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赛迪前瞻2025年第4期(总885期):从CES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看AI终端三大趋势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赛迪前瞻2025年第4期(总885期):从CES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看AI终端三大趋势

电子设备2025-01-21-赛迪叶***
赛迪前瞻2025年第4期(总885期):从CES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看AI终端三大趋势

2025年1月22日 第4期 总第885期 从 CES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看AI终端三大趋势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CES)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消费电子展会,AI终端成为今年CES的亮点和主题,标志着全球AI硬件产品落地加速趋势。赛迪研究院基于今年CES展会中展出的AI终端五大领域的首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研判2025年全球AI终端发展将迎来AI终端形态变革、AI模型在端侧加速落地、“单品智能”向“万物智联”转变等三大趋势,对此,我国可从AI终端强化顶层设计突破创 1 新发展瓶颈、完善生态体系提升应用服务水平、加快企业出海扩大全球市场影响力等方面提升能力,抢占AI终端元年发展机遇。 一、AI终端五大领域首次发布系列新产品 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家用机器人在扫地、陪伴等功能上创新升级。人形机器人方面,运用了仿生设计、AI算法、 多传感器融合等先进技术,使其运动能力更加灵活,人机交互更 加智能。像灵宝CASBOT01、加速进化T1等具有复杂动作与交互功能的产品纷纷亮相。清洁机器人方面,基于精准机械控制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突破。石头科技推出的Saros Z70和追觅扫地机器人搭载先进机械臂系统,结合高精度感知与识别能力,不仅提升了地面清洁效率,更可实现物品拾取等复杂 任务,大幅拓展了清洁场景。宠物机器人方面,机器宠物融合 AI技术与情感陪伴功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情感陪伴体验。如Tombot的拉布拉多小狗机器人、萌友智能的Ropet、YukaiEngineering的毛绒机器人Mirumi和吹气猫NkojitaFuFu等,以其独特设计和互动功能吸引众多关注。 2 技术产品 主要功能 厂家 人形机器人 具备复杂动作能力与人机交互功能。 宇树科技、速腾聚创、禾赛科技、星动纪元、兆威机电等 清洁机器人 配备精准的机械控制和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提升清洁能力和智能化程度。 石头科技、追觅、Mova、云鲸、科沃斯、九号公司、库犸科技、Lymow、元鼎智能、星迈创新等 宠物机器人 给用户带来情感慰藉,进行智能语音交互等陪伴互动。 Tombot、萌友智能、YukaiEngineering、TCL等 表1机器人领域主要产品 数据来源:赛迪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2025,01 智能眼镜:将实时翻译、导航、语音转文本、图像识别等功能融入智能眼镜,向更智能化、多元化发展。仙瞬科技的Halliday 智能眼镜凭借全球最小近眼显示模块DigiWindow,可实现40种语言实时翻译,其内置的主动AI功能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进行智能交互。雷鸟创新推出的V3AI拍摄眼镜,运用先进的图像捕捉与处理技术,支持4K高清图像采集,借助AI算法实现总结播报、音乐点播等智能操作。XREAL、莫界科技等国内厂商也纷纷发力,展示了搭载AR导航、智能语音助手等功能的智能眼镜产品。此外,在其他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智能戒指、耳机、腕带等产品呈现轻量化发展趋势,如CircularRing2利用AI助手收集用户健康数据并进行主动建议。 技术产品 主要功能 厂家 3 集成摄像头、音频、ARVR芯片、AI助手等 具备实时翻译、导航、语音转文本、图像识别等功能,如Halliday智能眼镜的实时翻译,雷鸟V3的AI总结播报。 仙瞬科技、XREAL、莫界科技、李未可科技、Rokid、海信、雷神科技、雷鸟创新、闪极等 表2智能眼镜领域主要产品 数据来源:赛迪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2025,01 AIPC:卷轴屏、AI技术融入PC以及PC小型化成为亮点。 