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国]:科技赋能乡村发展系列专题报告2024乡村振兴她力量 - 发现报告

科技赋能乡村发展系列专题报告2024乡村振兴她力量

农林牧渔2024-01-11-联合国李***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科技赋能乡村发展系列专题报告2024乡村振兴她力量

224 科技赋能乡村发展系列专题报告 乡村振兴她力量 目录 前言3 第一章政策概览4 第二章赋能女性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7 2.1农业机械化:科技赋能女性推动产业转型7 案例1:从拖拉机到无人机:农机作业“多面手”王敏7 案例2:从耕种到采收:甘蔗全程机械化种植9 案例3:从规模化生产到社会化服务管理:推动高质量合作社经营10 2.2精准农业:促进性别平等推动产业创新发展11 2.2.1提升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竞争优势12 案例4:耘远农场里的精准农业实践13 案例5:超级棉田:女性也能规模管理棉花种植14 2.2.2增强女性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参与度16 案例6:女孩们的农业科技创新:三文鱼智能标签16 2.2.3创造女性友好的就业岗位17 案例7:数字化+科技推动鲜花种植版图重塑17 2.2.4改善女性生计19 案例8:新品种新技术中肯合作助力村民增收减贫19 2.3面临的挑战21 2.4经验与启示21 第三章科技特派员制度:女性科技工作者推动乡村发展23 3.1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展沿革23 3.2乡村发展中的女性科技工作者23 3.2.1科技创新的性别视角与体验24 1 案例9:乡村振兴中的“性别友好”科技创新24 3.2.2女性科特派引领的乡村“绿色变革”26 案例10:助力绿色转型:碳汇+女科技特派员联盟27 3.2.3科技创新助力生态与经济的双发展27 案例11:女性科特派助力打造乡村产业与生态综合体27 3.3经验与启示:科技创新中的性别主流化29 3.3.1面临的挑战29 3.3.2经验与启示29 第四章妇女对产业化的推动作用31 4.1市场化中的妇女力量31 案例12:女性引领农产品品牌建设31 4.2科技赋能女性参与产业化32 案例13:广西河池:千年蚕桑的技术革新和产业融合之路32 4.3农业产业化中的女性电商35 案例14:能力建设为女性带来电商就业机会35 4.4金融资源支持助力乡村女性创业36 案例15:创新绿色金融工具支持女性经营企业发展37 4.5提升女性数字素养把握新兴就业机会38 案例16:数字素养提升促进女性就业增收38 4.6经验与启示:农村价值链发展中的妇女赋能40 案例17:“农民商学院”赋能乡村女性新农人40 第五章科技赋能乡村女性对南南合作的启示42 附录:支持妇女投身乡村发展促进创新创业的政策文件时间表(仅列示部分)44 免责声明45 参考文献46 2 前言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造成农业劳动的女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妇女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劳动组织等统计数据,2016年,美国、德国、法国、日本、 [1] 韩国等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中女性占比分别为25%、32%、28%、38%、40%,中国这一比例为 40%[2]。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球约有36%的女性劳动者在农业粮食体系中就业[3],发展中国家 [4] 中女性平均占农业劳动力的43%。女性对农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人工劳动上,还包括其对农业实践 和生物多样性的了解,他们在收集生物质燃料、加工食品、农产品销售等特殊领域发挥着独特作用, [5] 世界范围内有70%以上的水资源管理和收集工作由女性承担。尽管女性对农业生产和社会做出了 巨大贡献,但据多项全球性别和发展指标统计显示,从事农业类似的有偿工作,女性的收入只有男 [6] 性的82%,此外还存在女性必须适应为男性而设计的技术等不平等现象。据世界银行统计,缩小性别差距可以使女性经营的农场产量提高20%-30%,这将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总产量提高2.5%-4%[7]。在中国,女性经营的农场面临着与其他发展中地区类似的挑战,特别是在土地获取和资源获取方面。女性往往无法获得与男性相同的农业投入、技术和市场,这进一步加剧了生产力的差距。 2024年5月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2026年为国际女农民年,呼吁提高人们对女农民在整个农业粮食体系中所面临的障碍和挑战的认识,同时推进解决之道,以及在农业领域实现性 别平等和妇女赋权。