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 內地与香港資本市場互联互通十周年白皮書 目錄1引言 2互联互通发展曆程 4互联互通发展成效与亮点 9互联互通取得实效的主要因素 11互联互通未來展望 13結語 引言 2014年11月17日,滬港通這一連接內地與香港證券市場的大橋順利通車,首次通過兩地金融基礎設施的連接,讓投資者可以委托本地券商、經由本地的交易所和結算公司買賣對方市場上市的股票,開創了互聯互通這一全新的資本市場開放模式。隨着深港通、債券通和互換通的漸次落地,互聯互通從股票穩步拓展至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利率互換等資產類別,已成為境內外投資者安全、便捷地開展跨境投資和風險管理的重要渠道。 十年風雨兼程,不負期待。以滬深港通為代表的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歷經多年市場洗禮和實踐考驗,產品類型日漸豐富,交投規模穩步增長,投資者參與度不斷提升,為中國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建立制度、產品、服務等多層面的連接打造了成功範式,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重要助力。在當前复雜的國際金融環境中,互聯互通的平穩運行和不斷優化,不僅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拓展了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深度和廣度,也增強了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核心優勢,對於提升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和韌性、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2024年4月12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簡稱新“國九條”),做出了“拓展優化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機制”等部署,為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旨在全面回顧互聯互通過去十年發展歷程,展示滬深港通的發展成效與亮點,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其取得實效的主要因素,展望互聯互通的未來發展,提出兩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進一步優化完善的思考。 互聯互通發展歷程 自改革開放以來,內地從開放貿易、企業跨境融資並購逐步走到了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可謂水到渠成。但由於資本項目尚未實現完全可兌換加之境內外市場制度的巨大差異,國際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和境內投資者開展海外投資仍面臨着不同限制,跨境投資便利性與效率亟待提高。滬港通正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誕生的開創性嘗試。 在國家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滬港交易所和結算公司經過充分討論和精心準備,探索出了一條透過兩地金融基礎設施聯通,既能擴大開放又能對資金進出有效監控的可行路徑:2014年11月17日,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正式啟動。為了確保試點平穩運行,在開通初期滬港通分別設置了每日額度(滬股通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105億元人民幣)和總額度(滬股通3,00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2,500億元人民幣),初期交易標的範圍為上證180、380指數成分股、恒生綜合大型股、中型股指數的成分股及滬港兩地上市的A+H股。 滬港通平穩起步兩年後,2016年12月5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拓展至深圳市場,標的範圍大幅擴容至合資格的深證成份指數、深證中小創新指數和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的成分股以及深港兩地上市的A+H股,不再設交易總額度限制。此後,滬深港通成交活躍度穩步攀升,為兩地證券市場注入了新活力。深港通開通後的首年,北向滬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金額超90億元人民幣,相比滬港通開通後首年的67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6%;南向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金額達92億港元,與滬港通開通首年相比增長了180%。1 在滬深港通穩健運行的基礎上,2017年7月3日,債券通“北向通”正式啟動,兩地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一步延伸至固定收益證券這一新的資產類別。經由內地與香港基礎設施機構之間在交易、托管、結算等方面的互聯互通機制安排,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在不改變原有交易習慣的情況下,高效配置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的所有現券品種。2021年9月24日,債券通迎來了“南向通”,內地機構投資者依托基礎設施互聯和多級托管即可“一點接入”境外債券市場,實現了債券市場的南北雙向聯通。 近年來,兩地金融市場聯動加速,互聯互通機制持續深化並迎來新篇章: 2021年10月18日―香港交易所推出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 2022年7月4日―兩地交易所符合條件的ETF納入互聯互通投資標的並啟動交易 2023年3月13日―滬深港通合資格股票範圍再次擴容,交易標的首次納入在香港主要上市的合資格外國公司,並新增超過1,000家A股上市公司 2023年4月24日―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正式落地實施 2023年5月15日―北向互換通正式上線,互聯互通拓展至新的資產類別,首次實現衍生品跨境互聯互通,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了精準高效的人民幣利率風險管理工具 2024年4月19日―中國證監會公布五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放寬合資格ETF範圍、將REITs納入滬深港通以及將人民幣股票櫃台納入港股通等 2024年7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支持境外投資者使用債券通持倉中的在岸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作為北向互換通的履約抵押品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互聯互通 10週年 2014年“国九条”* 內地公募基金獲準參與港股通 •滬深港通总額度取消 •明确內地保险資金可投資港股通股票 •深港通推出 滬港通推出 互聯互通十年發展重要里程碑 放寬合資格ETF範圍 債券通債券納入合資格抵押品 互換通機制優化 •2024年新“国九条” •中國證監會對港合作5項措施 互換通推出 •外國公司納入港股通 •股票標的雙向擴容 •交易日曆優化 滬深港通 債券通 互換通 債券通“南向通”啟動 滬深港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 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納入港股通 ETF納入滬深港通 •生物科技公司納入港股通 •內地年金基金獲準投資港股通 •上交所科創板公司納入滬股通 •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推出 債券通“北向通”啟動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 *2014年“國九條”:指國務院於2014年5月9日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推動境內外交易所市場的連接” 這些優化拓展措施的推出,不僅證明了互聯互通機制的穩健性和可延伸性,也在不同國際經貿環境下推動了內地金融市場開放,鞏固提升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互聯互通發展成效與亮點 過去十年來,以滬深港通為代表的互聯互通在產品覆蓋範圍、交易結算機制、投資者參與等多個維度都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易和跨境資產配置渠道,也為兩地資本市場注入了新的流動性與活力,在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可投資性和國際化程度、增強兩地市場內在平衡能力和韌性、強化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投資標的穩步擴大,產品日益豐富 滬深港通合資格標的覆蓋範圍 按市值計 按成交金額計 按數量計 87%94%87% 92%84%76% 21%58%51% 合資格股票在各自市場占比 5451,3471,437 90% 占總市值 81% 占總成交金額 43% 占總數量 滬深港通占比(占所有內地及香港上市公司百分比) 香港交易所 上交所 深交所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市值和成交占比基於2024年年初至9月30日區間數據 截至2024年9月底,滬深港通下合資格股票超過3,300只,已覆蓋滬深港三地市場上市公司總市值的九成,成交規模的八成以上。隨着港股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和外國公司以及上交所科創板公司等先後獲準納入,滬深港通合資格股票更加多元化,為境內外投資者更加靈活配置資產、享受兩地市場紅利提供了便利。 作為金融市場的主流指數化投資工具,ETF可以幫助投資者簡單便捷地實現一籃子證券交易,從而分散投資風險。自2022年7月互聯互通下的ETF交易啟動以來,合資格產品範圍穩步擴大,覆蓋的指數也更加豐富:北向合資格ETF已由啟動之初的83只增長至225只(其成交額占滬深市場ETF總成交的30%以上),南向合資格ETF已從4只增加至16只(其成交額占香港市場ETF總成交的97%),覆蓋了寬基、行業主題、策略等不同類型指數。2 2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Wind,數據截至2024年9月底。 交易結算機制持續優化,成交活躍度攀升 2018年5月1日起,滬深港通每日交易額度擴大4倍(滬股通及深股通均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滬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均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免除了投資者參與滬深港通在交易限額方面的後顧之憂。2023年4月,滬深港通交易日歷優化落地實施,增加了滬深港通可交易天數,為境內外投資者交易和頭寸管理提供了便利。另外,香港市場還先後推出了特別獨立戶口集中管理、結算加速平台Synapse、惡劣天氣下正常交易等服務安排,進一步提升了滬深港通的運作效率。 伴隨着交易結算機制的優化,滬深港通成交活躍度穩步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北向和南向交易的日均成交額分別為1,233億人民幣和383億港元,與2014年開通首月相比,分別增長21倍和40倍,已占到內地市場成交總額的6.7%和香港市場成交總額的16.9%。3 北向日均成交額南向日均成交額 120 123 91 100 108 42 20 5 10 42 38 32 31 24 10 13 11 4 6.7% 16.9%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前三季度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前三季度 北向日均成交額(十億人民幣)占滬深市場成交比例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數據截至2024年9月30日 南向日均成交額(十億港元)占香港市場成交比例 自2022年7月啟動以來,互聯互通下的ETF交易金額穩步增長。截至2024年9月,北向ETF累計成交3,560億元人民幣,南向ETF累計成交1.05萬億港元。以2024年第三季度數據來看,北向ETF交易日均成交17.6億元人民幣,是開通當月的89倍;南向ETF交易日均成交25.3億港元,約為開通當月的12倍。 滬深港通下合資格ETF成交趨勢 3,587 2,814 2,602 2,533 1,709 1,678 1,765 1,416 1,083 1,292 1,097 433 504 564 719 29 108 219 2022 第三季度 2022 第四季度 2023 第一季度 2023 第二季度 2023 第三季度 2023 第四季度 2024 第一季度 2024 第二季度 2024 第三季度 北向ETF日均成交額(百萬人民幣) 資料來源:香港交易所,數據截至2024年9月30日 南向ETF日均成交額(百萬港元) 3內地市場成交總額為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ETF成交額之和;香港市場成交總額為股本證券、衍生權證、牛熊證、單位信托等證券產品成交額之和。 境內外投資者參與日漸深入,資產規模穩健增長 與QFII、QDII制度下合資格投資者僅限符合條件的機構投資者不同,滬深港通下的合資格投資者群體更為廣泛。目前,除深交所創業板股票及上交所科創板股票限機構專業投資者買賣外,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可經由滬深股通買賣所有北向合資格標的證券;內地機構投資者及符合條件的個人投資者則可通過港股通買賣所有南向合資格證券。4 伴隨着滬深港通的穩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開展跨境投資配置,並已建立起萬億規模的持倉市值。特別是自2015年起,公募基金、保險資金、年金基金等機構陸續獲準參與港股通業務5,港股通已成為內地中長期資金開展境外資產配置的重要渠道,進而帶動了內地投資者更廣泛地參與香港證券市場。截至2024年9月,內地投資者通過港股通持有的證券資產總市值超過3.3萬億港元,是2014年底的200多倍。 北向持倉市值南向持倉市值 10億人民幣10億港元 3,359 2,0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