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世界资源研究所]:2024中国数字零售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2024中国数字零售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研究报告

2024中国数字零售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研究报告

2024 中国数字零售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 研究报告 序1 在全球营养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推动健康可持续膳食的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方协作,共同构建健康的膳食环境,推动系统性变革,并引导消费者改变选择习惯,建立健康且可持续的膳食模式。 零售业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关键枢纽,不仅是商品流通的载体,更是重塑消费模式、引领产业转型的核心力量。从健康可持续商品的采购到自有品牌商品的开发,从打造线下健康可持续的零售环境到线上商品信息的精准传递,从跨行业合作到商业模式创新,零售企业正凭借其渠道影响力、场景构建能力以及数据洞察优势,积极推动变革。 中国在数字零售领域,凭借其全球领先的市场规模、先进的技术基础以及灵活的创新机制,在促进健康和可持续膳食转型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数据驱动的全渠道营销、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以及多层次的消费者教育,中国的数字零售不仅能够快速响应健康消费需求,还能大规模推广可持续膳食模式。这些创新探索不仅推动了健康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普及,也为中国乃至全球应对营养和环境挑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致力于引导会员企业紧跟消费趋势变化,充分发挥行业在引领新型消费中的关键作用。本报告聚焦的“数字零售驱动”,从单纯的效率工具升级为健康可持续的价值共创,助力零售企业明确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也为健康可持续行业政策的制定和消费者食品消费决策提供多维视角。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 彭建真 序2 在全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膳食与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亟需以创新为支点撬动膳食结构的健康可持续转型。 作为连接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核心枢纽,数字零售与食品消费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大数据赋能,食品企业精准把握消费者健康需求,智能供应链管理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品控,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持续革新场景从生鲜电商的崛起到休闲食品线上销售增长,从多角度印证这种技术赋能的商业模式,为引导消费者健康可持续膳食选择提供了全新机会。基于此,世界资源研究所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启动专项研究,通过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结合膳食转型的“6P干预策略”政策(Policy)、产品(Product)、展示(Placement)、推广(Promotion)、人员(People),探索数字零售系统推动可持续膳食转型的路径。 本报告采用”全球视野本土实践未来路径”的三维分析框架,深入研究全球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趋势,精准洞察中国市场消费者需求,结合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6P干预策略”,挖掘数字零售在政策引导、产品创新、展示优化、陈列布局、营销策略以及人员赋能六个维度的突破性实践,明确了数字零售在推动健康可持续膳食消费中的创新价值。最后,从政策引导、行业趋势、企业战略布局、具体实施策略四个层面提出13项行动建议,包括建立食品环境标签制度、完善可持续采购标准、发展AI营养管家系统、构建消费碳账户体系等具体措施。 推动健康可持续膳食消费需多方协同。数字零售作为技术试验场与理念传播平台,将在其中发挥枢纽作用。期待本报告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为企业转型指出方向,为公众参与搭建桥梁,并通过政策、创新与公众参与的合力。世界资源研究所将持续携手合作伙伴,探索数字时代的中国食物系统转型方案,共筑健康公平可持续的未来。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食物与自然资源项目主任付晓天 目录 Part1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的全球趋势01 11国家政策“从治病到健康,从药物到食物”的转变01 12科研成果促进健康产品创新02 13科技进步推动个性化营养与精准膳食03 14营养学专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04 15公共卫生部门与零售食品企业的合作在加强05 Part2中国健康可持续膳食市场洞察07 21中国消费者对健康可持续膳食的关注度持续增加07 22健康可持续膳食的三大讨论热点:营养、安全与生态环保08 23八大重点品类的“消费认知与创新机遇”08 24健康可持续膳食“品牌消费者心智”12 25购买渠道的“消费满意度”14 Part3数字零售全链路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15 31Product(产品)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及时反馈于供应链16 32Presentation(展示)创新营养标签,单个商品信息介绍更详尽17 33Placement(陈列)重点推荐,让健康产品脱颖而出19 34Promotion(促销营销)全渠道营销,意见领袖引领21 35People(人员)战略定位,赋能全员22 Part4总结与建议25 41政策引导25 42行业三大发展趋势及零售企业战略布局26 43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的产品需求创新点26 44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的沟通内容策略27 45促进健康可持续膳食的沟通渠道策略28 Part1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的全球趋势 当前,全球面临营养失衡的挑战,营养不足与肥胖并存的双重负担日益凸显,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推动健康可持续膳食转型,各国政府、科技企业、零售商与公共卫生机构正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和多方协同等路径,优化食品供应链,提升健康食品的可及性,并引导消费者的饮食习惯转型,形成了推动全球膳食环境优化的重要合力。 11国家政策“从治病到健康,从药物到食物”的转变 近年来,国家在健康和食品领域的政策逐步转向从“治病”到“健康”的理念,体现了“药物到食物”的战略演变。 