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報告摘要引言影響力投資一覽亞洲及全球的影響力投資現況全球影響力投資格局最新投資趨勢及可持續發展目標亞洲的影響力投資現況香港的影響力投資格局香港的影響力投資樞紐優勢香港的機遇香港影響力投資者面臨的挑戰對影響力投資的意識及教育有限調整對風險與回報觀念投資者缺乏影響力投資教育制定影響力策略面臨的挑戰投資者缺乏制定影響力策略的指導與激勵香港影響力投資項目不足,具有業績記錄的影響力投資經理稀缺政策建議:構建生態系統,促進香港影響力投資蓬勃發展甲)意識提升:從善出發,賦權投資者建議1:以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先,鼓勵盡早採用影響力框架建議2:政府直接參與以樹立榜樣乙)能力建設:多管齊下,加強教育建議3:加強投資者教育,賦能散戶投資者建議4:透過攜手合作及行業參與,豐富資產擁有人的專業知識建議5:藉助大學教育,盡早培育人才丙)激勵影響力:營造有利環境,助力影響力投資建議6:放寬設立條件建議7:投資有的放矢上市公司新思路:善用碎股做慈善結語附錄附錄1—影響力投資簡介附錄2—海外影響力投資能力建設機構案例040608111112141818222424242526262830313132343435353636373740424249中文譯本僅供參考。如中、英文版本有任何抵觸或不相符之處,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報告摘要報告摘要 隨著可持續金融的崛起,環球金融格局正經歷深刻的變革。影響力投資作為一股重要力量,將投資者的資本與社會及環境需求相結合,成為一種引人注目的投資機制。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IIN)的數據,影響力投資市場規模達1.2萬億美元,顯示投資者對於通過投資來應對氣候變化、貧困和不平等等問題的關注日益增加。 亞洲的影響力投資資本流動正大幅增長。雖然目前只有相對較少影響力投資者分配其資產配置到亞洲地區,但自2017 年以來,相關配置顯著增加。與此同時,影響力投資在東亞亦錄得15%的增長,凸顯影響力投資在該地區方興未艾。 中國內地作為主要經濟體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投資潛力,而香港仰仗其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和金融專業人才,有利促進影響力投資在内地市場的增長。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宏大目標對資金需求巨大,所需的投資額預計每年介乎人民幣 2.6 至 4.2 萬億元,其中80%以上預計來自社會資本。香港可以在彌合這一資金缺口以及將影響力資本引導到中國内地市場等方面發揮作用。香港憑藉其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完善的監管環境以及政府對發展可持續金融的承諾,為影響力投資的蓬勃發展構建理想的生態系統。 為此,香港金融發展局(金發局)認為現在正好推動影響力投資發展的契機,利用其潛力積極推動改變並解決香港迫在眉睫的社會挑戰。因此,金發局成立了一個由業界專家組成的專責工作小組,收集市場意見並制定政策建議,供政府和公共持份者考慮。本研究旨提出政策措施以促進香港影響力投資,鼓勵企業和機構就影響力投資的參與度,兵將香港打造成影響力投資的區域樞紐。 報告分析了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並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甲)意識提升:從善出發,賦權投資-建議 1:以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先,鼓勵盡早採用影響力框架-建議 2:政府直接參與以樹立榜樣 乙)能力建設:多管齊下,加強教育-建議 3:加強投資者教育,賦能零售投資者-建議 4:透過攜手合作及行業參與,豐富資產擁有人的專業知識-建議 5:藉助大學教育,盡早培育人才 丙)激勵影響力:營造有利環境,助力影響力投資 -建議 6:放寬設立條件-建議 7:鼓勵投資有的放矢 隨著大衆日益重視影響力投資,再加上為企業和零售投資者提供的激勵措施逐漸增加,以協調其財務目標與帶動正面的社會和環境影響,香港蓄勢待發,有望成為區内影響力驅動型投資的重要樞紐。儘管現有的監管框架可能不利於零售投資者參與影響力投資,但促進多元化投資者類別的參與能最終創造一個有利於影響力投資擴張的環境。