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赛迪]: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报告

信息技术2024-12-27-赛迪付***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报告

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内容提要】2024年,在国家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稳步上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较快。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应用领域加速拓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内卷,部分关键零部件创新能力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以及国产品牌占有率亟需提高等。赛迪研究院建议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等,提高国产机器人应用水平,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机器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推动制造业升级、改善社会服务和保障国防安全的重要领域。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市场规模、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展望202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将在政策支持、技术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同时也面临着技术突破、品牌竞争、应用拓展等多方面的挑战。为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型升级,亟需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CCID D C CCID 一、对202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CCID (一)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对机器人产品需求更加多样化 CCID 2024年,在国家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整体保持稳步上升。工业机器人方面,受下游行业回暖带动,产销整体稳中有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已达46.6万套,同比增长13.3%。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8.4%,创历史新高。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 CCID 《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202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7.6万台,占全球总量的51%,稳居全球首位。服务机器人方面,随着新兴应用场景的拓展,服务机器人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产量稳定增长。2024年1-10月,我国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871.2万套,同比增长18%。特种机器人方 CCID CCID 面,随着高端传感器、特殊材料等技术的逐渐成熟,特种机器人在复杂环境和极端工况作业能力不断提高。如,核电作业机器人实现了强辐射环境下探测、勘察等功能。排涝、救援、消防和勘探机器人为应急救援提供了装备支撑保障。展望2025年,随着我国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将出现更多细分市场和个性化产品,一批家用服务机器人、养老助残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产品将成为热点,机器人产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水平。 (二)自主创新技术持续突破,多技术融♘与跨界♘作将成为新常态 我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性能大幅提升,减速器、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部分核心零部件实现突破,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如,汇川技术、双环传动、绿的谐波等多家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精密减速器、芯片、功能软件等核心零部件已进入国际知名企业供应体系。机器人技术将加快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化、网络化的机器人系统,特别是具身智能赋予机器人自主决策和多模态交互能力。机器人企业将与汽车制造商、医疗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等建立更紧密的跨界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机器人技术的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创新和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仿生灵巧手等技术快速迭代,人形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执行精细操作,多款人形机器人创新产品进入汽车制造一线执行测试任务,加快应用落地进展。如,优必选WalkerS人形机器人已经实现在移动的生产流水线上安全稳定地靠近车辆,检测范围可覆盖车身360°和0.5米以下低矮区域,实现毫米级检测,准确率可达99%。展望2025年,一批高爆发电机、高算力芯片、精密减速器、高精度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将实现创新突破,国产化进程加速;深度学习、运动控制、环境感知、人机交互、材料科学等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推动机器人向更高效、更智能、更自主的方向发展。 (三)应用深度广度持续扩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深度和广度持续扩展,从传统的工业制造到服务、特种以及新兴领域,人机协作的边界不断突破。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化、精度和柔性制造能力方面持续提升,已广泛应用于焊接、装配、打磨、检测等高精度和复杂工艺场景,逐步实现在半导体真空传输、汽车车身打磨抛光、航天大型结构件铆接等高端场景应用。服务机器人已具备独立完成清扫、引导、配送、陪护等复杂任务的能力,在仓储物流、城市环卫、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养老助残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部分产品已居全球领跑水平。特种机器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主性不断提高,已能胜任定位导航避障跟踪场景感知识别行为预测等复杂工作,将在深海探测、空间探索、紧急救援、防空防暴等诸多领域释放更大价值。展望2025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机器人将更加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在柔性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实现规模应用,“机器人+”应用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特点。 CCID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行业内卷加剧,产品无序价格竞争频繁 CCID CCID 受产品同质化、跨界参与者涌入等多重因素作用,当前机器人行业内卷现象严重。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厂商能够生产出功能相似、性能相近的机器人产品,导致市场上的机器人产品在技术上趋于同质化,难以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国内外机器人厂商纷纷涌入市场,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一些厂商不得不采取价格战等策略,导致企业前期研发等方面的努力与投入无法得到回报,长期来看,机器人市场将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反映担心价格低导致上游厂商压缩成本,供货品质不稳定,影响本体 产品质量、损害产品形象,最终将导致用户端对国产机器人市场的信心难以重建。 (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需突破 我国机器人产业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仍存在瓶颈,限制产业进一步发展。部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较低。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等仍依赖进口,当前RV减速器国产化程度不足30%。具体来看,RV减速器、大型伺服驱动器等在技术成熟度、产品一致性、质量可靠性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核心算法与软件的研 发能力不足。机器学习、智能感知、实时控制等软件技术上,我国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基础软件和元器件底层技术尚未完全掌握,仿真训练软件等关键研发工具链仍受制于人。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 术的研发滞后。轻量化、高强度材料以及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尚不广泛,对提升机器人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形成制约。 (三)国产品牌占有率亟需提高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自主品牌占有率已大幅提升,但外资品牌产品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和成熟的产品体系仍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高端整机 产品供给不足。在高速、高精、重载等高性能机器人整机产品方面,我国供给能力相对不足,且高端制造领域试错成本较低。如,外资品牌机 CCID D C CCID 器人在汽车制造业市场的占比达到70%以上,依然保持绝对优势。新兴领 CCID 域市场竞争加剧。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逐渐成为外资品牌进入的重点方向,外资品牌加快布局,加剧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压力。国产品牌在 CCID 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布局上不足。部分国产机器人品牌在高端市场表现相对薄弱,同时在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与外资品牌存在明显差距,限制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CCID (一)加强行业自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CCID CCID 一是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机器人市场的监管,打击低价倾销、假冒伪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支持建立相关行业标准,防止无序竞争和价格战的发生,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避免陷入无序的价格竞争。鼓励机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策略,通过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避免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三是支持企业加强品牌建 设,利用行业展会、专业论坛、机器人大会、机器人竞赛等多种渠道,进行品牌宣传和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合作伙伴。 (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一批共性与前沿技术 当前,机器人技术正呈现多领域交叉融合的趋势,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聚焦关键核心 技术攻关。加大对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智能控制系统等核心软硬件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机器人中的深度应用,提升自主决策、智能感知和复杂环境适应能力。二是加强跨领域共性技术融合。机器人技术需要与材料科学、仿生学、认知科学等领域深度融合。如,通过新材料技术实现轻量化、高强度的机器人设计,通过仿生学提升机器人运动的灵活性和仿真能力,通过认知科学改善人机交互体验。三是前瞻部署一批前沿 技术。对电子皮肤技术、机器人生机电融合技术、脑机接口、多模态感知与交互、仿真训练等前沿技术攻关进行前瞻布局。 (三)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拓展机器人应用水平 推动我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技术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机器人在各行业和场景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一是强化自主品牌技术实力。提升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全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链条自主化,降低对外依赖。二是提升自主品牌的全球竞争力。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通过技术输出、并购合作、品牌推广等方式,扩大国产机器人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强化自主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全球化的销售和服务网络,逐步实现从区域市场到全球市场的跨越。三是拓展机器人应用领域。结合国家智能化升级需求,加速机器人在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广工业机器人在高精度装配、柔性制造和复杂工艺中的应用;进一步挖掘服务机器人在医疗护理、智慧家居、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潜力,推动其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的普及应用;推动特种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作业、应急救援、国防安保等领域实现更多突破。不断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本文作者:机器人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13811281517wanghao@ccidthinktank.com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国防军工
商业航天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