2024年5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包括加大优质健康科普产品供给、规范健康科普信息发布与传播、加强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 2024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提供高血压、高血糖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慢性病患者的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慢性病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2024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024号建议《关于加快推进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建议》作出答复,强调了对药食同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将持续动态修订完善食药物质目录,在严守食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提升营养健康水平高线,支持地方和行业通过科技创新促进食药物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推动农食系统转型,包括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培育发展生物农业、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食物质量安全水平、引导食物营养健康消费等措施。 12科研成果促进健康产品创新 随着全球对健康和可持续性的关注日益增长,科学研究成为推动健康产品创新的关键动力。科研成果不仅帮助食品制造商了解如何改进现有产品的营养成分,还促进了新型健康食品和饮料的发展,包括减少不健康成分(如糖、盐和不健康的脂肪)的同时,增加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蛋白质等有益成分。此外,生物技术和食品科学的进步也催生了替代蛋白源的开发,满足了消费者对植物基、细胞培养肉等新兴食品的需求,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替代性蛋白质旨在提供与传统动物蛋白相似的营养和口感,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根据VerifiedMarketReports的数据,2023年全球替代蛋白市场规模为1518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699亿美元1。 植物基蛋白:主要来源于大豆、豌豆等植物,通过加工模拟肉类的质地和风味。代表性产品有美国的ImpossibleFoods和BeyondMeat的植物肉汉堡。 菌类微生物蛋白: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高质量蛋白质,具有高效、可持续的优势。在中国,食用菌产业规模庞大,年产量超过30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5。例如,富祥药业已实现微生物蛋白的千吨级产业化,产品应用于人造肉、蛋白饮品等领域。国际上,英国的Quorn公司是菌类发酵蛋白的先驱,使用丝状真菌生产出高纤维、低饱和脂肪的优质蛋白,产品形式包括肉饼、香肠、肉末等。 昆虫蛋白:以昆虫为原料,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低。荷兰的Protix公司专注于昆虫蛋白的生产。 细胞培养肉:通过培养动物细胞生产肉类,避免了传统养殖的环境和伦理问题。以色列的AlephFarms和美国的MemphisMeats在该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替代性营养素除了蛋白质,其他营养素的替代品也在不断开发,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可持续性的需求。 藻类Omega3脂肪酸:传统上,Omega3脂肪酸主要来自鱼油。通过培养微藻生产Omega3,不仅减少了对海洋资源的依赖,还提供了纯素食者可接受的选择。法国的Algama公司在该领域取得了进展。 功能性膳食纤维:如菊粉等,不仅提供纤维,还具有益生元功能,促进肠道健康。这些成分被广泛添加到功能性食品和饮料中。 糖的创新迭代随着消费者对低糖和无糖产品需求的增长,食品制造商和科研机构正在加速开发创新甜味替代品,以减少对传统糖和人工甜味剂的依赖,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天然口感的要求。未来甜味剂市场将更加关注低热量、低血糖反应且天然来源的替代品,部分产品还将添加益生元等功能性成分,为免疫和消化健康带来更多益处。 1数据来自httpswwwverifiedmarketreportscom 天然甜味替代品:源自植物提取,通常具有较高甜度和接近天然糖的风味,热量较低,对血糖影响小。这些甜味剂因其天然来源和低热量特性,适合健康和无糖食品需求,符合消费者对天然低糖产品的偏好。如甜叶菊、罗汉果提取物。 新型低热量糖:包括阿洛酮糖、赤藓糖醇和木糖醇等,通常来源于植物,通过发酵或生物转化获得。口感和质地更接近传统糖类,甜度接近蔗糖但热量低,对血糖影响小,因此广泛应用于低糖和无糖食品中。 功能型天然甜味源:不仅提供天然甜味,还含有益生元或膳食纤维,具备免疫支持和消化健康等附加功能。常见如含益生元的甜菊糖苷和富膳食纤维的菊粉甜味剂,广泛用于功能性饮料和健康零食,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健康选择。 13科技进步推动个性化营养与精准膳食 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个性化营养变得更加容易实现。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使用应用程序和在线平台,根据他们的健康需求、偏好和伦理价值观量身定制饮食。零售环境的数字化支持了这一趋势,消费者可以访问详细的营养信息,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个性化营养不仅可以优化个体的健康,还可以支持可持续的膳食选择。 个性化健康膳食平台 个性化健康膳食平台是集膳食规划、食材配送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服务,专为满足个体化营养需求而设计。这类平台通常根据用户的饮食偏好、健康目标(如减脂、增肌、糖尿病管理等)提供定制化膳食方案,并通过整合健康食谱和精确的营养搭配,简化了健康饮食的过程。许多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为其推荐合适的菜品、食材组合,甚至提供每周食材配送服务,以便用户能轻松获得健康所需的营养。此外,这类平台的优势还包括节省时间和简化购物流程,特别适合生活繁忙但希望获得健康饮食的消费者。典型的例子包括美国的Hungryroot、EatLove和PlateJoy;英国的Gousto和MindfulChef;德国的HelloFresh。 膳食健康追踪应用工具 膳食健康追踪应用工具帮助用户记录和分析日常饮食摄入,支持个性化的营养目标管理。通过拍照识别、条码扫描和营养成分分析等功能,这类应用能快速识别食物的热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帮助用户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精准的健康管理。许多应用还结合用户的活动数据、体重、健康目标等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指导,支持体重控制、营养均衡等多重健康目标。这类工具的好处在于帮助用户提高饮食意识,并通过数据分析做出更健康的选择。例如,美国的Bitewell和LoseIt;瑞典的Lifesum;日本的AskenDiet;中国北京顺义一社区老人食堂,为老人提供智能健康菜谱,每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