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数字政府建设产业联盟 DigitalGovernmentConstructionIndustryAlliance2023年12月 版权声明 本报告版权归数字政府建设产业联盟所属,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 编制说明 指导单位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组织单位 数字政府建设产业联盟 编写单位 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丰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广州信息协会 广州赛宝联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君略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 深圳市东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信行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美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电子商务认证有限公司解放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广州市汇源通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州中科易德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广州力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京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道科技有限公司 奥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信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艾发信创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赛云信息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智纵慧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编写组 林敏锐 温廷祥 郑炯 袁峰 罗敏静 张恒 邓光义 马宇彤 武超然 张莉 李思伟 孟漫 黄建新 董耀艺 王升泰 吕锐 侯全心 刘菁 刘义鹏 方明 张延峰 肖磉 苗臣冠 陈兆聪 李引 陈乜云 周宋明 玉雁 赖铭华 陈艳 胡金勇 李辉煌 刘纯辉 杨好 于永岗 徐昕 孙玉洁 陈惠玲 胡子鸣 袁敏夫 刘启锋 吴倩倩 庄承荣谢虎君徐汝东赵雄飞周丹汪雷凯詹小容高美容吴剑萍王凯黄鹏李珍珍陈慧岚陈健陈树乐沈凤山高嘉静 鸣谢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省信软件有限公司、江苏数兑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巨杉软件开发有限公司、开普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明动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市数字金融协会、速度时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中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前言 “十四五”以来,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府运行新形态,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对实体经济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多重促进下,我省“数字政府2.0”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数字政府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数据资源要素的驱动作用充分显现,“粤系列”品牌更加深入人心,省域治理“一网统管”、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实现融合发展,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全国数字政府建设的标杆。 随着我省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模式也不断变 革创新。广东持续深化“政企合作、管运分离”,不断优化产业生态环境,构建共生发展、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以政企双轮驱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产业快速发展,“一地创新、各地复用”开展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引导企业转变项目建设为产品服务,实现降本增效。然而,数字政府建设产业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找问题、补短板、锻长板成为当 下核心要务。 按照我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相关工作部署,开展数字政府建设产业现状调研和发展研究,做好数字政府建设产业信息的研究分析是当下厘清发展思路、特点,寻找问题、短板,挖掘方向、思路的有效路径。为系统评估我省数字政府建设产业发展概况,在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指导下,数字政府建设产业联盟组织编制本报告。本报告从基础设施、应用开发、运营赋能和保障服务四个维度描绘产业生态,深入研究政企双轮驱动产业优化共生发展生态;以人才、技术、数据、政策、市场等要素分析产业发展驱动力,绘制产业发展图谱;以发展为主线描述数字政府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的引领作用。 本报告通过调研我省数字政府产业的发展现状、资金投 入和建设重点情况、取得成效,研究产业政策背景和建设现状,探索产业发展内涵;通过典型实践案例,研究分析数字政府建设发展机遇、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进一步探索数字政府产业建设服务方式。 本报告仅用于探讨交流,不代表任何官方观点。 目录 一、产业发展背景1 (一)产业政策背景1 1.制定发展战略,描绘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蓝图1 2.推动协同发展,引领数字经济、社会、生态建设2 3.深化改革建设,助力我省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3 (二)我省数字政府产业发展概述4 1.深化改革,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政企协作机制4 2.鼓励复用,促进了数字政府降本增效均衡化发展6 3.强化合作,培育了产学研协同发展生态机制8 二、产业生态及产业发展要素研究9 (一)产业报告研究范围9 1.建设安全可靠、智能集约的基础设施11 2.开发协同联动、高效智能的政务应用11 3.提供智慧高效、数据赋能的运营服务12 4.构建安全可信、咨询全面的保障体系12 (二)产业链生态圈研究13 1.产业上游,提供数字政府应用基础设施的服务商14 2.产业中游,开发智慧集约数字政府应用的服务商15 3.产业下游,提供专业高效服务数字政府的服务商16 4.共生发展,政企协同提升产业韧性和安全水平17 (三)产业发展要素分析18 1.技术驱动,推进数字技术与数字政府建设融合19 2.市场驱动,拓展建设需求持续扩大产业规模21 3.政策驱动,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作用23 4.人才驱动,激发数字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3 5.数据驱动,加快开放共享使用释放数据价值25 三、产业发展态势27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27 1.夯基石,强化智能管理,筑牢基础支撑底座27 2.促复用,推动降本增效,助力均衡高效发展30 3.数赋能,挖掘要素价值,提升服务应用效能32 I 4.抓保障,细化标规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33 (二)产业发展要素的态势35 1.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支撑数字政府智能集约发展35 2.拓展产业市场新空间,持续增强产业发展驱动力37 3.加大政策法规建设力度,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发展39 4.促进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41 5.强化统筹协同数据赋能,构建产业发展新形态43 (三)产业发展机遇45 1.深层次融合6G云网技术,打造泛在畅联的数字政府45 2.加大城市大脑建设力度,构建智能集约的数字政府45 3.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建设整体高效协同数字政府46 4.紧紧抓住AI发展机遇,提升数字政府智慧服务水平47 5.强化基础设施自主可控,持续筑牢安全保障根基48 四、产业图谱49 五、产业发展挑战和建议52 (一)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52 1.企业经营服务理念未适应建设模式变革52 2.知识产权归属问题影响企业创新推广动能52 3.竞合关系边界不清制约产业生态协同发展53 4.产业政策规范滞后政府数字化发展需要53 5.人才培养体系未能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53 (二)产业发展思路及建议54 1.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加快从项目建设向产品化和服务化转型54 2.以知识产权为推手,盘活数字政府建设产业创新成果54 3.以企业诉求为抓手,优化产业链条和生态合作体系55 4.以政策规范为保障,建立跨区域均衡发展的品牌集群56 5.以人才培养为基石,推动形成产业人才建设高地57 附件58 案例1:“粤基座”新型基础设施智能管理平台58 案例2:“粤治慧”省域治理数字化总平台59 案例3:“粤商通”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60 案例4:“粤省事”移动政务服务平台60 案例5:“粤政易”移动办公平台61 II 案例6:“粤公平”公共资源交易平台62 案例7:“投资广东”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引资对接平台63 案例8:“粤企政策通”平台64 案例9:广东“智慧药监”65 案例10:广东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系统66 案例11:广东省税务局智慧工作台67 案例12:广东省生态环境一体化综合监测应用68 案例13:广州市“立码报”应用管理平台69 案例14:广州市番禺区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70 案例15:深圳市福田区地理信息平台71 III 一、产业发展背景 (一)产业政策背景。 1.制定发展战略,描绘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 势,抓住全球数字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明确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的要求更是将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层级向国家战略迈进的强力推手。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构筑数字化时代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 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 1 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并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些政策均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美好蓝图的构筑提供了方向指引。 2.推动协同发展,引领数字经济、社会、生态建设。 数字政府作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是强化政府运行、决策、服务、监管能力的重要引擎,也是构筑数字社会治理体系和普惠便捷数字民生保障体系的坚实基础,对于建立现代化治理新优势,引领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 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全面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各领域数据要素价值利用。在此背景下,要求数字政府建设产业加强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融合,构建完善的数据资源体系,夯实数据资源体系基础,保障政务数据高质量的生成汇 2 聚和在管理应用中的畅通流动,营造繁荣开放的数字生态,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格局。 3.深化改革建设,助力我省产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23年6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2023〕47号),要求全面深化“数字政府2.0”建设,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的引领作用,特别是对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