在屏幕技术革新上,联想的ThinkBookPlusGen6卷轴屏笔记本,通过独特的卷屏设计,拓展了屏幕显示空间;YogaBook9i二合一AIPC凭借通过HDRTrueBlack1000认证的OLED屏幕,展现出卓越的色彩表现。在AI功能集成方面,众多厂商推出的AIPC支持微软Copilot,像联想、华硕等新品,能助力用户高效开展AI创意应用、AIGC图文创作等工作,显著提升办公与创作效率。在产品形态方面,迷你PC成为新热点,联想、惠普、宏碁等厂商发布了多款搭载不同芯片方案的迷你PC,如联想ThinkCentreneo50qQC搭载高通骁龙X系列芯片,以小巧身形满足多样化需求,进一步丰富了PC市场的产品生态。 4 技术产品 主要功能 厂家 卷轴屏与OLED技术 提升屏幕显示效果和产品创新性 联想、华为等 部署端侧模型 提升办公和创作效率 联想、华硕、微星、技嘉、戴尔、惠普、雷蛇等 PC小型化 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联想、惠普、宏碁等 表3AIPC领域主要产品 数据来源:赛迪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2025,01 AI手机:朝着情感交互、可变形显示、深度集成智能等方向发展。情感感知技术上,利用先进生物识别传感器与AI算法, 精准识别用户情绪状态。可依据用户情绪调整通知与推荐内容,集成智能功能可与智能家居系统相连,自动调节室内环境。显示 技术上,三星展示的可垂直拉伸、水平扩展及极薄的OLED显示 屏极具前瞻性。TCL60XENXTPAPER则配备护眼模式降低蓝光辐射。影像功能上,一加13的超光影旗舰三主摄影像系统, 为拍摄带来更多可能。 技术产品 主要功能 厂家 情感感知技术 情感交互,可判断用户情绪状态并调整通知、推荐内容;集成智能,能与智能家居系统连接并根据用户情绪调整室内环境等。 三星 Nxtpaper40显示技术、可垂直拉伸和水平扩展的超薄显示屏 配备AI驱动的智能眼部舒适模式显示技术,可降低蓝光辐射;水平扩展的显示屏及灵活极薄的OLED显示屏 TCL、三星 表4AI手机领域主要产品 数据来源:赛迪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2025,01 5 自动驾驶汽车平台:更真实的虚拟环境和更高效的处理器。 一是推出多款智驾平台支撑虚拟环境生成。英伟达推出新一代智 驾芯片Thor,并凭借Omniverse平台和Cosmos仿真引擎等技术,为自动驾驶提供精准决策支持与全链条解决方案,还通过与联发 科等多方合作,强化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二是优化汽车处理 器效能提升决策质量。Mobileye推出EyeQ6芯片,采用完全异构的计算架构,根据不同计算场景精准分配运算任务,相比上一代EyeQ5H芯片,FPS指标是其十倍,有效提升了芯片利用 率和计算速度,对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提升有显著作用。 技术产品 主要功能 厂家 Omniverse平台和Cosmos仿真引擎;Cosmos平台;SuperVision、Chauffeur和Drive智驾平台等 构建从虚拟到现实全链条解决方案;生成有物理感知能力的虚拟环境,加速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和测试进程。 英伟达、Mobileye、极氪 智驾芯片Thor;EyeQ6芯片,Thor,RTX50系列显卡,骁龙CockpitElite等 采用完全异构的计算架构,根据不同计算场景精准分配运算任务,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更加精准和可靠的决策支持。 Mobileye、英伟达、高通等 表5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主要产品 数据来源:赛迪未来产业研究中心整理2025,01 二、2025年AI终端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AI广泛深度赋能,带动终端形态迎来变革。CES2025以“DIVEIN”(深入)为主题,AI正更广泛、更深入地融入到终 6 端产品中。一方面,智能终端开始往多场景、多设备延伸。展会中展示了多种具有AI功能的产品,涵盖智能眼镜、机器人、智 能家居、AIPC、智能手机、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其中陪伴类机器人(包括智能玩具、机器宠物、机器人伴侣等)以及轻量化 智能设备(如AI眼镜)成为今年新焦点。另一方面,AI深度正 “赋智”终端。与CES2024相比,产品不再简单地宣称拥有AI功能,而是展示如何通过AI解决实际问题。以AI眼镜为例,其功能向多元化、实用化发展,从简单的通知推送和语音助手发展到基于搭载大模型实现支持AI翻译、多模态交互等更复杂的功能。例如,RokidGlasses基于通义千问大模型实现了支持40多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功能和物体识别功能;雷鸟V3也将具备AI总结播报、音乐点播、扫码支付等实用功能。 端侧AI模型正加速落地,有望迎来AI终端元年。