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行业专题研究 2024年10月14日 汽车 Robotaxi:特斯拉重磅发布,智能驾驶产业提速 Robotaxi定位L4/L5级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预计26年有望实现大规模 增持(维持) 商业化。相较传统出租车,Robotaxi可减少运营开支,提高出行的可负担 性、安全性,为后续智慧出行的发展趋势。当前金三角模式相对成熟,可结合各方资源能力快速实现商业化,自运营模式更具长期竞争力,可实现数据闭环,反哺模型算法,核心技术持续迭代。该行业具备技术、资金、市场准入多重壁垒,已入局玩家先发优势显著。考虑成本、技术进步、政策支持,我们预计2026年Robotaxi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Robotaxi每公里成本与有人驾驶网约车/出租车打平,约2元/公里,2030年有望将至1元/公里,相较于同期有人驾驶的出租车2.4元/公里,节省约58%。 后续需求空间近万亿级,盈利有望迎来拐点。Robotaxi市场空间广阔,据 行业走势 20% 10% 0% -10% -20% -30% 汽车沪深300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Robotaxi全球市场总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人民币 8349亿元,2024-2030年CAGR为239%,2030-2035年CAGR为31%。 中美为Robotaxi第一梯队,美国起步早,如Waymo、Cruise等,中国商业化进展更快,萝卜快跑实现Robotaxi商业化落地。盈利来看,以萝卜快跑为例,我们预计当前第�代萝卜快跑单日单车亏损约374元,后续随着更低成本的第六代车型大规模投放及服务价格的上涨,有望逐步扭亏,稳态情况下预计单车单日盈利218元。 特斯拉Cybercab重磅发布,预计盈利弹性显著。10月11日特斯拉发布无人驾驶Robotaxi-Cybercab和无人驾驶ModelY。Cybercab不配备方向盘和踏板,将引入感应充电,完全依赖FSD;预计成本低于3万美元,出行成本每英里0.2美元,考虑税费等因素,每英里可达0.3-0.4美元,低 于现在的出租车运营成本,普遍为每英里1美元。预计将在2026年投入生产。经我们测算,特斯拉Cybercab单车毛利约3万美元,我们按照特斯拉抽取25%的利润测算,则单辆Robotaxi一年可为特斯拉贡献0.8万美元,2024Q2特斯拉单车毛利约0.6万美元,Robotaxi盈利弹性显著。 投资建议:特斯拉Robotaxi发布,预计2026年开始量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提速,建议关注智能整车(特斯拉、小鹏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自动驾驶(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经纬恒润、伯特利、科博达)、检测认证(中国汽研)、特斯拉产业链(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新泉股份、双环传动、岱美股份、银轮股份等)。 风险提示:技术成熟度风险、法律与政策风险、安全与隐私风险、市场竞争风险、相关测算误差。 2023-102024-022024-062024-10 作者 分析师丁逸朦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1120002邮箱:dingyimeng@gszq.com 分析师刘晓恬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24070011邮箱:liuxiaotian@gszq.com 相关研究 1、《汽车:政策发力叠加产销旺季,板块迎投资机遇 2024-10-07 2、《汽车:车端工艺延展,机器人产业链共振》2024- 10-04 3、《汽车:特斯拉智驾全速推进,新势力放量盈利改善》2024-09-24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1.Robotaxi:智慧出行新模式3 1.1Robotaxi:定位L4/L5级的无人驾驶出租车3 1.2商业模式:长期维度看好可实现数据闭环的自运营模式3 1.3壁垒:具备技术、资金、市场准入壁垒4 2.空间:2026年大规模商业化可期,Robotaxi需求可观5 2.1Robotaxi驱动因素:技术、降本、高效出行、政策支持5 2.2预计2026年大规模商业化,需求空间近万亿级6 3.中美玩家积极布局,盈利有望迎来拐点8 3.1竞争格局:美国市场起步较早,国内玩家加快商业化落地8 3.2盈利:有望逐步扭亏,预计稳态单车日盈利超200元10 4.特斯拉Robotaxi:载入史册的一刻12 4.1Cybercab亮相发布会,拥有FSD技术赋能12 4.2盈利:TeslaRobotaxi盈利弹性显著,潜在单车毛利约3万美元13 投资建议14 风险提示15 图表目录 图表1:Robotaxi价值链3 图表2:Robotaxi三类主流运营模式4 图表3:金三角商业模式(元/公里)4 图表4:Robotaxi不同商业模式特点4 图表5:全球及中国L2-L3、L4-L5级车辆渗透率5 图表6:Robotaxi重要的相关政策法规发布6 图表7:2019-2030年出行服务成本预测(元/公里)7 图表8:出租车及Robotaxi成本构成预测(元/公里)7 图表9:中国Robotaxi商业化阶段7 图表10: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预测(十亿元)7 图表11:全球Robotaxi的市场规模预测(十亿元)7 图表12:Robotaxi主要玩家8 图表13:萝卜快跑目前在运营无人车(第�代)9 图表14: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9 图表15:萝卜快跑收费模式10 图表16:Robotaxi全生命周期运营总成本11 图表17:萝卜快跑单日单车盈利测算11 图表18:特斯拉Robotaxi12 图表19:特斯拉Robovan12 图表20:TeslaRobotaxi单车盈利模型13 图表21:相关公司估值表格(市值、收入、归母净利润单位: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0月11日)14 1.Robotaxi:智慧出行新模式 1.1Robotaxi:定位L4/L5级的无人驾驶出租车 Robotaxi为配备先进L4级或L5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无人驾驶车辆:该技术依赖传感器进行环境感知,由计算机系统内的机器学习算法支持做出选择,车辆控制系统执行该等选择,确保沿预定路线安全导航。该模式转变取决于智能传感器及算法等技术进步。