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目录 致谢iv 数据来源v 简写及缩略语vi 1.简介:变迁中的中国1 1.1中国人口老龄化1 1.2健康问题的转变:现在和未来1 1.3变化中的家庭结构和传统养老模式4 2.照护依赖与健康寿命损失7 2.1长寿与健康期望寿命7 2.2老年人依赖:主要公共卫生问题7 2.3躯体功能及相关障碍8 3.慢性病与健康风险11 3.1中国慢性(非传染)病的疾病负担11 3.2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率12 3.3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5 4.期望寿命与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20 4.1期望寿命与健康状况的差异20 4.2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20 5.中国老年人的卫生保健22 5.1中国卫生保健系统概述22 5.2卫生系统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措施26 5.3中国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27 6.解决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求29 6.1背景29 6.2解决中国老年人卫生保健需求的首要问题29 6.3针对当前行动的建议34 6.4世卫组织在中国老年人照护支持中所发挥的作用35 参考文献37 致谢 本报告是在世界卫生组织JohnBeard,IsleneAraujodeCarvalho,MartinTaylor及AnjanaBhushan,与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王培安、王海东、何炤华、蔡菲和郑春梅的指导下,由AmuthavalliThiyagarajanJotheeswaran起草。 我们衷心感谢为本报告提出建议和做出贡献的人员。 特别感谢: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处(HeJinglin) 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伍晓玲)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张拓红) 国家卫生计生委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张铁梅)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研究发展中心(郝晓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志新,王志会,尹香君,齐士格) 上述机构也对本报告中文版的详细版本草稿做出了贡献。 非常感谢JulieByles和LilyXiao撰写了本报告草稿的另一版本。 国家卫生计生委老龄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也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中国参与世卫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知识转化项目的不同利益攸关方也为本报告撰写投入了大量时间,我们对此也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同时衷心感谢国际老龄组织(AgeInternational)和英国助老会(AgeUK)提供资金资助及非现金资助。这两家机构对于实施世卫组织-中国老龄化与健康知识转化项目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文件由英国GreenInk公司进行编辑、设计和排版。 数据来源 本报告数据来源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卫生观察站数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疾病负担数据;中国第三次、第四次及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世卫组织关于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2010年中国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以及在同行评议期刊中发表的基于不同人群的研究文献和系统综述。 简写及缩略语 ADL 日常生活活动 BMI 体质指数 CLHLS 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炎 DALY 伤残调整寿命年 HALE 健康期望寿命 IADL 重要日常生活活动 MCI 轻度认知受损 NHSS 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国) PCA 私人护工 SAGE 关于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 WHO 世界卫生组织 1.简介:变迁中的中国 1.1中国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该人口特征趋势是儿童死亡率降低加上生育率下降所致。从1950到2015年间,中国每名妇女生育子女总数从 6.11下降到1.66。同期,总死亡率也在持续下降(从每万名人口22.2下降到7.2),这使得人口的期望寿命稳步提高(见图1)。在中国,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已经从1950年的44.6岁 上升到2015年的75.3岁,而在2050年将有望达到约80岁(UNDESA,2013a)。 重要的是,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要远远快于很多中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在以后的25年里,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构成比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将从2010年的12.4%(1.68 亿)增长到2040年的28%(4.02亿)(UNDESA,2013a)。相比之下,法国、瑞典和美国6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从7%翻番至14%分别用了115年、85年和69年。在不远的将来,60岁的中国老年人有望比他们的父辈寿命更长。2013年中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有2260万,到2050年,该数字有望提高到4倍,达9040万人——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龄老年人群体(UNDESA,2013b)。 中国女性比男性的寿命更长。1950年,中国人出生时的平均期望寿命为44.6岁。到2030年,中国女性的期望寿命将达到79岁,而男性为76岁。当期望寿命的男女差异有望在多数高收入国家逐渐缩小的时候,这一差别在中国将继续扩 大。2010年中国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女性占60%以上,随后几十年该比例仍将不断上升(UNDESA,2013b)。 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多数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不是城市。多数大城市(北京、成都、重庆、广州、上海、深圳、天津和武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仅占10%(Woetzeletal.,2009)。人口的城乡流动造成了农村地区人口迅速老龄化:到2030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1.8%和14.8%(Cai&Wang,2005)。 1.2健康问题的转变:现在和未来 与人口特征改变密切相关的是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方面的变化,包括疾病负担逐渐从妇幼卫生问题和传染性疾患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慢性病疾病负担随之增加。