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周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2.11%,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2.23%)4.3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0.19%)2.3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通信行业(申万)下跌了6.24%,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7.92%)1.69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18.83%)12.59个百分点。本周通信行业涨幅(2.11%)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第1,全年涨幅排序第5。截止本周末,通信行业(申万)估值PE- TTM 为25.55,同期沪深300 PE- TTM 为10.78,创业板指数PE- TTM 为23.59。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大富科技(+37.31%)、鼎信通讯(+21.45%)、ST中利(+20.67%)、中际旭创(+16.62%)、大唐电信(+13.92%);本周通信板块跌幅前五分别为宜通世纪(-19.85%)、天邑股份(-15.75%)、世纪鼎利(-14.99%)、高鸿股份(-14.86%)、ST鹏博士(-14.74%)。 9.11-9.13 CIOE中国光博会于深圳开展,硅光及CPO技术趋势明显。通过现场参展与多个行业重点公司交流,我们认为: 1)硅光渗透率有望在1.6T产品加速提升。本次展会大部分光模块厂商均在现场展示了自身的硅光产品,我们认为除了硅光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以外,推动下游终端客户考虑硅光方案的原因还在于上游光芯片的紧缺 。 根据LightCounting,英伟达正在将硅光子技术优先用于其下一代光模块。建议重点关注中际旭创在硅光芯片的布局,公司产业价值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中际旭创非全资子公司苏州湃矽主要业务为硅光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该子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04%,我们认为,其收入增长也反映了公司部分硅光芯片已进入到量产阶段,也意味着公司的硅光模块产品导入市场的速度在加快。 预计公司的硅光模块产品将持续上量。建议重点关注源杰科技CW产品在硅光技术的应用。公司CW光源上半年已在部分客户验证通过并开始交付,目前在量产爬坡和优化阶段,下半年交付量会进一步加大。公司有望核心受益行业硅光渗透率提升。 2)对于1.6T以后的更高速率产品,产品形态及技术路线未有定论,CPO技术关注度高。对于1.6T往后的3.2T速率的产品形态,可插拔形态下3.2T产品可能要用到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也有可能直接使用CPO形态,行业未有定论。但是博通正在持续积极推动CPO产品的量产。今年3月份博通交付了全球第一台CPO交换机,为了解决CPO形态下激光器失效不便更换的问题,博通使用的是可插拔激光器,有助于提高可维护性。此次光博会,新华三现场展示了其基于博通交换芯片的CPO交换机及互联互通,随着TH5生态的不断成熟,CPO技术有望在终端客户处大规模部署。 3)DCI互连需求加速显现,相干技术下沉。智算网络需求快速增长同样带来数据中心互联(DCI)产品需求激增,各光模块公司在展台展示了解决方案。 德科立展示了用于DCI场景的大容量模块化波分光传输系统,并配合德科立自研400G DCO模块进行动态展示,全面助力满足AI时代飞速增长的智算网络建设需求。此外,动态展示的高性价比长距电信高速光模块解决方案,包括IM-DD 400G QSFP-DD ER4和400G QSFP-DD ZR DCO模块,也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组网方案和降本诉求。光迅科技现场进行了L波段400G DCO模块与C波段100ZR/800ZR小型化可插拔相干模块C+L混传解决方案的联合演示。 旭创科技也现场演示了其800G/400G相干模块。 OpenA发布全新AI大模型。北京时间9月13日午夜,OpenAI正式发布了一系列全新AI大模型,其中首款模型名为o1(又称为“草莓”)。据悉,o1模型采用了全新的优化算法和为其专门定制的新训练数据集进行训练。与以往模型不同,o1运用了“强化学习”的方式,并通过“思路链”来处理用户查询的问题,这使得它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表现更为出色。适用新场景,代码能力增强:新版本增强的推理能力在处理科学、编程、数学等领域中的复杂问题时特别有用。o1系列在准确生成和调试复杂代码方面表现出色。为了为开发者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OpenAI发布了OpenAI o1-mini,这是一款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推理模型,尤其在编程方面非常有效。