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三达”城市:“三达”行动指南与深圳经验
导语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共识。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城市作为能源消耗的高强度区域,承担着落实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角色。
深圳的经验
深圳市地处珠江口东岸,总面积1997.47平方公里,下辖9个行政区和1个新区。截至2018年底,常住人口1302.66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超过2000万人,城市化率达到100%。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成为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2018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42万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市前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96万元,排名中国大陆城市第二。
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深圳实现了碳排放达峰和空气质量达标。2017年至2019年间,深圳市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万元GDP能耗、水耗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33%和11%,单位GDP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处于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此外,深圳还建立了全国首个碳排放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807万吨,累计成交额5.96亿元,成为全国交易最活跃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之一。在空气质量方面,深圳是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最优的大城市之一。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自2006年起逐年下降,二氧化氮年均浓度自2005年起呈下降趋势,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在2004年后呈缓降趋势,PM2.5自2014年起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于2016年下降至27μg/m³。
“三达”行动指南
为了推广深圳的成功经验,我们提出了“三达”(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经济高质量增长)行动指南,涵盖了六个主要模块:
-
城市空间形态
- 高效土地利用
- 建设小型城市街区并增加街道网络密度
- 加强市区棕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
- 保护城市碳汇,设计良好的城市绿化
- 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
- 建造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共空间
- 尊重自然并将其融入公共空间
- 保护公共场所的文化和传统特色
-
产业和工业低碳化
- 提高三次产业中服务业的产值比重
- 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并引导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及有序发展
- 调整产品结构
- 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工业能效、降低工业排放
- 打造绿色生态的工业园区
- 建立和完善节能服务体系,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工业节能减排
-
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 提供高效的公共照明,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 实现区域清洁电气化
- 优化化石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并发展清洁煤技术
- 在市政工程中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 推广节水设备与器具
- 优化和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 设计基于自然的低影响城市水循环解决方案
- 建立从源头上减少废物产生的政策
- 发展废物回收和再利用产业
- 加强废物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监督
- 发展零废弃物社区
-
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
- 为慢行交通建立完整联通的街道网络
- 提高慢行交通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 优化不同交通方式和站点之间的连通性
- 提升公共交通运力,构建多元且经济合理的公共交通体系
- 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
- 制定交通拥堵收费政策
- 制定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政策
- 加强燃油汽车及油品管理
- 推广使用电、氢燃料等新能源汽车
- 加快完善充电设施规划与建设
-
绿色建筑
- 推广使用被动式设计,从源头上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
- 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
- 推进建筑工业化及住宅全装修
- 采用高效节能的暖通空调及照明系统,降低运营过程能耗
- 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 打造净零能耗建筑规范,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