2013年,中国2.02亿老年人口1中(Wu&Dang,2013)有超过100万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Wang&Chen,2014)。很多人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与年龄密切相关的疾病,诸如缺血性心脏病、癌症、脑卒中、关节炎和老年痴呆症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累及人口的绝对数字将持续增加(Prince 等,2015)。 此疾病谱的转换正在逐步加速:在2012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中有近80%死于非传染性疾病 1本材料中的“老年人”指60岁及以上人群。 图1:1950年至2050年中国人口特征变化 4580 4070 3560 年龄(岁) 3050 比率 25 40 20 1530 1020 510 00 195019701990201020302050 年份 出生率(每1000人)死亡率(每1000人)生育率(每名妇女生育的子女数)出生时平均期望寿命 图片来源:Jack.Q/Shutterstock.com 来源:UNDESA,2013a. (WHO,2012a;见图2)。据目前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将导致慢性非传染病的疾病 负担至少增加40%(Wang,Marquez&Langenbrunner,2011;见图3)。且男性和女性的情况有所不同, 图2:中国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所致死亡 100 90 80 70 百分比 60 50 40 30 20 10 0 来源:WHO,2012a. 0—45—1415—2930—5960—6970+ 年龄 伤害 非传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 图3:中国老龄化的影响——到2010,2020和2030年,不同性别患有1种及以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 女性 男性 100 95 90 85 80 年龄 75 70 65 60 55 50 45 350000025000001500000500000500000150000025000003500000 201020202030 来源:Wang,Marquez&Langenbrunner,2011. 因为男性的慢性病危险因素持有率更高。到2030年,与现在相比,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人数将增加3倍以上——包括男性和女性。 1.3变化中的家庭结构和传统养老模式 伴随着人口机构和疾病谱的改变,中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革。中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家庭结构以及越来越多的妇女加入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对以家庭为基础的传统养老模式(Kalache,1986)提出了挑战。 按中国社会传统,大家庭就如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包括孤儿、残疾人、老年人、寡妇以及暂时失业者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在大家庭中,有三代及以上的成员(包括所有兄弟姐妹 及其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共享财产和收入。在此父权家庭结构下,子承父业,保证相关知识和技能专长世代延续。这种传统的家庭体系非常重视老年人的社会角色。然而,教育进步、国内的人口流动和技术发展正改变着传统的格局。如今的中国社会,老年人不像从前那样往往和年轻人共同居住,年轻人也不再唯父母之命是从。这将直接影响老年人对社会照顾和经济保障的获取,甚至影响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中国的家庭规模和结构也映射了这些变化,在1930到2010年间,中国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见图4)。1974年,平均家庭规模稍低于5人,到1990年约为4人,2000年为3.4人,2010年为3.1人。1930年,约48%的中国家庭拥有三代人,拥有两代人的家庭所占比例类似,仅拥有一代人的家庭不足5%。但是,到2010年, 图4:1930-2010年家庭人口世代数变化趋势 48.5% 2.5% 80 70 60 50 百分比 47.8% 40 34.2% 30 2018.0% 10 0 1930198219871990200020052010 一代两代三代 来源:2012年YangJ根据多种资料收集整理。 拥有三代人的中国家庭所占比例降至18%,拥有两代人的家庭所占比例在1980到1990之间达到 最高,随后开始逐渐下降。相应的,自2000年以来,仅拥有一代人的家庭逐渐增多;到2010年,几乎80%的中国家庭仅拥有一代或者两代人,而1930年此比例约为50%(Yang,2012)。 诸如人口压力等推力因素,以及诸如挣钱机会更多和通讯方式更加现代化等拉力因素,导致了年轻人从农村地区向城市迁移(Yang,2012)。 图片来源:TonyV3112/Shutterstock.com 向城市迁移的年轻人可能会陷入经济困境,无力 向其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因此很多留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即使存在能力障碍也必须继续工作,他们是孤独并且与社会隔绝的。 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及其不断加入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对老年家庭成员的照护问题也产生了不利影响。2010年18岁~64岁女性的就业率为71%,其中城市该年龄段女性的就业率为61%,在农村则为82%(Yanqiu,2011)。虽然很多上班族夫妻认为父母跟随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且有助于照顾幼儿,但是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卫生保健费用支出使成年子女难以实现与父母共同生活。妇女的角色和个人期望发生了改变,重视隐私和个人空间,不希望被长期照顾老年父母的责任所羁绊,要承担家庭以外的工作并雄心勃勃的追求事业,这些都意味着年轻家庭成员能够用于照护老年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无法再将长期照护老年人的所有责任都依托于年轻的家庭成员(主要是子女)。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老龄化相关的疾病负担和养老模式的上述转变强烈提示亟需进行政策干预,应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现阶段,尽管中国对社会福利目标做出了声明,但是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基于公平原则获得和利用相关服务的照护体系也尚未建立(Xiaoetal.,2014;Zhang&Wei,2014)。现有老年人的照护体系主要由市场驱动,监管薄弱;这加剧了中国老年人在健康方面的不平等(Wangetal.,2014;Xiaoetal.,2014)。而且,在中国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提供的非正式照护服务具有很大局限性。也尚未针

你可能感兴趣

hot

加纳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2014-02-16
hot

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别评估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2015-02-16
hot

世界老龄化与健康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2015-09-29
hot

2024年长寿与健康老龄化报告

医药生物
Dealroom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