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华鑫证券]: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创新药与创新技术平台的对外授权 - 发现报告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创新药与创新技术平台的对外授权

医药生物2025-01-18胡博新华鑫证券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医药行业周报:关注创新药与创新技术平台的对外授权

行业周报 证券研究报告 关注创新药与创新技术平台的对外授权 医药行业周报 投资评级:推荐维持 报告日期: 2025年01月19日 分析师:胡博新 SAC编号:S1050522120002 1.2025年创新药对外授权迎来开门红,中国创新药被持续验证 2025年的1月,创新对外授权出海迎来开门红,并且合作的领域也从肿瘤等热门方向延伸至自免等新方向,2025年1月10日,康诺亚宣布,就潜在同类最优的靶向CD38人源化单克隆抗体CM313与TimberlyneTherapeutics,Inc.达成独家授权许可协议。同期,华铂医药和科伦博泰宣布将一款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单抗HBM9378授权给了新成立的海外公司WindwardBio。和正医药与上海药物所共同宣布与强生签订全球许可协议,开发潜在最佳的BTK降解剂。虽然全球创新药医药并购交易在下降,但中国医药创新药的并购却持续活跃,对外授权数量保持持续增长,一方面中国创新药研发持续迭代,持续高效补充研发梯队,为对外授权提供持续的种子。另一方面,海外MNC并购更趋精明谨慎,但也面临中国创新药加入全球竞争的大环境,对中国创新药的项目保持持续的关注。根据EvaluatePharma的最新报告显示,在整个行业的临床管线中,至少有五分之一的项目有中国公司参与,ADC、双抗、CAR-T等领域中国创新药企业参与比例甚至超过了一半,2025年仍将是中国创新药在全球授权交易中大风异彩的一年。 2.2025年集采延续,创新药仍是国内市场的主要增量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职工医保基金收入2.37万亿元,居民医保基金收入 1.11万亿元。全国医保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在药品集采和支付改革措施下,支出增速相对于2023年有所趋缓。医保增速可控是在人均诊疗费用和住院费用下降取得的,根据卫健委数据,2024年1-8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可比价格下降3.1%;二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按可比价格同比下降5.4%,三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按可比价格下降9.0%,二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按可比价格同比下降9.1%。2025年,医保部门将在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下半年开展第6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同时将在地方层面开展具备专业特色的全国联盟采购预计达到20个左右,包括中成药、中药饮片以及高值耗材等,预计2025年国家和联盟组织开展的药品集采品种将达到700个。通过集采降价,医保将节省资金用于创新药的支付。2024年医保目录共新增91个品种,自2025年1月1日期执行,截止2024年12月25日,除西藏外,整体医院挂网率已超过80%,2025年新进医保品种将成为市场的主要增量。同时,2025年医保谈判也计划提早,于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报,9月份完成。 3.丙类目录年内有望出台,商保拓宽创新药的价值天花板 自2024年Q4以来,医保与商保协同加速,国家医保部门在数据、结算、支付等持续给与商保协同赋能。丙类药品目录是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创新药多元支付机制的重要尝试。根据医保局规划,丙类目录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二是使用范围上,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积极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三是工作安排上,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2025年年内发布第一版。工作程序拟参照医保目录调整程序,但会发挥好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保险公司充分参与。丙类目录的商保结算价格由国家医保局组织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协商确定,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措施。四是支持落地应用上,国家医保局将探索优化调整支付管理政策,对于丙类目录药品可不计入参保人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在目前多地惠民保推进试点中,CAR-T等价格较高的治疗项目已纳入报销,但整体支付占仍比较低,是因为目前惠民保等商保发展仍不足,尚未形成足够强的保障范围和支付能力。丙类目录的制定及其他协同发展措施有望加速商保形成足够的创新药支付能力。 4.减重领域风云变幻,差异化布局创造更多合作可能 据《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预测,2025年司美格鲁肽和替尔泊肽将进入全球药品销售额的前十,若累计减重+降糖适应症,其销售额将超过排名第一的Keytruda,单品年销售额超300亿美元。减重降糖领域是国际大企业重点竞争领域,而且双靶点、多靶点GLP-1展示更强的临床效果,口服GLP-1也在不断突破,提供更多市场机遇。中国创新药也积极参与到减重领域的研发当中,差异化的研发思路,为全球合作创造更多可能。2024年12月18日,瀚森制药与默沙东达成了关于口服小分子GLP-1HS-10535的全球独家授权协议,首付款1.12亿美元,里程碑付款最高达19亿美元。除瀚森制药之外,国内布局GLP-1口服的创新药企业还有歌礼制药的ASC30、恒瑞医药HRS-7535、甘李药业GZR18片、华东医药HDM1002片和信立泰SAL0112片等。