透過培育一個經濟利益和社會影響緊密交織的環境,香港可以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金融智慧與社會責任融合的中心,使當地社區及其所服務的廣泛地區對影響力投資有所豐富。4 引言引言 隨著投資者日益注重投資與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影響力投資已成為推動金融業正面變革的強效催化劑。過去數年,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發展迅速,吸引投資者、企業家及政策制定者高度關注。該市場方興未艾,估計價值達至1.2萬億美元,1其背後存在若干成因。其中一大因素是,社會逐漸意識到,氣候變化、貧困及不平等等全球重大挑戰亟待解決。這種投資者心態的演變,促使各界意識到,影響力投資有望同時實現經濟回報並創造正面的社會成果。 香港具有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樞紐的穩固基礎,其對可持續及社會責任投資的興趣日增,推動影響力投資實踐廣受採納。本港投資者日益尋求符合環境、社會及管治 (ESG) 因素的投資機會,以期在取得經濟回報的同時,創造正面的社會及環境成果。香港特區政府重視促進可持續金融市場發展,憑藉穩健的金融生態系統與穩健的監管框架,為本港影響力投資的蓬勃發展營造出有利環境。 憑藉現有實力與競爭優勢,香港有望發展成影響力投資的樞紐。該策略與香港矢志成為區域家族辦公室樞紐,以及鞏固其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中心的雄心不謀而合。此外,機構投資者與資產擁有人亦是推動本港影響力投資發展的重要動力。退休基金、保險公司及銀行等機構投資者,擁有雄厚的資本資源以及長遠的投資眼界,故非常適合進行影響力投資。透過將部分投資組合佈局影響力投資,此類機構投資者可善用自身影響力,推動跨行業的系統性變革。 同樣地,管理高淨值家族財務的家族辦公室亦在逐步涉足影響力投資。據瑞銀集團的《全球家族辦公室報告》指,44% 的家族辦公室在其流動性投資組合中已考慮或擬考慮可持續性或影響力,另有45%已直接投資綠色科技或其他可持續相關企業。2家族辦公室通常具有多代共存的觀點,高度重視其價值與傳承。透過影響力投資,他們有機會將家族價值觀與投資策略相結合,確保財富能夠創造正面而持久的影響力。不僅於此,家族辦公室還能善用專業知識、網絡及耐心資本,支援影響力驅動型企業家及創新解決方案。 影響力投資的重要性日漸提升,但仍處於發展初期,投資者與公眾對此普遍缺乏意識。有見及此,香港金融發展局(金發局)認為眼下乃加快推動影響力投資發展的恰當時機,宜藉助其發展潛力,推動香港的正面改革及應對迫在眉睫的社會挑戰。影響力投資對推動本港的綠色及可持續發展擔當重要角色,對鞏固香港作為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樞紐也具有重大潛力。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系列措施在香港提升影響力投資、促進企業與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影響力投資,並最終將香港打造成影響力投資區域樞紐。 影響力投資一覽 影響力投資是一種可持續投資方式,透過引導投資者投資於改善環境或社會條件的舉措,以同時實現社會公益與經濟繁榮。該類投資包括為專注於可再生資源、公共衛生、教育機會、可負擔住宅,以及旨在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 的類似領域之企業或項目提供資金。有別於傳統投資及慈善事業,除投資回報外,影響力投資明確將產生正面的社會及環境成果放在首位。「經濟回報」與「影響力」雙管齊下是影響力投資的一大特色,因而有別於傳統投資,而期望至少回本並有望獲得一定經濟收益亦使其有別於慈善及公益事業。3 2022 年,這一新興領域的市場價值接近 1.16 萬億美元,4發展相當迅速。根據定義,影響力投資是指「對公司、組織及基金進行投資,以期在獲得經濟回報的同時,產生正面、可衡量的社會及環境影響力。」5個人投資者可透過微型金融基金或綠色債券等其他途徑,參與影響力投資。 縱使坊間對影響力投資的定義略有不同,而行業亦經歷不斷的變化。我們從各文獻歸納以下要素進一步界定影響力投資實踐:6 •意向:影響力投資旨在促進社會及環境解決方案,有別於ESG投資、負責任投資及篩選方式等策略。對正面影響力與經濟回報並重兼顧是影響力投資的鮮明特徵。 •經濟及影響力回報:影響力投資,一般被視作一種相對長期的投資,旨在實現資本的經濟回報,回報率從低於市場收益率到風險調整後的市場收益率不等,或至少是回本,這有別於慈善事業,後者主要側重慈善捐贈,並無具體的經濟回報期望。•資產類別範圍:影響力投資涵蓋各種資產類別,包括現金等價物、固定收入、創業投資及私募股權等。