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总体规划 (公开征求意见稿) 二〇二四年九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发展背景2 第一节基础条件2 第二节机遇挑战3 第三节重大意义4 第二章总体要求5 第一节指导思想5 第二节基本原则5 第三节发展目标6 第四节空间格局7 第三章守好一江清水,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12 第一节创新“四水一岸”综合治理模式12 第二节高质量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13 第三节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发展14 第四章坚持创新引领,构建生态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6 第一节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16 第二节打造绿色产业发展高地18 第三节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对接合作23 —1— 第四节激活开放型经济新动能24 第五章壮大中心城区,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新格局27 第一节增强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27 第二节支持井冈山建设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28 第三节推动赣江上下游合作29 第四节做优做特县域经济30 第六章畅通生态航道,建设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33 第一节加强网络型基础设施支撑引领33 第二节推进产业升级基础设施供需适配36 第三节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服务水平37 第四节强化基础设施安全应急保障39 第七章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40 第一节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40 第二节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41 第三节加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42 第八章实践共富共享,构筑革命老区美好生活幸福带44 第一节提供高效便捷就业创业服务44 第二节推动教育优质公平发展45 第三节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46 第四节提高养老托育服务水平47 第五节推动文化传承创新48 —2— 第九章强化保障实施,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50 第一节加强党的领导50 第二节加大政策支持50 第三节强化要素保障50 第四节深化组织实施51 —3— 前言 巍巍井冈山,滔滔赣江水。赣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江西的母亲河,是纵贯中国南北“京广大水道”的重要组成,赣江中游段流经吉安市境内,总长264公里,约占赣江全长的三分之一。党中央高度关心吉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莅临井冈山考察指导,强调“吉安要焕发出井冈山精神时代新光芒”,为吉安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省委和省政府明确吉安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联动赣州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为支持 吉安高质量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加快推动吉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革命老区和流域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索路径、创造经验,以崭新面貌迎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三湾改编“两个一百年”,特制定本规划。 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规划以吉泰走廊为核心,涵盖吉安市全域。规划面积2.53万平方公里,2023年末常住人口438.61万人。本规划是指导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24年至2027年,远期 展望至2035年。 —1— 第一章发展背景 第一节基础条件 近年来,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吉安市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聚焦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高地和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走前列的目标,认真落实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大力推进“十大攻坚战”,发生了历史性巨变,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子,为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发展态势良好。2023年吉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735亿元,是2012年的2.6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8800美元,达到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水平。以电子信息为首的“1+4+N”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赣中粮仓”地位不断巩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62%、40%。 生态条件优越。赣江中游干流水质优良,稳定达到Ⅱ类以上,吉安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列全省第一,森林覆盖率达到67.7%,生物多样性保持良好。荣获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低碳城市等众多“国字号”称号,“千烟洲”模式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修复“百佳”称号。 —2— 文化底蕴深厚。吉安是星火燎原的红土圣地,孕育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现有革命遗迹和红色文化遗存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文韬武略大都在吉安试验过、预演过。庐陵文化享誉全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居全国第二、第四。 第二节机遇挑战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江西考察,对江西提出“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为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出台实施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1+N+X”政策体系,省委提出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部署吉安与赣州联动建设江 西南部重要增长极,为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 同时,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还面临不少挑战:吉安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水运优势发挥不够,“两山”转化还不畅通,中心城区首位度不高、县域经济支撑力不强,民生领域还有短板,人才等关键要素支撑不足。 综合判断,未来5-10年是吉安打造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站在“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抢抓难得发 —3— 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力拼搏,务实进取,奋力开创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第三节重大意义 推动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守护赣江一江清水,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吉安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是深化落实“一主一副、两翼联动、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推动吉安更好对接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挺起江西“中部脊梁”,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是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探索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径,以崭新面貌迎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三湾改编“两个一百年”。 —4— 第二章总体要求 第一节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立足赣江作为长江重要一级支流的突出重要地位,着力推进赣江中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加快构建生态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城乡融合的高品质宜居家园,建设绿色高效的基础设施,推动吉安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全省共富共享美好生活实践区、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争创践行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行样板,探索革命老区中国式现代化新路径。 第二节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系统保护。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统筹中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一体保护治理,探索赣江流域生态共建共保新机制,牢牢守护一江清水。 —5—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发展全过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优化流域产业布局,打造生态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努力提高发展“含绿量”。 改革赋能,激发活力。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效,持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开放合作,协同联动。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对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吉安与赣江上下游对接合作,联动赣州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努力打造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 第三节发展目标 到20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三湾改编“两个一百年”时,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吉安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先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进入千亿元行列,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0以内;中心 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城区人口突破75万人,建成区面 积达到80平方公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省控制范围内。 到2035年,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格局全面形成,流域生态质量全面优化,生态导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形成, —6— 绿色低碳、高效实用、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高品质宜居家园全面建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表2-1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序号 指标 2023年 2027年 属性 经济发展 0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3.7 年均6 预期性 0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5.07 60 预期性 0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4.6 年均8 预期性 04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6 年均9 预期性 05 井冈山机场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82.47 150 预期性 06 赣江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116 1400 预期性 07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74.6 稳定 约束性 08 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亿元) 1557 3500 预期性 09 红色旅游年接待人数(万人) 4490.98 5586 预期性 生态环境 10 森林覆盖率(%) 67.7 ≥67.7 约束性 11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11800 14000 预期性 12 万元GDP用水量 103 完成省任务 约束性 13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0.3 完成省任务 约束性 14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完成省任务 约束性 15 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装机比例(%) 72.58 75 预期性 16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98.6 完成省任务 约束性 17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 59.44 73 约束性 18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100 约束性 19 干支流自然岸线保有率(%) 90 92 约束性 创新发展 20 研发经费支出(亿元) *50 73.3 预期性 21 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5.45 6 预期性 2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15 预期性 民生福祉 2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33652 44993 预期性 24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生数(人) 2.91 3.25 预期性 25 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4.19 6 预期性 26 每千人口拥有养老床位数(个) 18.28 20.8 预期性 注:*数据为2023年预估数据。 第四节空间格局 构建吉安“一带两屏三核多廊”的生态大保护格局。尊重山形水势,突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聚焦“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加强干支协同、山水联动,推动全域大保护,打造蓝绿交织、山 —7— 水共融的美丽吉安新画卷。 ——一带。即赣江生态保护带,以水为重点,一体推进赣江中游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保护修复,统筹沿江产业 布局、城乡建设和防洪安全,加强岸线、天际线、山脊线风貌管控,精心建设标志性节点,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安全”的美丽赣江。 ——两屏。即罗霄山脉和雩山山脉两大生态屏障,突出两大 山脉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以系统保护为重点,全面提升吉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加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挖掘提升“千年鸟道”品牌,筑牢赣江中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三核。即以武功山、井冈山、吉泰盆地为主的生态核心 区,增强涵养水源、维持关键物种的生存等生态功能。建立以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为主体,以禁猎区、禁伐区为补充,陆生野生动物、鸟类迁徙通道为廊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多廊。依托禾水、泸水、乌江、孤江、遂川江等主要支 流,有机串联沿线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