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8日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 晨会 晨会分析师:徐伟 每资格证书:S1330514080001 日联系邮箱:xuw@hxzb.cn 息 信每日信息速递2024.10.28 速 · 递【财经要闻速递】 证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 券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究中日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报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比上年增长6.0% 告 商务部:1—9月全国吸收外资6406亿元人民币 【行业要闻速递】 IDC: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78万台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长 农业农村部:到2026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0%以上 中钢协: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 1—9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8万个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趋势报告发布: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优势显著 【个股重要公告】 南京公用:下属公司拟不超5亿元投建电池综合利用项目 京山轻机: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0.74% 哈投股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41.02% 苏泊尔: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19% 中国神华:第三季度净利润165.70亿元,同比增长10.5% 嘉泽新能:拟投资建设共享储能电站项目 豪悦护理:计划不超过3.60亿元收购湖北丝宝护理100%股权 工业富联:拟以3.31亿元购买资产 中国动力:拟向中国船舶工业集团购买中船柴油机16.5136%股权 国盾量子:前三季度净亏损5511.75万元,同比亏损缩窄 联系电话:028-86199181 相关研究 每日信息速递2024.10.25 2024.10.25 每日信息速递2024.10.24 2024.10.24 每日信息速递2024.10.23 2024.10.23 【财经要闻速递】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为深入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近期国务院领导同志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情况分赴各地开展调研,会议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研究了相关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实,及时评估和优化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成效。同时更加注重政策和市场的互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好激发增长动能。 会议部署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有关举措。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加快普及,冰雪旅游、冰雪产业蓬勃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广泛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推动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发展冰雪项目竞赛表演产业,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促进冰雪运动在全国普及发展。要提升冰雪经济全产业链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特色化冰雪旅游,强化冰雪装备研发创新和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业附加值。要培育一批冰雪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提升配套服务水平,丰富冰雪消费产品,优化冰雪消费环境,健全冰雪标准体系,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 会议审议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修订草案)》。会议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支撑。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加大对重大原创性、交叉学科创新等项目资助力度,培养青年科学技术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要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础研究,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投入资金开展联合资助,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依法规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严惩违背科研诚信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作风学风。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上海证券报) 中美经济工作组举行第六次会议 据财政部10月26日消息,10月25日,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尚博共同主持召开中美经济工作组第六次会议。双方就两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应对全球性挑战、包括共同合作帮助低收入国家应对流动性挑战,以及下步沟通安排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务实、建设性的沟通。中方重点宣介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近期正在推出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并就美对华加征关税、涉俄制裁等措施表达关切。 会后,廖岷副部长与美财长耶伦进行礼节性会谈。(上海证券报) 中日两国央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据中国人民银行10月25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近日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保持不变,为2000亿元人民币/34000亿日元,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 中日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再次续签,将有助于维护两国金融稳定,支持双边经济和金融活动发展。(上海证券报) 国家统计局: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比上年增长6.0% 据国家统计局10月25日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创新成效指数分别达到177.1、155.0、199.7和129.4,分别比上年增长10.4%、5.5%、6.5%和0.4%。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我国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新动能集聚壮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创新环境指数。2023年我国创新环境指数为177.1,比上年增长10.4%。分评价指标看,该领域5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其中,享受加计扣除减免税企业所占比重指数较快提升,比上年增长24.0%;理工类毕业生占适龄人口比重指数比上年增长15.1%,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每万人就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指数、人均GDP指数、科技拨款占财政拨款比重指数分别比上年增长6.6%、5.4%和2.3%。 