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24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2024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2024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 新质生产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二零二四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1 一、经济总体复苏,1-5月经济指标基本符合预期1 二、供给侧活力得到释放,全球供应链压力增加1 三、需求侧恢复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3 四、有限空间下的宏观政策持续发挥调节作用7 专题一化解通货紧缩风险,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10 序言10 一、通货紧缩压力犹存,内生增长动力不足10 二、政策建议35 专题二对外贸易稳中有进,外部风险持续攀升37 一、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外部风险依然处于高位37 二、对外贸易面临的风险点49 专题三货币政策:总量与结构并进储备充足稳汇率57 一、货币政策总体特征:稳健、可持续、防空转57 二、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有效、优化信贷结构62 三、汇率政策:用好储备政策,有序推进金融开放,人民币汇率均衡稳定66 专题四需求侧管理的新思路及房地产市场数据分析77 序言77 一、房地产市场需求端依旧低迷77 二、房地产市场供给端困难重重82 三、家庭资产负债表继续调整87 四、长期低利率环境使得家庭部门对政策调整产生“钝感”89 五、课题组的观点:引入再融资92 专题五警惕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风险向影子银行系统传导,助力金融强国建设100 序言100 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形成机制101 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风险状况102 三、地方政府债务扩张风险的外溢效应110 四、结论与政策启示118 《2024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执笔人(姓氏笔画排序): 宁磊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朱梅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双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婧屹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副教授赵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上财宏观团队(姓氏笔画排序): 寸无旷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王玉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方明浩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宁磊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朱林可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副教授朱梅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许陈杰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孙琪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苏东灵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李双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李哲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副教授李溦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杨有智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教授杨诶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常任副教授吴化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张同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张牧扬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常任副教授张婧屹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副教授 张蒙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陈媛媛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席教授 林立国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教授欧声亮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罗大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赵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聂光宇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任教授徐龙炳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郭长林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曹林谊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龚关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教授蒋荷露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靳玉英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鲍晓华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讲席教授 蔡洁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常任副教授 第一章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一、经济总体复苏,1-5月经济指标基本符合预期 2024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5.3%。经季节因素调整后,本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1.6%,环比增速较上一季度增长0.4%,总体增长态势较好,全年增长5%左右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底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着力打好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拳,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增强。 2024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3.3%,低于去年平均增速水平,主要原因系一季度猪肉产量下降0.4%。但总体而言,一季度春耕春播有序推进,农作物长势较好,猪牛羊禽肉总体产量有所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在一季度实际同比增速6.0%,增速较去年第四季度提高0.5%,超过疫情前2019年增速水平,为2022年以来最高水平。目前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对第二产业增长起到拉动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一季度实际同比增速5.0%,增速水平介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高于2022-2023两年4.0%左右的平均水平,但低于2019年7%以上的同比增速。总体而言,第三产业增速态势较好,在新动能支撑下有良好的增长空间。 