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
项目概况
-
政策背景
-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强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十四五”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加快制定相关碳达峰、碳中和标准。
-
行业背景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泥生产和消费国,拥有大量水泥企业。
- 2021年全国水泥累计产量为23.63亿吨,碳排放量约为12.3亿吨。
- 水泥行业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熟料生产过程,其中碳酸盐分解和燃料燃烧分别占60%和35%。
-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主要研究内容:
- 《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
- 《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水泥窑烟气碳捕集项目》
- 《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 生产水泥熟料的燃料替代项目》
- 《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通用硅酸盐水泥》
- 《水泥制品养护固碳技术规范》
- 《建材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通则》
-
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 完善水泥行业低碳标准体系,引领建材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 推动水泥行业科技成果标准化,促进低碳技术工艺推广应用。
- 解决项目层面碳减排量统计核算方法标准缺失问题,规范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设。
- 开展低碳产品评价,推动水泥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低碳标准化现状
-
国内外低碳标准化现状
- 国际标准涵盖能源管理、环境管理、循环经济等多个领域,ISO和IEC发布了许多相关标准。
- 中国“双碳”标准体系建设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
水泥行业低碳标准化现状
- 国际上尚未专门针对水泥行业的低碳标准。
- 中国已有少量标准,如GB/T 32151.8-2015等。
- “十四五”期间,多项标准计划得到批复,涉及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管理与评价等领域。
项目完成情况
- 完成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完成5项行业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和1项标准的报批稿。
- 具体标准包括《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等。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完善水泥行业的低碳标准体系,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