二、创新投入指数。2023年我国创新投入指数为155.0,比上年增长5.5%。分评价指标看,该领域的4个评价指标指数三升一降;其中,每万人R&D人员全时当量指数比上年增长14.1%,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企业R&D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指数、R&D经费占GDP比重指数分别比上年增长6.1%和3.6%;基础研究人员人均经费指数比上年下降1.2%。 三、创新产出指数。2023年我国创新产出指数为199.7,比上年增长6.5%。分评价指标看,该领域4个评价指标指数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每万名R&D人员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数比上年增长15.6%,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技术市场成交合同平均金额指数、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所占比重指数、每万人科技论文数指数分别比上年增长5.0%、4.7%和1.2%。 四、创新成效指数。2023年我国创新成效指数为129.4,比上年增长0.4%。分评价指标看,该领域的5个评价指标指数三升一平一降;其中,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增长相对较快,比上年增长5.7%;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指数、“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7%;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指数与上年持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货物出口额的比重指数比上年下降6.7%。 (上海证券报) 商务部:1—9月全国吸收外资6406亿元人民币 据商务部10月25日消息,2024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108家,同比增长11.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0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4%。 从行业看,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792.4亿元人民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461.3 亿元人民币。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771.2亿元人民币,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 12%,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57.3%、35.3%和29.2%。 从来源地看,德国、新加坡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9.3%、11.6%(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上海证券报) 【行业要闻速递】 IDC: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约6878万台连续四个季度同比增长 近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878万台,同比增长3.2%,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新一轮换机周期的到来使得市场需求持续向好,vivo、Huawei和Xiaomi等厂商市场表现亮眼,推动了Android市场同比增长3.8%。Apple新品上市首销后,市场需求并无明显改变,iOS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0.3%。(上海证券报) 农业农村部:到2026年底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0%以上 据农业农村部10月25日消息,为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落地落实,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明确,2024年,全面启动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农业重点领域应用拓展、智慧农业示范带动3大行动8项重点任务。 到2026年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初步形成,探索一批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智能化解决方案和智慧农(牧、渔)场技术模式,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0%以上。 到2028年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信息技术助力粮油作物和重要农产品节本增产增效的作用全面显现,先行先试地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全域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的机制路径基本成熟,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2%以上。 《行动计划》指出,探索智慧农业未来方向。支持科研院校持续推进智慧农业技术模式迭代创新,加强智慧农业前沿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引领智慧农业未来发展方向。支持中国科学院持续探索总结“伏羲农场”模式。持续优化土壤养分反演、作物模拟预测、气象精准分析等模型,开展耕地网格化、数字化管理,推动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仿真、推演,形成最优种植方案。持续推进智能农机创新,在规模化应用场景下实现精准整地、精准播种、变量施药、变量施肥、变量灌溉、收获减损、运输减损、仓存减损、秸秆合理利用等精准作业。培育一批智慧农业领域科技领军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加快推进智慧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上海证券报) 中钢协: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获悉,将加快研究推进产能治理和联合重组。中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中钢协表示,当前,联合重组、落后产能退出通道均需要政策支撑。一方面,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暂停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堵上新增产能的入口;另一方面,还要尽快建立已有产能退出机制,创造条件引导落后产能退出,促进钢铁产量导向优势产能。同时,坚定不移推进联合重组,坚决防止重组过程中将大量无效产能甚至“僵尸产能”复活。这项工作任务艰巨,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共同推进。钢协已着手加快相关研究、开展专项调研,研究提出促进联合重组和完善退出机制的一揽子相关政策建议。 据了解,钢铁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的特征日益明显。钢铁产量小幅下降,国内需求强度进一步减弱,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大于产量降幅,供需矛盾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低位,钢材出口增加,叠加原料价格易涨难跌等因素影响,行业利润同比明显下降,行业运行持续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出口、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 中钢协表示,展望后期,钢铁消费需求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但减中有增、增中有质。据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短期需求预测,预计中国钢铁需求2024年同比下降3.0%,2025年下降1.0%。不同品种需求将继续分化。其中,建筑用钢需求下降但有望边际改善,制造业成为支撑钢材需求的主要动力,尤其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光伏产业等加快发展将有力拉动相应品种钢材需求。钢铁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