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feigenbaum.ai 新质生产力下 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依托新一代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主编:吴迪博士 序言 尊敬的业界同仁们: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基于此,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 》(工信部联科〔2023〕249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并明确指出:当前,制造业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期,但大量企业受到传统质量观念影响,缺乏对质量价值的科学认知,不愿满足强制性标准之上的质量需求和用户期望,缺少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叠加产业链供应链质量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等因素,市场主体缺乏质量判别依据,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等现象普遍存在,“中国制造”质量变革步履维艰,始终处在价值链中低端,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当此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及转型机遇之际,数字化转型就已不再仅仅是企业的一个选择,而是制造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下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白皮书》的编撰,正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趋势的准确把握,旨在为制造业质量管理提供一份行之有效的数字化转型指南。 作为编撰本白皮书的一份子,我深感荣幸能够参与到这一重要工作中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有幸见证了制造业从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的转变,也深刻体会到了质量管理在其中扮演的至关重要角色。质量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产品质量的提升,更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全面把握其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和实践新模式、新方法,以推动制造业质量管理的创新和进步。 在编写本白皮书的过程中,我们深入分析了制造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供应链的脆弱性 、质量控制的复杂性、成本压力的增大、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等。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数 字化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我们总结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形成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策略和建议。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即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告别传统技术体系、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是数字时代更具创新性、融合性的生产力。本白皮书的核心观点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质量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强调,企业必须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数据驱动为核心,构建全面质量管理的数字化体系,实现从传统的质量控制向全面质量管理的转变,从而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所有参与本白皮书编写的专家和团队成员,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宝贵贡献。我们相信,《新质生产力下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将为广大制造业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指导,帮助他们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开创制造业质量管理的新篇章! 敬礼吴迪 编撰成员 编撰成员 主编 吴迪·博士 《质量的本质:开启数字化质量管理新时代》作者北京市“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产业特派员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国标准数字化标准化工作组专家委员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管新零售和直播电商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电力行业协会专委会资深专家 深圳市质量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FeigenbaumQMS首席顾问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特聘客座教授 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研究院特聘客座教授 联合主编(排名不分先后) 刘万涛深圳市质量强市促进会执行会长 深圳市讯宇质量管理数字化研究院院长深圳市企业首席质量官俱乐部执行主席深圳市科协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定委员会委员 深圳市标准工作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专家深圳市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委员 深港科技社团联盟理事 《首席质量官必读手册》主编 孙建刚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汽车技术与管理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物资再生高级鉴定评估师 编撰成员 编委(排名不分先后) 孙长敬·博士中国计量大学质量管理工程专业教授中国质量研究院特聘行业质量专家全国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联席会理事长全国质量奖评审员 政府质量奖评审员 惠博阳原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副司长 原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巡视员中国防伪行业协会原副理事长 中国品牌策略推广中心专家委员 林乐东TUV南德中国管理学院院长 原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 张恒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质量官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水效标识专家委员会委员UL中国区家用电器领域标准技术工作组专家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净水产业分会常务理事深圳标准专家库专家 深圳市质量协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市长质量奖评审员 王利江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 刘文锋天宝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质量总监 丁国年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数字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国骅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 国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宁波市“新一产”军创企业跨界联盟会长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 宁波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第一届理事长 中国投资协会军民融合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 徐伊舒文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数字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国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国骅金融贸易产业集团董事长、总裁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中心“新零售和直播电商专委会”专家浙江传媒学院研究生导师 浙江旅游协会非物质文化协会理事 中国投资协会医疗卫生产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编辑(排名不分先后) 曾燕琼陈换群刘斌琪汪小明周洋 美术设计 刘方兵 CONTENTS 目录 —制造业变革趋势01二中国制造业质量管理现状与策略12三全面质量管理数字化19四全面质量管理数字化路线与解决方案23五全面质量管理数字化的典型案例30参考文献38 名词解释39 一 制造业变革趋势 制造业面临的难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引发质量理念、机制和实践的深刻变革,赋予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多的时代特征和内涵要求。 