实践表明,农业现代技术的普遍应用,使得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和劳 3 动负担大为改观,并且数字化技术的普及使得女表处、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联合国开 性可以非常便捷地获得农业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术,她们通过与新要素结合既可以在男性外出务编纂,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工时独立承担农业生产,也可以在夫妻协同生产京师书院外籍教授罗伯特·沃克教授为本报告提的过程中替代传统男性的角色,从而大大降低了供特别支持。 男性在农业生产中的不可替代性。此外,现代科本报告是联合国在华机构与中方合作伙伴 学技术的可及性也使得青年女性对于从事农业生推出的南南合作系列知识产品,旨在提炼和推广 [8,9] 产和农业中的性别关系有了更积极的评价。利用科技赋能乡村女性的经验,并通过南南合作 这无疑有助于在农业领域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进而促进减少饥饿,提振经济发展,增强抵御气候变化等冲击的韧性,使世界在落实消除贫 知识分享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交流。通过系列女性参与科学和技术推动农村转型的案例展示,突出了女性的贡献和成功经验。它的目的不是提 困和建设无饥饿世界这两个目标方面取得飞跃。供全面的性别分析或解决方案,而是通过展示妇 本年度的专题报告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女赋权在农村发展中的潜力来倡导进一步的行动织驻华代表处、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和合作。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4 第一章政策概览 中国有超过6.8亿女性,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发展中一展身手;妇联和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女 [10] 比重达48.76%,留在乡村且有劳动能力的妇性领导力教育,培养了女性的管理能力、决策能 [11] 女超过中国乡村现有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为力和创业精神,为女性在乡村振兴、社区管理中 妇女赋能、支持妇女群体投身农业农村发展,是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 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中 支持农村妇女创业创新。中国政府相关部 国政府一直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推动女性发展, 使女性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生力军、农业科技推广的“半边天”、农业创业创新的中流砥柱。 门、全国妇联推出面向妇女的创业支持计划,依托互联网创新妇女培训模式、大力建设妇女创业示范基地、协调社会力量开展创业创新实践活动、 总结来说,中国在以下方面推出政策,给孵化创业创新项目。到2022年,全国各级妇联 予女性极大的支持:累计开展妇女创业创新培训552万人次,组织 改善女性生计,增强女性自我发展能力。 女性创业创新竞赛2800多场;全国建立各类女 妇女的脱贫和经济状况改善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性创业新型服务平台3800多个;扶持妇女创办 具有重要意义。在脱贫攻坚期间,中国增强扶领办各类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家庭农场35万余家; 贫政策的社会性别视角,推出“巾帼脱贫行动”等政策,解决了妇女群体的绝对贫困问题,数 培养巾帼电商带头人10万多名,辐射带动1500 多万名妇女增收致富,初步形成“互联网+女 性创业” [13] 据显示,2010年时中国女性贫困发生率比男性 高0.4个百分点,2019年男女贫困发生率已无 [12] 的网络服务体系。 为农村女性提供金融支持。中国政府推出 明显差距。一系列金融政策帮助女性就业创业,促进她们获 中国政府努力消除教育性别歧视,提升女 得平等的经济权利、提升家庭收入、推动农村经 性教育普及率。支持她们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济发展。为解决妇女在创业就业中遇到的资金瓶 是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的课颈问题,自2009年起,为妇女提供小额担保贷款, 5 程和有关专业,让她们能用科技推动农业农村并由财政进行贴息。近年来,妇联联合金融机构转型;积极为女性打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推出了以“低利率、额度灵活、还款期限灵活的”展了大量面向妇女的互联网和电商的技能培训,为特征的无抵押“巾帼贷”和担保“巾帼贷”,让女性跨越“数字鸿沟”,在数字经济和高质量帮助农村妇女解决融资难题。在聚焦女性脱贫的 “巾帼脱贫行动”中,政府支持金融机构发放扶贫小额信贷678亿元,帮助400多万贫困妇女 ” 增收脱贫;在致力于增强女性创业创新能力的“创业创新巾帼行动中,为千万城乡妇女发放各类 [14] 环保、膳食等方面的知识。