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大气中国2024: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大气中国2024: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大气中国2024: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关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AirAsia,简称CAA)是一家国际非营利性环保公益组织,致力于改善亚洲区域空气质量,打造健康宜居的城市。CAA成立于2001年,是联合国认可的合作伙伴机构。 CAA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在中国北京和印度德里设有办公室。CAA拥有来自全球的261个合作伙伴,并建立了六个国家网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和越南。 CAA自2002年起在中国开展工作,专注于空气质量管理、绿色交通和能源转型。2018年3月12日,CAA获得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证书》,在北京设立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菲律宾)北京代表处。CAA接受公安部及业务主管单位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气治理领域的能力建设、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 报告团队 审稿人 付璐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万薇中国区项目总监 撰稿人 张伟豪空气质量项目主任衷楠高级环境研究员王思环境研究员 成慧慧交通项目主任邵雯交通研究员 王悦高级交通研究员冉铮交通研究员 夏冬飞交通项目主管 支持人员 刘明明传播项目主任朱妍传播项目主管 设计团队 臣邦设计 致谢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此衷心感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以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世秋对《大气中国》系列报告的悉心指导和宝贵建议。 目录 执行摘要空气质量政策进展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 执行摘要7 内容与范围8 编制方法8 结论9 空气质量9 政策措施10 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转型稳步推进,煤炭消费量占比达历史新低10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越火电,新能源成为装机增量主体10 钢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化解产能成效显著10 货运结构调整与交通工具清洁化共同发力,加速货运行业绿色低碳进程11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11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放缓,呼和浩特市综合评分名列榜首11 建议12 持续推进煤电机组升级改造,提高低碳化水平和灵活调节能力12 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兼顾能效提升和技术推广12 强化老旧装备淘汰和排放监管能力,释放交通行业存量减排空间12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监管力度,持续发现并整治大气污染突出问题13 加快推进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前期研究,适时启动修订工作13 第一部分空气质量15 PM2.517 PM1025 SO233 NO241 CO49 O357 全国PM2.5年均浓度实现稳定达标,重点区域改善幅度较大72 全国整体O3浓度上升趋势得以遏制,重点区域均实现全面下降72 168个重点城市PM2.5显著改善,达标城市数量翻倍72 目录 执行摘要空气质量政策进展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 第二部分政策进展73 2023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大事记74 科学能力建设76 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发布,监测网络覆盖全国一半以上城市76 原则通过编制技术指南,多地试点编制融合清单77 碳监测评估试点有序推进,第一阶段试点任务顺利完成76 重点污染源治理77 固定源篇77 能源结构调整与清洁利用77 能源消费结构清洁低碳化转型稳步推进,煤炭消费量占比达历史新低77 电力生产绿色转型提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越火电79 煤电机组“三改”进展顺利,实施容量电价有望缓解煤电企业压力80 重点工业行业减排与综合整治81 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有序推进,重点行业能效水平持续提升81 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提速,低碳创新技术不断突破81 超低排放改造和错峰生产并行,水泥行业打出清洁转型组合拳82 持续排查整治VOCs排放突出问题,推进VOCs管控精细化和规范化83 移动源篇83 以多式联运为抓手,持续优化运输结构83 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公共领域电动化加速推进84 财政支持覆盖供需两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市场化稳步过渡85 科学布局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助力充电设施高质量发展85 老旧车淘汰更新与在用车监管升级共同发力,推动货车绿色转型85 排放管控手段升级,强化非道路移动源减排86 面源篇87 农业散煤治理更受重视,实现散煤清零需巩固成效87 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富有成效,多地降尘量显著下降87 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目标提高,秸秆焚烧管控方式不断优化88 开展餐饮油烟与恶臭异味专项治理,推进大气氨污染防控88 目录 执行摘要空气质量政策进展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 保障措施89 行政手段89 优化环评服务,提升执法效能89 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稽查90 持续开展空气质量改善监督帮扶,深入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90 多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多手段打击环境数据造假90 经济手段90 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继续增加,重点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90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交规模大幅提高,第二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91 绿色金融规模增长,相关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91 第三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93 评分方法94 城市得分与排名分析96 空气质量改善96 级别“好”城市:城市数量同比减少,近四成城市PM2.5连续四年达标100 “较好”城市:涵盖四成以上城市,部分未达标城市因改善成绩入围100 “一般”城市:四川和湖北部分城市表现不佳,PM2.5和达标天数均未改善100 政策措施101 级别“好”城市:领军城市名单稳定,北京连续三年位居榜首104 “较好”城市:多地加强能力建设和保障措施,评分相比去年有所升高104 “一般”城市:信息公开水平有待提高,四成城市空气质量不佳104 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分分析105 级别“好”城市:五城市“双优”入榜,呼和浩特综合评分第一108 “较好”城市:数量同比大幅增加,部分城市因空气质量改善退步入榜108 “一般”城市:七城市因空气质量恶化拉低总分,广安排名垫底108 图表目录 图12019与2023年全国六项污染物整体年评价浓度9 图22019与2023年六项污染物达标城市比例9 图32019与2023年全国和重点区域整体PM2.5年均浓度9 图42019与2023年全国和重点区域整体O3年评价浓度10 图52016-2023年全国城市PM2.5年均浓度值18 图62016-2023年全国城市PM10年均浓度值26 图72016-2023年全国城市SO2年均浓度值34 图82016-2023年全国城市NO2年均浓度值42 图92016-2023年全国城市CO年评价浓度值50 图102016-2023年全国城市O3年评价浓度值58 图112016-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PM2.5年均浓度值65 