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电力信息通信数智赋能新质生产力: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背景意义
- 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载体,需要融合低碳能源技术与先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
- 电力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基础载体,实现设备调度、营销、运维等业务在数字空间的呈现、推演和决策。
关键技术突破
-
全景状态感知
- 技术难点:电网感知终端边缘计算功耗高,计算能力不足。
- 解决方案:突破边缘计算优化技术,实现传感信息在边缘侧的互联互通,能效提升75%,算力提升约30%。
-
广域高效传输
- 技术难点:网络覆盖不全、无线信号抗干扰难。
- 解决方案:宽带超多跳自组网通信技术,实现端到端平均速率3Mbps,跳数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海量接入管理
- 技术难点:异构终端并发能力低、数据存储融合难。
- 解决方案:提出软件定义的终端全异步连接管理和基于图计算的多模态数据存储共享技术,终端并行连接数突破1000万,响应时间低至0.137秒。
-
智能应用技术
- 数据机理融合建模方法:有效融合电力物联网多模态数据及电网机理知识,构建5种数据机理融合模式。
- 基于大模型的设备故障智能感知诊断:多模态设备故障专业大模型,识别精度提升10%以上。
- 配网智能计算推演:基于图深度学习的实时拓扑辨识模型,辨识精度达95%以上;物理约束嵌入深度学习的状态计算模型,状态估计误差<0.01p.u.
- 源网荷储自主智能调控:基于强化学习的变量降维方法,求解精度提高1.5%,求解时间缩短至26s。
应用实践
- 天津滨海电力物联网示范工程:
- 实现“智-云-管-边-端”五大层级的技术应用。
- 边缘计算终端:部署在多个配电室,实现传感器即插即用和影像数据的就地处理。
- 超多跳自组网:完成宽带自组网50跳数据传输,验证多参量物联终端的实时智能识别能力。
- 电力设备故障智能感知与诊断:实现多种典型缺陷和故障的有效识别,支撑设备运检质效提升。
- 配网智能计算推演:构建统一数据模型,提升配电网参数拓扑和电气状态的透明化水平。
- 源网荷储自主智能调控:实现可再生能源100%就地消纳和资源高效利用,计算时间平均为13.68s。
通过这些技术突破和应用实践,显著提升了电网的感知深度和智能化水平,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