以 上海为例,智能网联车的测试一半分为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商业化运营4 个阶段,其中示范运营阶段允许示范主体收取一定费用。 Robotaxi能够提升安全性、减少运营开支。根据公安部资料,中国超90%的致命交通事故主要归因于人为错误。Robotaxi的技术可增强应急决策,提高出行安全性。同时,Robotaxi可减少运营开支,提高出行的可负担性。 图表1:Robotaxi价值链 资料来源:如祺出行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1.2商业模式:长期维度看好可实现数据闭环的自运营模式 Robotaxi玩家有三类主流模式,即聚合型平台模式、混合型平台模式和自运营模式: 聚合型平台模式:该类玩家作为聚合平台,既是需求端流量入口,同时也连接多方运力和运营资源,核心作用是实现流量与运力的精准匹配与分发,但平台本身不具 备运力管理能力;平台既提供有人网约车服务,也提供Robotaxi服务。聚合型平台可以理解为“技术+整车+平台”的金三角模式,例如:Cruise、通用、Lyft三方合作在旧金山实现Robotaxi正式收费运营;Waymo与Uber、捷豹三方合作在旧金山、菲尼克斯实现Robotaxi正式收费运营。 混合型平台模式:该类玩家作为混合平台,既自持运力资源,也可整合并介入管理 其他运力资源,再将流量按需分配;平台也同时提供有人网约车和Robotaxi服务; 自运营模式:以特斯拉为代表,该类玩家自持Robotaxi核心技术与运力资源,仅提供Robotaxi服务;但当前阶段不作为平台整合社会运力资源。该模式下以自有车辆 进行部署,可积累关于车、用户的真实数据以优化算法和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短期,金三角模式相对成熟,可结合各方资源能力快速实现商业化,但长期来看,我们认为自运营模式更具长期竞争力,可实现数据闭环,反哺模型算法,核心技术持续迭代。 图表2:Robotaxi三类主流运营模式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化趋势展望2024》,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3:金三角商业模式(元/公里)图表4:Robotaxi不同商业模式特点 优势劣势代表公司 聚合型平台 自运营模式 有客户流量优势,具备需求精准匹配能力 对外开放且兼容稳 混合型 定;可实现数据闭 如祺出行 平台 环 掌握算法、大模型等核心技术 运营管理 缺乏运力运营和服务经验 Waymo、Cruise、ZOOX 特斯拉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化趋势展望2024》,国盛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罗兰贝格《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商业化趋势展望2024》,国盛证券研究所 1.3壁垒:具备技术、资金、市场准入壁垒 技术&资金&人才壁垒:Robotaxi依赖先进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专业知识及资金进行开发及测试。领先的科技公司及汽车制造商已做出巨额投资,具备技术优势。当前主流车企对智能驾驶的年投入平均在30-50亿元,研发团队达到千人规模,在资金、 技术方面均具备较高壁垒。 数据积累:自动驾驶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测试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已建立自动驾驶车队的市场参与者已经收集宝贵数据助力系统持续优化。新参与者需要时间和资源来积累足够的数据并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流程。 安全测试及认证:自动驾驶系统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及认证,以确保在各种条件下安全通行,设计复杂的程序及合规要求,需要专业知识及大量资源。新进入者必须符合该等要求,才能获得进入Robotaxi市场的关键安全认证。 2.空间:2026年大规模商业化可期,Robotaxi需求可观 2.1Robotaxi驱动因素:技术、降本、高效出行、政策支持 技术进步:自动驾驶技术进步是Robotaxi发展基础。自动驾驶能力、传感器、实时数据处理的突破提高robotaxi的安全性、可靠性、效率。目前,智能驾驶发展已驶入快车 道,软件算法、硬件芯片等均持续升级迭代,且主流车企加大智驾投入,行业整体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进步。现阶段,L2-L3级车辆渗透率快速提升,L4-L5级仍处于发展初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2026年全球L4-L5级渗透率分别为0.1%/0.6%/1.3%,2027年有望显著提升至4.4%。 图表5:全球及中国L2-L3、L4-L5级车辆渗透率 中国(L2级-L3级)全球(L2级-L3级)中国(L4级-L5级)全球(L4级-L5级)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21A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35E 资料来源:如祺出行招股说明书,国盛证券研究所 出行经济性:技术进步及robotaxi规模量产可降低出行成本。随着规模效应、技术进步,长期Robotaxi成本呈下降趋势。成本降低将提高Robotaxi经济可行性,加速商业化,预计未来Robotaxi的出行定价将低于出租车价格。 缓解交通拥堵:Robotaxi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城市出行挑战不断升级、交通拥堵负担日益加重,人们对于可缓解拥堵、减少通勤时间的出行方案需求日益增长。Robotaxi配备智能路线优化及实施交通分析,可应对出行挑战,缓解拥堵。 政策支持:是推动Robotaxi服务拓展及商业化落地的重要保障。Robotaxi的发展离不开监管政策的支持,2023年底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 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准入通知)和12月交通部发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弥补了自动驾驶技术萌芽以来,较长时间内针对高级别自动驾驶车型准入与量产、商业化运营规范标准的政策空白,且初步明确事故责任划分规则。随着更多地方政府针对无人驾驶出台一系列政策,并加大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高精地图等自动驾驶基建的投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