一是端 侧AI算力的革新和端侧小模型的逐渐成熟为AI终端加速落地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端侧AI算力实现跨越式提升。英伟达最新RTX5090GPU的AI算力达到3352TOPS,是上代RTX4090 GPU的28倍,高通骁龙面向AIPC的XElite处理器NPU算力 7 达45TOPS,支持在端侧运行超过130亿参数的模型。另一方面,端侧小模型在效率和设备端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已能够与更大的模型媲美,且相较云端大模型具有更强的隐私性,更适用于消费级终端。例如,苹果将3B(30亿)参数量模型集成至iOS18、iPadOS18和macOSSequoia等操作系统中,并引入OpenAI的GPT4o实现Siri功能增强和APP重构。国内面壁智能 MiniCPM24B模型通过优化,已与GPT3达到同等性能,但其模型参数仅为GPT3的15。二是AI终端市场前景广阔,2025年有望迎来全面爆发。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2025年ICT行 业趋势年会上表示,2025年将是AI终端的元年。IDC预计,2025年中国AIPC、AI平板和AI手机总计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0,包括可穿戴智能眼镜和ARVR在内的头戴设备将增长99。StrategyAnalytics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49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29。 场景融合重构AI终端生态,从“单品智能”迈向“万物智 联”。从技术融合看,CES2025展现出AI终端正在突破传统品类边界,向提升跨设备协同能力和构建更完整的智能生态发展。 8 例如,联想AINOW技术通过整合端侧大模型与其AI工具集,实现了电脑、平板等不同设备间的无缝协作和智能信息检索。长 虹的AI智慧家居系统基于AI家居生活大模型,整合了主动服务、节能、安全隐私和AI四大能力,联动智能家居设备。从应用场 景看,AI终端正向系统化、场景化解决方案演进。例如,在智 能家居领域,海信、TCL等企业展示的新一代产品可实现客厅、卧室、厨房等全屋场景的智能联动,并通过AI算法优化能源管理,提高智能家居使用效率。在智能出行领域,极氪发布了全球首家OEM量产自研的英伟达NVIDIADRIVEAGXThor智驾驶域控制器平台,小鹏汇天的“陆地航母”展现出未来出行新形态。 三、促进我国AI终端发展的几点建议 强化顶层设计,突破AI终端创新发展瓶颈。一是围绕芯片 性能、端云协同、大模型轻量化等关键技术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育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构建完整的AI终端技术创新 链条。二是积极推动产业链深度协同,搭建芯片制造商、终端厂 商、软件开发商等多方交流平台,打通研发、生产、应用各环节的信息壁垒,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三是建立健全AI终端性能评 9 测、接口规范、安全标准等技术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和兼容性,增强我国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四是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组建AI终端创新联盟,集中优势资源攻克操作系统、算法优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五是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展消费券试点,将AI终端纳入消费券补贴 范围,通过“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商家降一点”的方式,降低消费者购买使用AI终端产品的门槛。 完善生态体系,提升AI终端应用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完善 AI终端分级分类标准体系,在已有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标准基础上,针对AI眼镜等新兴终端形态,建立科学合 理的产品等级评价体系,设定阶段性发展目标。二是加快构建开 放共享的AI终端应用生态,鼓励大型科技企业开放底层技术能力和应用接口,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创新,丰富应用场景。三是深化AI终端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打造 一批标杆性应用示范,带动AI终端在垂直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