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经济活动升级,广州市的交通领域已成为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部门。如何控制交通领域的排放成为广州市乃至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主要发现
-
交通领域能源消费和排放现状
- CO2排放:2018年,广州市交通领域的CO2排放量为5147万吨,占全市CO2排放总量的35%。
- 空气污染物排放:NOx排放量最大,其次是HC排放,PM2.5和SO2的排放量相对较小。
-
未来排放情景分析
- 现有政策情景:广州市交通领域的CO2和空气污染物排放将持续增长。
- 碳排放达峰情景:预计2030年CO2排放达到峰值,空气污染物排放在2025-2030年达到峰值,但仍高于现状水平。
- 双达情景:通过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CO2排放将在2025年左右达到峰值,空气污染物排放将在2020-2022年达到峰值,2035年排放量将降至现状水平的一半以内。
-
减排潜力
- 货运交通:2035年,双达情景下较现有政策情景减排47%的CO2、73%的NOx和HC以及44-49%的PM2.5和SO2。
- 城际客运:2035年,双达情景下较现有政策情景减排40%的CO2、56%的HC和SO2以及72%的NOx和PM2.5。
- 市内客运:2035年,双达情景下较现有政策情景减排68%的CO2、NOx、PM2.5和SO2以及73%的HC。
-
减排措施
- 运输结构优化:运输结构优化是实现CO2和NOx、HC减排的重要途径。
- 能源结构清洁化:能源结构清洁化是实现PM2.5和SO2减排的重要途径。
- 运输需求控制:控制运输需求是影响CO2和空气污染物排放的重要因素。
- 排放标准提升:提升排放标准是空气污染物减排的有效补充措施。
-
具体措施
- 优先措施:运输需求控制、运输结构优化、管理水平优化、推广天然气汽车和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电气化等。
- 中期措施:公路客货运电动化、推广天然气货船、发展氢燃料电池公交和出租车等。
- 长期措施:氢能、生物燃油的规模化应用。
-
广州市交通领域可持续发展路径
- 2025年前: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电动汽车和天然气的使用。
- 2030年前:形成一体化公交体系和以铁路为骨架的城际运输体系,提升交通工具排放标准。
- 2035年前:实现铁水、公铁、空铁、江河海联运的无缝对接,建成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广氢能和生物燃油的应用。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广州市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已经明确,旨在通过优化运输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方式实现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物的双重达标,为其他城市的可持续交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