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境外项目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手册 ©GianfrancoMancusi/WWF-Brazil 致谢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对本手册的编写进行了总体策划和技术指导: 副总干事(项目)周非、项目主任刘丰蔚、项目经理李夏洁、项目主任赵亮、项目主任刘颖、传播高级专员苏令方、项目助理熊云飞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对本手册的编写进行了总体策划和技术指导: 副会长张湘、战略与咨询部主任尚升平、战略与咨询部李慧杰 北京市倍能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参与了具体的编写工作: 项目技术总监张菊芳、高级咨询师张灵鸽、高级咨询师刘天舒、高级咨询师付珺优、高级咨询师陆建娣、项目助理黄芸 以下专家对本手册的编写提出了参考意见和建议: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徐湘博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副所长李福胜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总经理万军、投融资一部商务经理李策 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市场投资部高级主管刘春义博士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项目主任程琛 谨对以上人员对本手册的编写致谢!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在全球享有盛誉的、最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保组织之一。自1961年在瑞士成立以来,已经在全世界拥有500多万的支持者和一个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活跃着的全球网络。WWF的使命是遏止地球自然环境的恶化,创造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未来,为此致力于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确保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降低污染和减少浪费性消费的行动。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CHINCA)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成立于1988年,是由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的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对外投资和其他相关业务的企业和单位依法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承包商会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体布局,坚持合作共赢发展理念,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基建合作,秉持“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职能,促进会员企业境外业务发展,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推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投资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北京市倍能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 北京市倍能公益组织能力建设与评估中心(CapacityBuildingandAssessmentCenter)于2005年成立,是中国首批以能力建设和评估技术为专长的公益发展支持机构之一。倍能中心用国际前沿模式帮助国内外大型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在建设组织治理与管理体系、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评估项目成效、创建行业标准、扶持行业行动网略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解决了公益组织规模化发展瓶颈、内部治理与合规操作风险、团队凝聚与人才不足等问题。 ©Shutterstock/DES82/WWF前言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估,全球GDP的一半(44万亿美元)依赖于自然资源。然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或丧失。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onBiologicalDiversity,CBD)设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三大主要目标。其中,企业作为重要的参与方,是依赖、影响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也是推动上述目标实现的关键。 2000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发展迅速,大批基建项目纷纷落地实施。据商务部:2021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996.2亿元人民币,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大型的建设项目,如交通、采矿、电力等,常常会对生态脆弱区域带来破坏性的压力,如果防护措施不当,可能会使项目周围动植物栖息地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植被减少、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出现下降甚至灭绝。另外,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项目的成败。提升中资企业境外项目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意识和能力,对于投资国乃至于全球生态系统都至关重要。 近年,中国政府已出台了多份引导境外绿色投资的文件,如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商务部和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对外投资合作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指南》等,对中资企业境外项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企业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关注度的增加,需要得到的支持也越来越多。中资企业境外项目的生物多样性管理包含哪些环节?具体如何操作?每个环节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工具化的指引文件无疑会对这些“走出去”企业带来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手册从企业的角度入手,采用企业友好的语言,梳理了中资企业境外项目生物多样性管理的主要流程,配合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企业更精准地识别和更有效地应对生物多样性风险,提供了操作性的指引。希望本手册能为中资企业境外项目提供助力,陪伴“走出去”企业行稳致远。 目录CONTENTS ©StéfanniTeodoroGasparini/WWF-Brazil 第一章“走出去”企业为什么要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08 1.1.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08 1.2.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商业和经济风险09 1.3.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企业风险10 1.4.生物多样性正在成为ESG和CSR的重要议题12 1.5.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成为国际信贷和融资的重要条件13 1.6.中国关于对外投资建设项目的政策指引14 第二章全球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16 2.1.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18 2.2.非洲19 2.3.东南亚20 2.4.拉丁美洲21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公司管理体系22 3.1.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23 3.2.将生物多样性风险纳入项目可行性研究23 3.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建设23 3.4.