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D D C CCID CCID 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CCID 【内容提要】2024年,美国在全球激烈的商业航天竞争中优势明显,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实现增长、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产业生态加速形成,与美国差距不断缩小。展望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政策扶持加速,产业进入转型升级期,细分领域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但需注意存在商业火箭核心技术攻关难、测运控服务配套体系不完善、卫星产业链国际化受阻等问题,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优化产业链布局、完善法规政策环境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关键词】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形势展望 CCID CCID 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竞争加剧,以SpaceX为代表的美国企业牢牢占据优势地位,我国政策、技术、产业多维发力追赶,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产业生态加速形成。展望2025年,我国政策、资本、重大项目等因素将持续利好,推动商业航天进入从“补短板”到“锻长板”的转型升级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国际合作领域将持续拓展。 CCID 一、对2025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美国稳占全球商业航天优势地位,我国加速追赶,有望在细分领域“换道超车” 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美国在轨道资源和发射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市场争夺中占据明显优势,我国加速追赶不断缩小差距。综合Statista、美国航天基金会等机构数据,2024年全球商业航天产业收入将突破4200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达4.7%。美国抢占大量低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截至2024年10月星链在轨卫星达6384颗,占绕地卫星总数的一半以上。SpaceX凭借比竞争对手低5-10倍的发射成本独占全球81%市场份额。我国追赶步伐加快,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星座启动建设带动小卫星及商业发射需求爆发式增长,推动火箭、小微卫星制造业快速扩张,商业航天产业与美国差距正不断缩小。 CCID 展望2025年,我国有望在天基测控等细分领域成为区域市场领导 CCID CCID 者。在新一届政府支持下,美国商业航天的政策环境更为有利,SpaceX等巨头将继续牢牢占据世界头部地位。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的政策主张将使全球商业航天产业链区域化特征更加明显,对我国商业航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航天技术先进、产业链完整,已与50多个国家、国际组织签订了150多份空间合作文件,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等重大国家项目以及“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倡议牵引下,有望在卫星互联网、天基测控等细分领域实现“换道超车”,成为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等区域的市场领导者。 CCID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二)政策扶持加速落地,产业发展进入从“补短板”到“锻长板”的转型升级期 CCID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战略地位提升,扶持政策密集出台落地,产 CCID 业蓬勃发展生态加速形成。在政策层面,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北京、上海、广东等十余个省市密集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产业发展层面,国内已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商业航天产业集群,构建了完整产业体系;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10月底已有537家商业航天企业,较2018年增长2.8倍;年投融资超54.7亿元,国家队和民营航天形成良性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互补,商业发射成功率达96%,商业发射次数占比提升至39%,在轨卫星数量超过900颗。 CCID CCID CCID 展望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转型升级期。政策支持将从基础能力建设转向引导创新突破,预计各地将出台更有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投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重点向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关键环节集中,通过军民融合、产学研协同等机制创新,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低轨卫星星座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产业链重构,推动产业从传统的项目制向服务制转型。新型商业模式将重塑产业分工协作格局,带动产业升级和新的增长点形成。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商业航天将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CCID D C CCID CCID (三)产业链加速重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驱动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重构” 2024年,我国商业航天在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应用服务等细分领 CCID CCID 域均取得显著突破,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态势明显。液体火箭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燃料火箭。多家企业完成垂直起降测试,其中朱雀三号成功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试验,标志着我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迈出重要一步。批量化生产能力显著提升,以银河航天、长光卫星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建设智能化工厂实现卫星的规模化生产,单颗卫星制造成本大幅下降。商业天基测运控系统建设进度领先国外,截至2024年10月已有10余家商业航天测运控公司,在45个测控站点部署了80付天线,为近300颗商业卫星提供服务。 CCID 展望2025年,我国“万星星座”计划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广阔空 CCID 间,产业细分领域将加速向系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火箭领域,随着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和发射需求增加,商业发射将进入常态化阶段,预计2025年商业发射次数将显著提升,发射成本进一步降低。卫星制造领域,智能化工厂将实现更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产品谱系更加丰富,特别是在小卫星和微小卫星领域将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测控服务领域,天 CCID D CCID C CCID CCID CCID 地一体化测控体系将逐步成型,预计会出现更多基于云服务的地面站即服务(GSaaS)模式,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模式创新。