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lhratings.com研究报告1 地方政府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研究报告-上海篇 联合资信公用评级一部|唐立倩|丁立飞|董思茵|曹洁 报告概要 上海市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实力及城市竞争力持续 居于全国前列。2023年,上海市GDP超四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首位;人均GDP达 19.03万元,在省级行政区中仅次于北京居第二位;上海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上海市财政实力雄厚,财政收入质量高,自给能力强。上海市是国内首批启动隐性债务清零的试点城市,政府债务负担轻,整体偿债能力强。 从上海市下辖区层面看,上海市各区经济实力分化较大,浦东新区经济总量超万亿,处于绝对领先地位,黄浦区人均GDP居于首位;上海市各区产业均衡发展,依据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政策落地,促进城市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2023年,上海市各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差距较大,浦东新区最强;各区收入质量均较高。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各区整体政府债务余额增速不高,各区负债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仅崇明区受制于经济体量小,负债率相对较高。从地方政府债务率看,金山区、杨浦区、崇明区、黄浦区和奉贤区债务率指标相对较高,浦东新区、长宁区、宝山区和虹口区地方政府债务率较低。 上海市内存续发债城投企业数量一般,主要分布在浦东新区、市本级、奉贤区和静安区,浦东新区发债城投企业最多。2023年,上海市城投企业债券净融资额保持净流入状态,且净流入规模大幅增加,以浦东新区和市本级城投企业为主。2024年1-10月,上海市城投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已超过2023年全年。整体看,上海市城投企业多数具备自身造血能力,城投企业普遍资质较优,区域再融资能力强。 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存续发债城投企业债务余额的区域集中度较高,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各区发债城投企业短期偿债压力较小。浦东新区、市本级和静安区未来三年债券集中到期规模大。金山区综合财力对“发债城投企业全部债务+地方政府债务”的支持保障程度较弱。 一、上海市经济及财政实力 1.上海市区域特征及经济发展状况 上海市位于中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交汇要处,是我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及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实力及城市竞争力持续居于全国前列。2023年,上海市GDP总量居于全国城市首位,人均GDP19.03万元,在省级行政区中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上海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上海市区位优势突出,是长三角核心引领城市,资源禀赋优势明显。上海市简称“沪”或“申”,地处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东临东海,北、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上海市区位优势显著,居于中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T型交汇要冲,是长三角核心引领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以及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行政区划面积6340.5平方千米,下 辖16个区,常住人口2487.45万人。上海市海、陆、空集疏运体系强大且持续完善,是全国重点交通枢纽城市。 表1上海市交通情况及资源禀赋 现状 交通情况 陆路 公路 京沪高速、沈海高速、沪陕高速和沪蓉高速等7条国家级高速公路贯穿上海、联动长三角、辐射全国。截至2023年末,公路总里程129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长度881公里;城市道路总里程5965公里,其中快速路长度238公里 铁路 目前上海地区铁路里程490.9千米,拥有京沪、沪昆、沪苏通3个方向,6条通道,2023年,铁路旅客到发量为26150万人次 轨道交通 截至2023年底,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831公里(不含金山铁路),线路20条,运营车站508座 航空 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可通航全球51个国家,航线通达性在亚洲地区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机场旅客吞吐量9697万人次 水运 地处中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交汇要处,上海港是中国大陆沿海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吞吐量港口。2023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915.83万标准箱,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 金融资源 2023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373.63万亿元,排名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底,共有持牌机构1771家,其中外资机构达548家。上海期货交易所是继纽约、伦敦后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截至2023年底,科创板累计上海上市企业89家,募集资金2284.9亿元,首发募资额、总市值均居全国首位。 贸易资源 2023年,上海口岸贸易总额达10.7万亿元,排名全球城市首位。上海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六届累计意向成交额超4200亿美元。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85万亿元,规模连续七年保持全国城市首位 科技创新资源 2023年,上海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至4.4%左右,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每万人口的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50.2件。2023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一轮的科技创新集群排名中,上海名列全球第五。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首个由上海发起的国际科技大奖向全球颁发 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上海市城镇化水平很高,人才优势突出。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常住人口 2487.45万人,较上年底净流入11.56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1480.17万人,外来常住人口1007.28万人。上海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33%(2022年),高于 全国平均水平(66.16%)。上海市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才优势是上海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上海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人才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和教育机会。上海人才资源总量累计超过679万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占比保持10.00%以上,上海科学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占全国总数超过25.00%。上海引进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第一,连续多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两位。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2.00% 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 上海市GDP(亿元) 上海市GDP增速(%) 全国GDP增速(%) 上海市经济总量及人均GDP处于全国前列。2023年,上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218.66亿元,经济总量持续居于全国城市首位;GDP增速为5.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3年,上海市人均GDP为19.03万元,在省级行政区中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2024年1-9月,上海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389.18亿元,同比增长4.7%,经济稳步增长。 数据来源:上海市及全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 图1上海市GDP、GDP增速及全国GDP增速 上海市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上海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0.2:25.7:74.1调整为0.2:24.6:75.2,第三产业占比持续超过70%,是上海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金融业是上海服务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2023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达8646.86亿元,比上年增长5.2%,占当年全市GDP的18.31%,占全国金融业增加值的8.59%。上海市产业链及供应链基础好、市场辐射能力强,第二产业形成了电子信息产品、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和生物医药六大重点行业,培育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宝山钢铁等知名企业。2021-2023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2013.99亿元、42505.68亿元和39399.57亿元。“十四五” 期间,上海提出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与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相互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高端产业集群。2023年,上海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1.73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3.9%,其中新能源 汽车、新能源、高端装备行业产值同比分别增长32.1%、21.3%和4.8%。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2024年1-9月,上海市经济发展逐步回稳,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389.18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8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8032.81亿元,同比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26295.59亿元,同比增长5.8%。 表22021-2023年及2024年1-9月上海市主要经济数据 项目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1-9月 GDP(亿元) 43653.17 44652.80 47218.66 34389.18 GDP增速(%) 8.3 -0.2 5.0 4.7 三次产业结构 0.2:26.0:73.7 0.2:25.7:74.1 0.2:24.6:75.2 0.2:23.4:76.5 人均GDP(元) 17.54 17.99 18.98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8.1 -1.0 13.8 6.7 城镇化率(%) 89.30 89.33 / / 注:人均GDP=GDP/当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数*100%;部分数据未获取,以“/”表示资料来源:联合资信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国家战略与政策助力区域发展。上海市是长江三角洲核心引领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和政治战略地位突出。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建设、金融改革先行先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深入实施,上海市经济实力有望进一步增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成立以来,不断为国家改革开放举措及制度创新进行探路,是我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发展,中央出台多项创新性金融及贸易政策支持上海在自贸区内“先行先试”,为上海改革创新持续赋能。上海是近现代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发源地,自2019年初人民银行会同多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来,上海市从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市场功能、健全金融机构体系、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扩大金融开放合作、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努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切实提高资金供给效率,支持长三角和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强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全球资源配置功能。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8年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长三角核心引领城市,上海在科技创新协同、产业创新协同、对外开放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等方面积极加强与苏浙皖三 省相互赋能,带动长三角地区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表32023年以来上海市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 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机构 主要内容 《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 2023年4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充分发挥外资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制定了若干措施 《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 2023年4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为支持外贸稳规模、提质量,从促进外贸规模稳定增长、促进外贸创新发展、支持开拓多元化市场和优化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四个方面提出21条政策措施 《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 2023年4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为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从聚焦招商奖励、模式和载体,重点产业招商,招商机制建立,提出3方面24条措施 《上海市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