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城市试点研究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在城市试点中的实践与挑战,总结经验,提出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湖州市和青岛市作为首批试点城市,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的深度融合。
一、背景与意义
- 背景
- 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筑领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路径。
- 通过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措施,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发展。
- 在“30·60”双碳目标和城乡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更多依赖市场手段。
- 意义
- 推动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有助于完善建筑领域市场化激励机制,实现绿色建筑的长效发展。
- 促进建筑领域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转型,推动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试点城市经验与成效
-
湖州市
- 政策与规划
- 制定了《湖州市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城市推进计划》,明确了15项重点任务。
- 编制了《湖州市建设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城市推进计划》,涵盖产业、财政、金融等多个方面。
- 具体措施
- 提供绿色建筑性能保险补贴,最高可达50万元。
- 对绿色建筑项目主体购买绿色建筑性能保险给予补助。
- 鼓励绿色建材企业接入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
- 成效
- 2020年末,绿色建筑贷款总额182.20亿元,同比增长63.80%。
- 绿色建筑产业快速发展,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显著提升。
- 绿色建材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如实木地板行业和椅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分别达60%和30%。
-
青岛市
- 政策与规划
- 制定了《青岛市绿色城市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明确了绿色城市建设边界和发展内容。
- 成立了绿色生态城区碳中和建设规划和运营路径图等专门机构。
- 具体措施
- 推出“碳普惠平台”,打造全民碳中和体验。
- 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实践,如“碳中和”贷款和建筑节能责任保险。
- 成效
- 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提高13.68个百分点。
- 引入绿色金融支持额度达3500亿元。
- 绿色建筑占比和节能改造进展显著。
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正外部性内部化
- 问题:绿色建筑项目存在明显外部性,开发商和投资者难以享受正外部性收益。
- 解决方案:建立建筑能效等级机制,控制能源性能不合格建筑的持有成本;通过金融监管和产品创新使开发商享受正外部性收益。
- 期限错配与信息不对称
- 问题:绿色建筑项目前期融资需求大,但难以证明其绿色属性及运营效果。
- 解决方案:完善绿色建筑“绿色”属性认定,构建绿色建筑信息披露体系,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
-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 解决方案:主管部门完善绿色金融支持标准体系,金融机构设立绿色支行专营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制定简化申报流程。
- 激发绿色建筑消费
- 解决方案: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直接融资工具,出台差异化信贷政策,推出消费端绿色建筑保险。
四、政策建议
- 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建设
- 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政策体系,推动城乡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 推动协同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 推动绿色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 加强绿色建筑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发展。
- 创建建筑领域绿色金融产品应用体系
- 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提升绿色建筑项目的融资效率。
- 建立双碳目标下的碳交易与碳减排政策体系
- 构建完善的碳交易和碳减排政策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推动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的协同发展,为实现绿色建筑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