同时,天基测控系统加快建设将推动突破地面站网局限、构建覆盖全球的测控服务体系,为商业航天发展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CCID CCID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商业火箭核心技术攻关任重道远,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仍然明显 商业火箭领域的核心技术仍需攻克,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CCID 显著。从制造环节来看,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重复使用技术已成为全球商业航天竞争的核心领域,特别是SpaceX的“梅林”(Merlin)和“猛禽”(Raptor)两款发动机技术优势突出。相较之下,我国在液体火箭发动机领域虽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液氧甲烷火箭技术、高性能推进系统与可重复使用技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商业火箭经济性在短期内难以匹敌国际领先企业。从应用领域来看,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等新兴市场蓬勃发展,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同样突出,尤其在大规模组网、高通量通信、全球运营能力等方面,我国企业对国际技术的依赖性较强,技术瓶颈短期内难以全面突破,将对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形成制约。 (二)测运控服务配套体系不完善,天地一体化建设任务艰巨 CCID CCID 我国测运控的规模发展、技术迭代、资源配置等方面尚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从规模发展来看,国内商业测运控公司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目前相关企业仅有10余家,整体规模与未来商业航天发展需求不匹配,供需矛盾突出。从技术迭代来看,意大利LeafSpace公司首创的地面站即服务(GSaaS)实现了测运控资源共享和低成本运营,美国亚马逊云计算服务平台(AWS)提高了测控任务的效率和响应速度,挪威卫 CCID D C CCID CCID 星通信公司通过数字中频技术实现了数据传输效率的降本增效。相比之下,中国测控技术仍依赖传统模式,缺乏创新和灵活的服务模式。从资 CCID CCID 源配置来看,国内70余付天线大部分集中在西部和东北地区,覆盖面有限,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且天线口径多在3.7米-7.3米之间,缺乏火箭发射测控所需的光学、外弹道测量和安全控制设备。 CCID CCID (三)卫星产业链国际化发展受阻,战略主动权亟待提升 我国在全球空间轨道和频率资源中的国际话语权相对不足,国内市场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从全球格局来看,2029年全球将部署约5.7万颗低轨卫星,地球近地轨道约6万颗的卫星容量将快速饱和,同时Ku和Ka频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段等核心通信资源正被欧美企业大规模占据,我国在国际频率与轨道资源分配中的话语权与美国相比明显不足,将直接影响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网络的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从国内市场来看,卫星产业链面临同质化竞争困境,行业整体仍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阶段。在有限市场容量下,部分企业过度聚焦卫星制造的硬件环节,在高附加值的服务领域布局相对薄弱,导致内需不足与市场拓展瓶颈并存。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CCID (一)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与突破 CCID CCID 一是政府与企业应深化合作,共同致力于火箭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双方携手加大在火箭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通过共同设立专项研发基金,为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鼓励集中力量解决高性能发动机研发、可重复使用火箭设计等商业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二是政府与企业应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奖项、提供创业扶持资金、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投入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三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格局。四是高度重视商业航天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 CCID D C CCID CCID 过引进国际顶尖航天人才、加强本土人才培训等措施,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商业航天人才队伍,为行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优化产业链布局,促进多链条一体化协同发展 CCID CCID CCID 一是政府积极介入,加强对商业航天产业链的整体规划与战略布局,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使产业链中不同环节企业间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与合作体系,有效避免同质化竞争和资源浪费,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头部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构建集成度高、资源共享、高效配置的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全国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的无缝对接,打造集中协同、运转流畅的供应新模式。三是积极推动火箭链、卫星链、测控链等上下游企业间的紧密协同与深度合作,加强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资本运营等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多链条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格局,共同推动商业航天产业繁荣发展。 (三)完善法规政策环境,加强国际♘作与交流 CCID 一是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调控政策,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发生,维护商业航天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环境。出台适度宽松、规范得宜的监管法规并不断完善和更新,以适应商业航天技术的快速发 CCID D C CCID CCID CCID CCID CCID 展和市场不断变化。二是政府职能部门积极制定出台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商业航天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支持商业航天企业面向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扩大火箭发射、卫星服务国际“朋友圈”。四是积极参与国际商业航天领域的规则制定和合作交流,推动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国际商业航天规则体系。 CCID 本文作者:商业航天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13701055502yangkewei@ccidthinkt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