图122016-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PM10年均浓度值66 图132016-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SO2年均浓度值67 图142016-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NO2年均浓度值68 图152016-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CO年评价浓度值…69图162016-2023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O3年评价浓度值70 图172023年部分城市AQI级别分布71 图182023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大事记74 图192020-2023年颗粒物组分自动监测城市和点位数量76 图202005-2023年能源消费年度增量78 图212011-2023年全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78 图222022与2023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结构79 图232022与2023年我国年度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结构79 图242019-2023年我国铁路货运量及“十四五”目标83 图252019-2023年我国水路货运量及“十四五”目标83 图262020-2023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占比变化84 图272023年获得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排名前十的省和 自治区91 图28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内容结构94 图29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评估结果示例图95 图302020-2023年168城市PM2.5和达标天数三年滑动平均值 改善情况99 表1部分钢铁企业低碳冶金项目概况82 表22023年部分省份水泥行业错峰生产时间82 表32025年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推广车辆数量 目标84 表4168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得分与排名榜单96 表5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情况与得分分布99 表6168城市政策措施得分与排名榜单101 表7城市政策措施得分分布103 表8168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综合得分与排名榜单105 表9城市空气质量管理综合得分分布108 执行摘要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自2015年开始发布年度系列报告《大气中国: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旨在客观、系统地记录和分析国家、区域和城市层面的空气质量变化,以及大气污染防治的工作与进展。伴随中国空气质量管理战略的持续演进,特别是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的提出,以及能源、产业、交通等领域结构调整的深入,该系列报告也进一步囊括了更多相关领域政策及其实施情况的内容,并更注重上述领域结构调整措施进展的分析与总结。 系列报告自2019年开始对重点城市进行空气质量管理综合评估和排名,不同于传统的空气质量城市排名,报告采取的综合评估方法,可更为全面地评价城市治理空气污染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效,通过排名了解各城市的变化趋势,并激励城市持续努力改善空气质量。 7.7% 2.3% 196 3.7% 2.7% 181 164 171167 158 148144 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的浓度水平较为相近,如图3。重点区域的O3浓度年评价值同样呈现下降态势,其中长三角地区O3浓度均值实现达标,如图4。 160μg/m3 单位:μg/m3 339城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 高9.5个百分点。工业、交通、建筑和人民生活的用能方式发生了深刻转变。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超越火电,新能源成为装机增量主体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累计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火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降至47.6%,其中,煤电装机容量占比降至40%以下。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升至51.9%。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在全年新增的3亿多千瓦发电装机容量中,二者共同占比约80%,已成为装机增量的主体。风电和光伏的新增装机容量分别同比增长97.4%和146.6%。截至2023 年底,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装机 2019年2023年国家二级标准限值 图42019与2023年全国和重点区域整体O3年评价浓度 数据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生态环境部,2024 政策措施 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转型稳步推进,煤炭消费量占比达历史新低 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7.2亿吨标准煤,相比2022年增长 了5.7%,增量高达3.1亿吨标准煤,是自2005年以来最高的年度增量。各类能源消费量都实现了增长,且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向清洁低碳化转型。煤炭消费量占比下降至55.3%,达到历史新低,同比2022 年下降0.7个百分点。天然气、水电、风电及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的消费量占比达到26.4%,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比达到17.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011-2023年,煤炭消费量占比从70.2%下降到55.3%,累计下降 近15个百分点,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8.4%提高到17.9%,累计提 快速增长带动了风电和太阳能的发电量增至14701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5.6%。在全年新增的发电量中,46.1%来自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全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工作深入推进,“十四五”期间已累计完成3亿千瓦以上,提前且超额完成《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 中2亿千瓦的目标,全国50%以上煤电机组已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同 时,我国决定于2024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通过容量电价来弥补机组部分固定成本。此举可缓解煤电企业参与调峰带来的经济压力,有利于平稳煤电行业和投资者的预期,从而保障电力的安全和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大气中国2021: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公用事业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1-10-27
hot

大气中国2015: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公用事业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15-11-16
hot

大气中国2022: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公用事业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2-11-29
hot

大气中国2020: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公用事业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0-09-28
hot

大气中国2023: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

公用事业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