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联合伟世]: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信息技术2024-08-31-联合伟世王***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报告 编制组成员 专家指导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祝智敏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教育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郭景峰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杰民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通信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廷瑞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主编制组成员 李莉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 武云鹤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高级研究员周正杨北京联合伟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教研总监 编制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杨文利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教授 叶永飞河北北方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岳殿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人工智能教学部主任,高级工程师刘景锋华南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 郑存芳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李海军德州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副教授 刘玉红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主任,教授刘展威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教授 井海明沙金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副教授 李深赵子建孙锦歆李文杰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张俊芳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物联网工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叶传奇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 李佳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马艳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王春艳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系主任,讲师张虎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实验中心主任,讲师 何欢郑章琪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技学院人工智能教学部,讲师龚翔麻英晖河北环境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 杨沙沙石碧瑶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物联网工程教研室,讲师邵亚丽张莉敏彭雄新邬卓恒广东理工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讲师 和凌云河南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讲师 尚燕子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助教戴岳西安交通工程学院中兴通信学院物联网工程教研室,助教孙浩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助教 朱燕飞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中学教师 特别支持单位 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 目录 一、引言1 二、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1 2.1人工智能的三次发展浪潮1 2.2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2 2.3中国AIGC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3 2.4AIGC技术应用现状和对行业发展的影响4 2.5AIGC技术对职业生态的影响17 2.6常用的大模型及AIGC应用场景22 2.7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征37 2.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优势38 2.9中国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39 三、人工智能人才发展现状43 3.1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特点43 3.2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岗位类型44 3.3人工智能产业人才供需情况44 3.4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分布特征47 3.5AIGC人才供需情况48 3.6人工智能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50 四、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52 4.1人工智能岗位类型能力要求52 4.2人工智能技术类型岗位能力要求54 4.3人工智能职业道德要求56 五、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57 5.1高校人才培养情况57 5.2社会培训机构人才培养情况58 5.3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对新质人才的需求58 5.3新质AI+人才的培养策略60 5.4建设“AI+X”微专业,塑造新质AI+人才62 六.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情况分析62 6.1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状况62 6.2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培养目标63 6.3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建设64 6.4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教材建设65 6.5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66 6.6针对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的建议和解决方案68 七、结语70 参考文献70 一、引言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当前人工智能正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产业,我国人工智能要保持竞争优势,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2024年,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本报告分析了2024年人工智能人才的发展现状、需求特点、能力素质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人工智能人才发展提供参考。 二、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提升经济效率、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动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大批创新技术和应用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石,推动着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新兴经济的快速增长。可以预见,数字经济将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个全新的社会经济形态。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的集体学习中指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2.1人工智能的三次发展浪潮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拉开序幕。在6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三次发展浪潮(图1),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正处于第三次发展浪潮之中。 第一次浪潮: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抓起了人工智能的第一次发展浪潮。该时期的核心是让机器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并且研发出第一款感知神经网络软件和聊天软件。 第二次浪潮: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工智能抓起第二次浪潮。这一时期内,Hopfield神经网络和BT训练算法被提出。同时,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专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次浪潮:2006年,深度学习理论的突破带动了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的产生。这一阶段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芯片等新兴技术为人工智能各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支持和算力支撑,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业务创新模式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这将极大优化社会的生产力,并对现有的产业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 图1人工智能的三次发展浪潮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生态体系,在人工智能生态的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走出了一大批领先的科技创新企业: (1)基础层: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算力和数据服务支撑。以Azure、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等行业巨头为代表,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算力资源;传统芯片巨头NVIDIA、英特尔和国内科技新贵寒武纪、地平线等正致力于为人工智能的计算需求提供专用芯片;另外数据服务领域也存在大量公司,例如国内的数据堂、海天瑞声以及国外的Saagie等。 (2)技术层: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通用性的技术能力。以Google、阿里巴巴、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利用资金及人才优势,较早地全面布局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领域;同时也有一大批创新公司深耕细分技术领域,例如专攻智能语音领域的科大讯飞、致力于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商汤科技、机器学习领域的第四范式等。在国外,Proxem、XMOS等企业也分别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等领域做出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3)应用层:面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类具体应用和适配行业应用场景的产品或服务。目前全球绝大部分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科技公司聚集于此,典型企业有智慧建筑领域的Verdigris、特斯联,智慧安防领域的Genetec、宇视科技,智慧医疗领域的Flatiron、推想科技等。 2.2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实践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企业服务市场,人工智能使得政务、安防、制造、金融、医疗、物流仓储以及更多行业的内外部治理变得更加智能与高效,极大程度上促进这些行业内的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在个人消费领域,蕴含人工智能元素的产品和服务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智能音箱、家庭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化设备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 根据艾瑞咨询研究院的测算,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2137亿元(图2)。 大模型带来的底层技术革新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规模增长带来了更多的存量扩张和增量空间。预计到202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8110亿元。相比于原本没有大模型涌现能力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艾瑞估算大模型带来的产业加成比例在2028年可能达到32.9%。 在各种模态中,语言和语音模态的规模加成最为显著。随着大语言模型和语音大模型产品门槛和应用成本的逐步降低,更多的API能力调用和产品解决方案的AI能力将被广泛应用。尤其在2024年以后,随着更多AI产品逐步变现,AI能力下放至边缘侧和端侧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以图像识别为主的计算机视觉市场增长变缓,泛安防类业务的增长受到政策及政府预算的影响,更多地被医疗、工业等计算机视觉产品所取代。此外,图像生成市场将在未来3至5年内迎来更多商业变现机会。 图2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 2.3中国AIGC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eratedContent),是指基于生成对抗网络、大型预训练模型等人工智能的技术方法,通过已有数据的学习和识别,以适当的泛化能力生成相关内容的技术。 现阶段国内AIGC多以单模型应用的形式出现,主要分为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视频生成、音频生成,其中文本生成成为其他内容生成的基础。 1.发展现状 中国AIGC市场是全球AIGC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AIGC市场受强大的市场需求及增强的AI技术所推动。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全球与中国AIGC传媒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显示,2023年中国AIGC市场规模约为170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30年AIGC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中国AIGC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和广东省,其中,北京市占比最高,达28.32%。其次分别为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占比分别为26.45%、13.09%、9%。 在政策推动与技术应用落地等多方位因素驱动下,我国AIGC行业正迎来新的风口。从2021年起,国内AIGC投融资市场投资热情高涨。2023年投资事件达204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1656.48亿元,为历史新高。2024年第一季度,投资事件达50起,已披露融资金额达 393.78亿元。 2.发展前景 政策利好行业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利好AIGC行业发展,例如,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七部门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开展的活动、遵守的规定,以及具体的服务规范等,于8月15日正式施行。政策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规范,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技术进步带动行业发展:AIGC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和深度学习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通过结合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更高效、智能化的图像识别和处理,从而提升人机交互的用户体验。这使得AIGC在智能安防、游戏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智能安防领域,AIGC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功能,提升安全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在游戏和虚拟现实领域,AIGC可以实现高度逼真的图像渲染和物理模拟,从而提升游戏体验。 场景多元化推动行业发展:AIGC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化。在数据科学领域,AIGC能够提供标准化、标签化的数据,以满足人工智能模型的需求;在游戏产业,AIGC能自动生成个性化的游戏攻略和教学手册,增强玩家的游戏体验;在医药领域,AIGC能够帮助寻找特定分子结构,降低新药研发成本;在网络安全领域,AIGC能够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在艺术领域,AIGC不仅可以辅助内容创作,未来还可能实现自主生成内容。 2.4AIGC技术应用现状和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AIGC技术正在根本性地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