对于双靶点GLP-1注射剂,随着研发布局企业的增加,国内创新药品种也主动寻求上更有效的 临床证据,12月12日甘李药业创新型GLP-1RA双周制剂GZR18注射液获得FDA的Ⅱ期临床试验的批准,该临床试验直接选 择替尔泊肽做头对头。对于三靶点GLP-1注射剂,联邦制药的UBT251是国内首家,全球第二家获批临床的三靶点制剂,预计2025年Q1发布Ⅰ期临床数据。与GLP-1协同也是减重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国内企业也率先布局,包括THRβ受体激动剂、ActRIIA等脂肪和肌肉代谢靶点,随着更多临床数据发布,将更有效支持产品的对外授权。 5.零售药房出清加速,龙头受益集中度提升 2024年是零售药店出清的转折点,从Q3零售药店上市公司的新开和并购门店数量来看,新增门店速度已显著下降。一心堂与健之佳已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净利下滑均超过50%,行业竞争压力已传导至上市连锁。根据中康CMH数据,2024年Q3关店总数达到9545家,环比Q2持续提升,同时新增门店也快速下滑,预计2024年Q4,关店和开店将逐步达到平衡。 从政策监管来看,医保追溯码推广加速,将有效整治非规范操作,进一步加速行业出清。到2025年全国零售药房门店总数将下滑,预计下滑幅度超过10%,有效减少市场无效供应,对于竞争胜出的龙头企业客流量有望回升,单店盈利将改善。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连锁药房有望最先获得客流量的回升,提升经营效益。从品类趋势看,统筹政策放宽和创新药加速商业化,零售药房的增量价值也会逐步凸显,根据中康数据,1-10月处方药销售规模占比达56.7%,规模同比增长2.8%,显著高于OTC和其他品类增长,而且处方药增长是线下客流量下降背景下实现的。零售药店作为健康服务的终端,拥有大量的优质的药师储备,能高效快速服务大众,随着处方药比重提高,其商业化价值有望重估。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新版医保目录落地执行、医保预付金制度推进、协同商保发展,医保对医药产业的新增量逐步展现,政策预期逐步转向正面,创新药出海进入收获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关注最新临床数据发布和潜在BD,技术平台价值凸显,推荐【康希诺】,【益方生物】,关注【科济药业-B】、【和铂医药-B】。 2)减重领域差异化布局和对外合作出海,推荐【众生药业】,关注【联邦制药】、【歌礼制药-B】、【来凯医药-B】、【甘李药业】、 【博瑞医药】。 3)原料药库存周期变化,2025年盈利好转的品种,关注【健友股份】、【海普瑞】,专利期高峰到来及出海增量,关注【华海药业】。 4)2024年版医保目录执行落地,新进目录产品的销售放量,推荐【上海谊众】和【信立泰】、建议关注【海思科】、【云顶新耀-B】。 5)外延拓展,提高资产收益率,关注【康为世纪】、【热景生物】。 6)家庭医疗器械终端库存清理,销售恢复,推荐【美好医疗】,关注【鱼跃医疗】、【怡和嘉业】。 7)科研试剂海外需求订单恢复,产业内整合与合作加强,建议关注【阿拉丁】、【毕得医药】、【皓元医药】。 8)AI等新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推荐【祥生医疗】、建议关注【金域医学】、【润达医疗】、【晶泰控股-P】、【泓博医药】。 9)商保、长护险发展,支持民营医疗服务,尤其是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建议关注【新里程】、【信邦制药】。 10)流感高峰到来,呼吸道检测旺季到来,检测方面推荐【英诺特】和【圣湘生物】,新药方面推荐【众生药业】,关注【健康元】。 公司代码 名称 2025-01-19股价 EPS PE 投资评级 2023 2024E 2025E 2023 2024E 2025E 002294.SZ 信立泰 30.33 0.52 0.58 0.68 58.33 52.29 44.60 买入 002317.SZ 众生药业 11.40 0.29 0.42 0.54 39.24 27.00 21.30买入 688091.SH 上海谊众 35.85 1.95 3.69 4.45 32.1 16.9 14.0 买入 688185.SH 康希诺 57.43 -1.54 -0.44 0.52 -37.37 -130.68 110.74 买入 688253.SH 英诺特 33.04 1.28 2.14 2.96 25.81 15.44 11.16 买入 688289.SH 圣湘生物 19.85 0.62 0.53 0.70 32.02 37.45 28.36 买入 688358.SH 祥生医疗 24.14 1.31 1.84 2.61 18.43 13.12 9.25 买入 688382.SH 益方生物-U 13.42 -0.55 -0.39 -0.36 -24.26 -34.49 -36.85 买入 资料来源:Wind,华鑫证券研究所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目录 CONTENTS 1.医药行情跟踪 2.医药板块走势与估值 3.团队近期研究成果 4.行业重要政策和要闻 01医药行情跟踪 医药行业最近一周跑赢沪深300指数0.53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25位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2024/1/12-2025/1/18)涨幅为2.67%,跑赢沪深300指数0.53个百分点;在申万 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周涨幅排名第25位。 图表:板块近一周涨跌幅 医药行业最近一个月跑输沪深300指数4.41个百分点,涨幅排名第19位 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最近一月(2024/12/18-2025/1/18)跌幅为7.70%,跑输沪深300指数4.41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医药生物指数最近一月超额收益排名第19位。 图表:板块近一月涨跌幅 子行业生物制品周涨幅最大,中药Ⅱ月跌幅最小 最近一周涨幅最大的子板块为生物制品,涨幅3.19%(相对沪深300:1.05%);涨幅最小的为医药商业,涨幅1.72%(相对 沪深300:-0.42%)。 最近一月跌幅最小的子板块为中药Ⅱ,跌幅5.88%(相对沪深300:-2.59%);跌幅最大的为医药商业,跌幅11.39%(相对沪深300:-8.10%)。 图表:子行业周涨跌幅图表:子行业月涨跌幅 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