這拓寬了影響力投資者的投資機會範圍,更容易配置符合其社會及環境目標的多元投資組合。•影響力衡量:影響力投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致力於衡量和報告相關投資的社會和環境績效與進展。這些社會和環境績效與進展可以利用目標、臨界值或其他可描述投資人所針對的絕對環境或社會成果之參考點進行評估,包括食物和水的品質、危害或風險程度等有形目標,7以及幸福回報等無形元素。8該承諾可確保投資的透明度及可問責性,亦可宣傳影響力投資的實踐,促進該領域的整體成長與發展。•改變理論:改變理論是一種結構化方法,說明行動和干預能如何帶來預期的效果。9它訂明方案或倡議的因果途徑和假設,有助於策略規劃、評估,以及理解社會變革和發展的複雜過程。 隨著機會的出現與原則的確立,影響力投資在可持續配置資本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有關影響力投資的詳細指引,可參見本報告的附錄。 影響力投資不同於ESG投資 影響力投資與一般ESG投資的核心區別在於目標與評估方法。影響力投資旨在實現正面、可衡量的社會或環境結果並使用改變理論,而ESG投資涵蓋風險管理與決策等因素。10影響力投資要求投資者衡量並報告投資對社會或環境的影響,而ESG投資則側重於透過數據分析與報告,評估公司的ESG 績效及實踐。(圖 1.) 與一般ESG投資對環境、社會及管治議題的考量相反,影響力投資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來推動變革。ESG投資評估公司的碳足跡、勞動實踐及董事會組成的多元化等因素,而影響力投資則更進一步,要明確鎖定有意創造可衡量社會影響力,契合目標和指標,例如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投資項目。(圖2.)影響力投資者欲投資的項目可產生綜合回報及可衡量的效益,從而直接促成變革。對影響力的特意關注使之有別於 ESG 投資,亦彰顯出其對切實變革的承諾。 此外,衡量影響力投資的影響力至關重要,並已制定各種指標和標準來評估其具體性能。該等指標包括節水量(升)、綠色發電量(兆瓦)、新增有機農業土地面積(公頃),以及新增就業數量。然而,影響力衡量或會相當耗時且複雜,需審慎考慮所付出的努力與所得收益。整體而言,影響力投資致力應對全球挑戰,尋求在取得經濟回報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從而實現有意義的變革。 亞洲及全球的影響力投資現況 •全球影響力投資格局 影響力投資已成為一種超越傳統途徑的新型資本配置方式,因應私人及機構投資者持續演變的喜好,將公益理念與利潤驅動型投資相結合。該類投資將捐款努力與資金部署融合,旨在產生有益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同時獲得經濟回報。 影響力投資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投資策略,但已獲得廣泛關注,且隨著影響力投資在投資回報與正面影響力方面的雙重潛力得到更多的投資者認可,未來其將持續增長。2020年,約有 2.3 萬億美元的資產意在創造影響力,可視為廣義的影響力投資,其中6,360億美元有明確的影響力衡量指標。12該資產規模相等於當時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的大概 2%。 隨著時間推移,認知與教育方面的工作持續加強,從而推動全球具有完善影響力管理及衡量流程的影響力投資資產大幅增加。據全球影響力投資聯盟稱,2022年的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規模已達至1.2 萬億美元。13諸多國際研究機構預計,該市場有望延續高增長態勢,增長率通常會接近兩位數。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2017 年至 2022 年期間,影響力相關投資的總資產管理規模年均增長率約為 18%。14凱捷 (Capgemini) 在一份報告中預測,全球影響力投資市場有望在 2031 年達至 6 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至 9.5%。15 影響力投資的增長未限於特定區域,而是一種環球現象,影響力投資者在各地域運作。2022年,影響力資本的配置橫跨各洲,遍佈全球。資產管理規模總值中有29%配置在美國及加拿大,其次是西歐、北歐與南歐 (23%),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