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23 第四章项目的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24 4.1.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25 4.2.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信息收集26 4.2.1.项目选址和生物多样性风险自评估26 4.2.2.了解项目须遵守的有关国际公约29 4.2.3.了解项目东道国的环境政策和监管体系29 4.2.4.了解金融机构的融资和信贷政策30 4.2.4.1.全球可持续金融原则概况30 4.2.4.2.了解合作的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约束政策31 4.3.项目的生物多样性风险识别33 4.3.1.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33 4.3.2.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识别与分析34 4.3.3.项目建设带来的生物多样性风险35 4.3.3.1.关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5 4.3.3.2.基建项目常见的生物多样性风险35 4.4.项目的环境(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37 4.4.1.环境(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的重要性37 4.4.1.1.环评程序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重要条件38 4.4.1.2.环评程序是能否得到当地政府批准的前置程序38 4.4.1.3.环评程序有助于项目的风险管理38 4.4.2.国际环评与国内环评的主要差异38 4.4.3.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体系38 4.4.4.生物多样性风险的评价结论40 4.5.生物多样性风险的应对40 4.5.1.减缓措施(MITIGATIONHIERARCHY)工具40 4.5.2.建设项目实施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指南41 4.5.3.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42 4.5.4.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减缓措施)方案42 4.5.5.重要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与协作44 4.6.项目实施中的生物多样性影响监测49 4.6.1.狭义:对项目实施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监测49 4.6.2.广义:项目实施中生物多样性风险管理体系的监测50 4.7.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的披露51 附录:54 附录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54 附录2:36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名单56 附录3:可持续及韧性基础设施标准SURE®认证简介57 附录4:参考文献58 第一章“走出去”企业为什么要关注 1.2.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商业和经济风险 生物多样性保护 1.1.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全球有超过50%的经济价值产出中度或高度依赖自然及其服 务。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物多样性丧失将对全球商业和整体经济带来重大风险。 高度依赖于自然 在全球GDP总量中,15%(13万亿美元)来自对自然高度依赖的行业,37%(31万亿美元)来自中度依赖的行业。其中,高度依赖 物理风险:由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而使得某些行业的生产经营 活动无法正常继续,从而出现企业亏损、倒闭和金融资产减值乃至清零等问题。比如,严重的沙漠化会使当地的农业、林业生产活动消失;水资源的丧失,会使所有依赖水资源的生产活动,包括渔业、水电业和许多制造业企业停产;严重的水污染、蓝藻等问题会使得大批鱼类死亡;矿业的过度开采导致自然景观被破坏,会使得当地的旅游、酒店业、零售业难以为继。 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风险和挑战。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自然风险上升》报告指出,人类社会44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产出(占全球GDP总值的一半以上)中度或高度依赖生物多样性及其服务。然而,仅占地球生物总重量的万分之一的76亿人口,却造成了83%的野生哺乳动物和半数植物的消失。 世界经济论坛《2022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环境风险被视为全球最严重的五大长期威胁,也最有可能对人类和地球产生破坏性影响,其中“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事件”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排名前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就逐步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迫切性。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向所有的国家开放签署。截至目前,生物多样性公约一共有196个缔约方,是全球签署国家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 2021年10月13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希望通过“制定、通过和实施一个有效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2022年召开的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各缔约国针对框架还会开展新一轮艰苦的谈判,以确定更多关于框架的细节。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鼓励、引导工商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996年《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首次提出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概念。2014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起了“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倡议,鼓励企业在决策和运营中纳入生物多样性信息、知识资源和解决方案,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在私营部门的主流化。2015年2月,中国加入“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 为响应《公约》“企业与生物多样性全球伙伴关系”倡议,2022年5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发起成立了中国“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旨在推动形成工商业参与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探索创新型解决方案。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有近50家,不仅涵盖了供应链上、中、下游的企业,还有来自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企业。 当前,全球正处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期待每一个地球公民的答案。毋庸置疑的是,只有全社会包括广大企业的共同参与,才可拥有地球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自然的三大部门增加值总额近8万亿美元,包括建筑业4万亿美元,农业2.5万亿美元,食品饮料业431.4万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德国经济总量的两倍。这些部门或是直接从森林和海洋中提取资源,或是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如健康的土壤、清洁的水、自然授粉和稳定的气候。如果自然界丧失提供此等服务的能力,这些部门可能遭受重创1。 对自然的中度或高度“隐性依赖” 其他行业(如化工与材料、航空、旅行和旅游、房地产、采矿与金属、供应链和交通运输及零售、消费品与生活方式等)虽然直接增加值总额中只有不到15%高度依赖自然,但供应链中却有超过50%的增加值对自然存在中度或高度的“隐性依赖”2。 一方面,这种中度和高度依赖可能面临着自然损失带来的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