近百万女科技工作者参与巾帼科技助农直通车进乡村等科技服务 “” [16] 活动,1800多万人次受益。 支持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中国政府为推 贷款1710多亿元。动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制定了多项政策和措施, 鼓励女性科技特派员促进农业农村发展。 提升她们在农业生产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角色与贡 科技特派员是中国的一项制度创新。科技人员为献。中国政府多次将女性与农村产业化相关议题 农民提供示范、培训、咨询在内的科技服务,对纳入中央一号文件。其中2018年的文件中提出繁荣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转“乡村振兴巾帼行动”,旨在通过提升妇女素 型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中,女性质、促进妇女就业创业、加强妇女权益保护等方 [15] 占比达到了45.8%。中国政府鼓励更多女性科面的工作,全面促进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技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支持她们深入基层2021和2023年的文件中分别强调了女性农业一线服务农业生产实践,为农村居民科普医疗、人才培养、农村女性权益保障问题。 6 第二章赋能女性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现代农业正以空前的速度焕发新生,科技献智慧和力量。 的深度融入成为了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物联网、 2.1农业机械化:科技赋能女性推动产业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在广袤的田野上转型 生根发芽,逐步重塑农业生产的面貌,推动农业无极变速(CVT)、自动定位、智能导航、从汗水浸润的劳动密集型迈向智慧闪耀的技术密远程操控等现代化机械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 集型。新兴的科学技术,例如智慧农机、精准农业在农业领域的运用,不仅深刻改变了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式,也为女性参与农业活动提供了新的 得女性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力丝毫不逊于男性。研究表明,中国目前在田间地头参与农业生产的 农民以女性居多,约占农业农村从业者总数的 [17] 契机。本章以智慧农机、精准农业为例,展示女65%。20-49岁的青年女农民是农业现代化发 性在运用新科技、新模式变革农业生产和管理方展的中坚力量和优势人力资源,目前这部分群体 式方面的实践和探索,展现出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农村的规模已超过了相应年龄段的男性农业劳 [18][19] 为全球农业系统实现转型、为推动可持续发展贡动力。妇女已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案例1:从拖拉机到无人机:农机作业“多面手”王敏 王敏,一位来自安徽省的90后女性,与丈夫共同从事粮油种植工作。因安徽多丘陵山地,土地条件相对较差,农机化政策扶持力度 也相对不足,他们近年来便开始辗转江苏常州、南京等地开始土地承包经营,现在南京市江浦地区通过长期承包方式经营着1000多亩土地。2016年,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为缓解农忙时劳动力紧缺情况和减轻丈夫劳动负担,她主 动考取了拖拉机驾驶证,辅助进行土地耕整等 王敏与她的无人机 7 工作。2020年左右,在当地一位青年农机创业人员的带领下接触到植保无人机,王敏经学习掌握技术要领并获得无人机操作证书后,从此喜爱上这份职业。她实现了从农业辅助人员向独立的 农机作业服务人员的转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主要做法包括: (1)粮油全程机械化种植 在稻麦种植过程中,由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逐渐引入复合播种机、无人植保机等高效作业农机,水稻生产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覆盖。在油菜种植过程中,在机收率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大胆运用油菜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大大节省人工,提高油菜生产效率,也给周边小农户形成良好的示范,有助于推动油料作物机械化水平提高。 (2)拓展无人机多种用途 过去,无人植保机通常通过液体农药喷洒,用于对农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随着技术的进步, 植保无人机载荷量从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