二、供给侧活力得到释放,全球供应链压力增加 1.服务业全面恢复增长 今年在去年服务业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生产稳中有升,尤其是是高技术服务业。 从行业层面来看,在一季度,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速最为明显,均达到了两位数增速水平,分别为13.7%和10.8%,体现了我国现代服务业正呈现较快增长的态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5月增速为7.1%,高于2023年同期增速水平。此外,批发和零售 业增速为6%,基本稳定在2023全年平均增速水平,住宿和餐饮业同比增速7.3%, 较2023年全年两位数平均增速有所下降。金融业一季度同比增速5.2%,较2023 年水平有所放缓,预计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活力将进一步提升。 2024年1-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累计增速5.0%,较于2023年年末增速有所回落,但开年以来增速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从两年平均增速看,1-5月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累计增速为6.4%,虽已经较为接近于疫情前7%左右的增速,也仍有较大增速空间。 2.工业稳中有升、建筑业平稳运行 今年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6.0%,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增速持续上升。受出口好转,一系列政策推动,需求提升等有利因素影响,一季度工业表现尚佳。同时,建筑业增加值5.8%,虽然较2023年总体水平有所回落,但仍接近6%,能够有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但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不牢固。 3.房地产业持续下滑,处于结构转型阵痛期 2024年1-5月商品房销售额35665亿元,累计同比下降27.9%。截至5月,我国商品房待售面积达742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8%。分项来看,住宅待售面积3871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6%,虽然较年初的40500万平方米有所降低, 但却高于去年31000万平方米左右的均值,与2016年2月的最高值46635万平 方米相差不多。办公楼的待售面积为5214万平方米,虽比4月新高5217万立方米有所下降,但已经远超历年。 今年房地产业增加值降幅较去年二至四季度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受特殊情况影响,去年3月房地产销售迎来“小阳春”导致同比基数较大;第二,支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政策措施效果还在持续显现: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央及各个地方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进力度,积极构建房地产新发展模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深入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改善性需求、刚需仍有较大空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具有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条件,需理性看待房地产这一轮的调整。 4.国际原油价格小幅波动,食品价格持续回落 2024年上半年市场对于地缘冲突开始逐步脱敏,在经历了俄乌、以伊之间冲突的加剧又缓和后,原油价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受原油供需平衡差异持续为负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保持在80美元/桶附近波动。由此从原油价格的同比增速来看,2024年前5个月WTI原油价格累计同比增速为5.08%,Brent原油价格累计同比增速为3.04%。OPEC+国家的持续减产导致的供应端收缩以及地缘政治影响支持了石油价格的同比增速攀升。考虑到基数效应、6月OPEC+国家最新减产协议以及地缘冲突等因素的影响,课题组预计2024年下半年原油价格 将持续保持在80美元/桶附近波动,同比增速先升后降。 受全球供应链阻断以及欧美各国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在2022年3月快速上升至历史性的高点159.71。但伴随着后疫情时代全球供应 链的恢复以及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食品价格指数持续回落。截至5月,该指数为120.40,比最高点回落24.4%,但仍比疫情前的2019年底高出20%。 5.全球供应链压力暂行低位 受疫情冲击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压力在2020-2022年中出现了两 次大幅上升。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在2020年4月和2021年12月出现了两次高 点,分别为3.17和4.32。今年5月,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0.48,较全年年末和本年年初水平有所回落,但较4月有小幅回升。2024年是全球选举年,主要经 济体政策走向不确定性上升。在这种大背景下,受需求模式、地缘冲突和贸易紧 张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全球物流系统正在发生变化。关键技术、原材料、产业链成为各国竞争和关注的焦点,引发新的冲突和竞争。供应链将与国家安全政策继续交织在一起,新型供应链监管体系正在出现。未来还需关注中国自身国际供应链的结构变化。 三、需求侧恢复增长,内部结构进一步分化 1.消费温和复苏,增长不及预期 2024年消费市场受到稳中有进的经济政策影响,呈现较为稳定增长的态势, 但国内需求仍有提升空间,社会消费增速能够进一步增长。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在需求刺激和政策引导下,1-5月社会消费品总额累计同比增长4.1%,较去年同期累计增速明显下降;从每月同比增速看,今年2月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速为5.5%,但从3月开始,同比增速降至3.0%左右,这主要受去年增速加快,同比基数较大导致。总体而言,社会消费品累计同比增速还未达到疫情前同时期8%左右的水平,目前市场销售稳定增长,服务消费增长较快,社会消费总体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上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还受到价格水平的制约。从价格层面来看,2023年年末和2024年年初消费价格指数CPI当月同比均有所下降,对本年年初社会消费品总额规模同比增速造成了一定影响。 具体来看,1月CPI同比增速为-0.8%,延续了2023年年末价格指数收缩,消费扩张不足的趋势。2月CPI同比增长0.7%,恢复正值,4-5月,CPI同比增速均维持在0.3%的水平,基本达到了2023年初的增长水平。1-5月CPI累计同比增速为0.1%;核心CPI同比和累计同比增速相较于CPI增速均更为明显。今年1-5月,核心CPI当月同比在0.6%水平上下波动,1月增速为0.4%,2月达到1.2%的峰值,直到5月,稳定在0.6%的水平。1-5月核心CPI累计增速稳定在 0.7%左右,基本与上一年水平持平。总体而言,CPI会在保持缓慢回升态势。一方面是经济持续向好,总需求在回升,是支撑CPI回升的一个重要基本面因素。另外,部分农产品价格也到了价格调整拐点,如生猪价格。五一节等也带动了旅游相关出行类消费价格回暖。价格有望在低位温和回升。 事实上,不同类型的消费品对社会消费复苏的贡献力度不同,其复苏潜力呈现一定的异质性。2024年初服务类消费对于社会消费规模增长贡献明显。在去年服务业高基数增长的基础上,今年服务业继续稳定增长,一个典型例子是餐饮类。餐饮类消费受春假假期影响,2月同比增速为12.5%,4月回落至4.4%,但由于五一假期等利好因素,5月同比增速5%。预计二、三季度,由于假期和政策刺激等影响,餐饮消费会保持增长态势,带动社会消费规模增长。 实物消费总体比较稳定。在商品零售子类中,食品和日用品等非汽车消费品零售额相对较稳定,今年2-5月,非汽车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均保持在4%的增速水平。相比之下,以汽车为代表的耐用品消费额度和销售量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在销量上,虽然2023年上半年同时期汽车销量同比快速上升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