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与经济高质量增长协同“三达”研究报告
背景与研究目的
中国正处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为了控制碳排放强度,大幅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并推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同共进,中国提出了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策略。本研究以深圳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转型优化、结构优化和创新治理实现碳排放达峰、空气质量达标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协同目标。
研究背景与意义
深圳是我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过去十年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对于高速增长的特大型城市,深圳仍面临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亟需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本研究旨在为其他城市提供经验借鉴,探索协同治理模式。
深圳的经验与现状
碳排放与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 碳排放强度:2015年能源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碳排放强度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领先水平。
- 空气质量:2016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2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 绿色能源战略:深圳在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和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的同时,实现了更有质量、更具竞争力的经济增长。
- 主要排放源:道路交通、非道路交通、电力热力和非能源工业是两类排放共同的主要来源,合计贡献了市内碳排放总量的87.6%、PM2.5污染的75.0%。
转型升级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
- 产业结构优化:2010年至2017年期间,深圳GDP保持在8%~1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更快。
-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万元GDP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均大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碳排放驱动因素:人均GDP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源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抑制效应。
- 碳排放交易:深圳是我国首个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减排效果显著,电力部门和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协同治理策略
关键领域
- 电力、制造业、交通、建筑:这四个部门是未来实施协同治理的关键领域。
- 同根同源性:碳排放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的同根同源性,道路交通、电力热力和制造业是两类排放的主要来源。
技术经济分析
- 减排潜力:需求管理、产业升级、能源和交通结构调整措施的减排潜力最大,且全生命周期的减排成本较低。
- 协同效应:协同治理能显著降低总体减排成本,优先实施这些措施有助于实现低成本的协同减排。
结论与建议
- 政策建议:深圳应继续推进绿色能源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
- 示范作用:深圳的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示范,有助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协同治理模式。
- 融资支持:为确保协同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需在融资渠道和财政资金补贴上给予政策支持。
通过上述分析,本研究旨在为深圳乃至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