商品的进口数量同比增速为17.3%,拉动进口总额同比增长增速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约3.7个百分点,贡献率约为18.4%。此外,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13.5个百分点,为11.7%,拉升进口额同比增速约4个百分点,对进口总额同比增速的贡献率约为19.7%。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15.3个百分点,为11.6%,对进口总额同比增速的贡献率约为11.7%。 贸易顺差持续收缩,应继续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全球经济复苏弱化风险 按照美元计算,8月份贸易差额为279.1亿美元,较7月份减少1.4亿美元。短期内,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稳定增长带来相对稳定的外需,使得出口增长保持在较高水平。最近几个月,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的PMI指数仍保持在扩张区间内,反映出全球经济未偏离回升轨道,预示中国出口额同比大幅下滑的可能性有限。但从风险因素来看,存在两个不确定性因素。首先,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8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一事,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随后,中国商务部表示将作出反制。其次,全球经济复苏弱化的风险。美国Markit制造业PMI指数自5月份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欧盟制造业PMI指数8月份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日本制造业PMI指数也出现波动下滑态势,影响了中国外需的稳定。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