一是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全面。这就要求企业对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质量管理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进行系统重构,驱动质量管理范式向数字化、体系化、系统化、精益化、零缺陷转型。 二是质量发展动力更加强劲。市场及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要求及个性化要求不断倒逼着企业必须要提升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促进企业对研发、制造、试验、保障等全流程实施策划、控制和改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企业实现持续成功。 三是质量数字转型更加成熟。质量管理数字化的本质核心就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融合应用,其发展必然推动质量管理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有效实现精确感知、精细管理、精益生产、精准预警、智能控制,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质量管理能力。 四是质量绩效表现更加优异。今天高质量发展理念的核心早已脱离了过去传统以产品为质量管理核心的小质量管理理念,构建在以大质量管理理念为核心基础上的高质量管理要求企业释放创新驱动潜能,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过程质量损失,从而在企业不断追求高质量发展迈进的过程中持续增强整体经营绩效,带动经济效益增长,实现成本最优化、效益最大化,在市场需求变化及技术迭代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 www.feigenbaum.ai 制造业变革趋势 图一: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和工业产值历年变化 但就当前中国总体制造业质量管理的现状而言,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不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制约制造业由大变强。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2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产抽查情况公告》,2022年我国小型企业产品抽查不合格率达到10.1% ,连续三年处在10%以上的高位。 其中,从地区分布看(图2),东、中、西部从高到低依次形成了质量竞争力三级阶梯,全国层面形成了质量竞争力的“雁阵”格局。制造业相对发达的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质量竞争力较强,连块环岛式分布形成了“头雁阵容”,制造业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除工业基础较好的四川、重庆、陕西等省市外,形成了“尾雁阵容”。从发展趋势看,31个省(区、市)质量竞争力发展呈现出“东部稳步提升、中西部差距缩小,西部略有起伏”的发展态势。 02新质生产力下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图二:各地区质量竞争力历年变化情况 从行业横向比较来看,高技术行业质量竞争优势突出,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行业排名中,几乎全部位列前10名。纵向比较来看(图3),随着国家创新战略深入推进,以电子通信、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等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质量竞争力不断增强,传统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图三:部分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趋势 www.feigenbaum.ai 制造业变革趋势 据统计,我国制造业质量损失率较高,近几年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上千亿元,企业在竞争中面临巨大风险。其中主要而突出的问题表现在: 一是质量意识不强。大量企业受到传统质量观念影响,缺乏对质量价值的科学认知,不愿满足强制性标准之上的质量需求和用户期望,缺少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据统计,仍有49.6%的制造业企业没有将质量战略转化为实际行动,未能给企业带来效益。大量企业的质量工作只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没有解决品质“好不好”的问题。 自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就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我国经济迅速腾飞,以极快的速度迅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就改革开放短短四十多年的发展而言确实已经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成绩了。然而在我们欣喜于我们的规模在突飞猛进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作为全球制造业口碑前十的国家,目前却没有咱们中国的影子。 图四:2022年质量管理体系全球各地发展概况 04新质生产力下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图五:全球制造业口碑前十的国家 二是质量战略重视不足。战略是企业根据现实状况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制定出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对企业的发展制定出基本性、整体性及长期性的谋略就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而清晰明确的质量战略是承接企业总体战略高质量有效落地的保障,没有质量的发展必然是无以为继,而缺失了清晰的质量战略的指引,也必然无法保障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过程中能有效的调动各级组织和组织各类资源有效的为业务的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020年某机构对美国企业当前的质量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被调查的企业300多家,覆盖各类制造业,企业的规模51%为较大企业(年销售收入5亿美元以上),49%为中型企业 (年销售收入1亿美元至5亿美元),平均营业收入为14亿美元。 结果显示:好的质量平均给企业带来1.56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企业劣质质量成本平均为4900万美元。研究表明,在美国有超过66%的企业认为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 www.feigenbaum.ai 制造业变革趋势 图六:在美国有超过66%的企业认为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战略 而根据由中国质量协会编著并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蓝皮书》(2021年)报告中指出,尽管有近50%的中国本土企业发布了质量战略并将战略目标和举措分解到适宜的部门和人员,但是也仅仅只有约28.5%的企业还能定期评价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 ,实现持续改进。 三是质量技术不强。企业质量工程技术能力较为薄弱,据统计,当前绝大多数企业均采用了质量管理体系、5S/现场管理、合理化建议、QC小组/信得过班组、五小(小建议、小革新、小攻关、小发明、小创造)、全面生产维护(TPM)、精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