整体来看,GPT-4o每 1M 输出token为15美金,o1 preview输出token为60美金;GPT-4o mini每 1M 输出token为0.6美金,o1 mini输出token为12美金。一方面,作为一款较小的模型,o1-mini比o1-preview便宜80%。另一方面,新版本GPT价格较上一代提升幅度相对有限。我们认为这将有宜于打开AI应用的新格局,助力AI投资加速实现商业闭环,并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市场对csp投资持续性的担忧。 Plus和Team用户可以在ChatGPT中访问o1模型:ChatGPT Plus和Team用户将能够在ChatGPT中访问o1模型。用户可以在模型选择器中手动选择o1-preview和o1-mini两个版本。上线时,o1-preview每周的消息限制为30条,o1-mini的限制为50条。GPT o1通过CoT提高模型逻辑能力,进而将scaling law进一步推向推理层面:受限于原生高质量训练数据匮乏等因素,AI大模型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真空期”,关于scaling law减缓甚至难以延续的情绪有所蔓延。GPT o1通过将CoT自动化或内化可以将一个复杂问题拆解成若干简单步骤,我们认为这将有利于大模型提高模型逻辑能力、解决复杂的逻辑问题,进而将scaling law进一步推向推理层面。我们判断将对算力提出更大需求,利好高端算力设施,继续强推光模块海外线三大核心标的,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通信行业持续跟踪公司: 运营商:重点推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光模块光器件光芯片:重点推荐天孚通信、中际旭创,建议关注新易盛、光迅科技、源杰科技;卫星通信:建议关注海格通信、震有科技;液冷:建议关注英维克、高澜股份;设备商:建议关注紫光股份、中兴通讯、锐捷网络、共进股份;IDC&AIDC:推荐润泽科技、宝信软件,建议关注奥飞数据、光环新网、科华数据;物联网模组:推荐广和通,建议关注威胜信息、有方科技;控制器:推荐拓邦股份、和而泰; 军工通信:推荐七一二、上海瀚讯。 风险提示:AI建设不及预期,光模块需求不及预期,卫星发射进度不及预期,经济系统性风险。 一、本周行情回顾(2024/9/9-2024/9/13) (一)通信板块整体行情走势 本周通信行业(申万)上涨了2.11%,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2.23%)4.3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0.19%)2.30个百分点。今年以来通信行业(申万)下跌了6.24%,跑赢沪深300指数涨幅(-7.92%)1.69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数涨幅(-18.83%)12.59个百分点。 图表1通信(申万)指数、创业板指和沪深300指数走势(以2014/12/31为基点) 本周通信行业涨幅(2.11%)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序第1,全年涨幅排序第5。 图表2一级行业年与周涨跌幅 (二)个股表现 本周通信板块涨幅前五分别为大富科技(+37.31%)、鼎信通讯(+21.45%)、ST中利(+20.67%)、中际旭创(+16.62%)、大唐电信(+13.92%); 本周通信板块跌幅前五分别为宜通世纪(-19.85%)、天邑股份(-15.75%)、世纪鼎利(-14.99%)、高鸿股份(-14.86%)、ST鹏博士(-14.74%)。 图表3本周通信板块涨跌幅前十个股 二、深圳光博会顺利开展,硅光及CPO技术趋势明显 9.11-9.13 CIOE中国光博会于深圳开展,硅光及CPO技术趋势明显。作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光电产业博览会,本届展会汇聚全球优质企业超3700家、专业观众超12万人,汇集了众多光电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创新产品。不同于今年三月份举办的OFC主要围绕1.6T光模块及单通道200G技术,此次CIOE关注点更多围绕在硅光及CPO等新技术上。通过现场参展与多个行业重点公司交流,我们认为: (一)硅光渗透率预计在1.6T产品加速提升 本次展会大部分光模块厂商均在现场展示了自身的硅光产品,我们认为除了硅光技术成熟且成本较低以外,推动下游终端客户考虑硅光方案的原因还在于上游光芯片的紧缺。 此前中际旭创在半年报交流会表示上游光芯片供应紧张,而Lumentum在业绩说明会表示业界面临着磷化铟激光器普遍短缺的问题,公司截止到2025年底磷化铟产能都将满产,整体供应紧张。虽然Lumentum已经在计划扩产,但是扩产周期较长,短期产能难以大幅提升。在光芯片整体紧缺的情况下,硅光方案不使用EML而是使用工艺更为简单的CW作为光源,加上具备成本优势,被纳入终端客户的考虑范围。 根据LightCounting,英伟达正在将硅光子技术优先用于其下一代光模块。下图展示了用于光模块的激光器和光子集成电路(PIC)的销售数据,LightCounting预计基于InP和GaAs的光模块的市场份额将逐渐下降,而硅光子学(SiP)和薄膜铌酸锂(TFLN)PIC的份额将提升。采用LPO和CPO技术也将有助于SiP甚至TFLN器件的市场份额增长。 图表4硅光(Silicon Photonics)及薄膜铌酸锂(TFLN)渗透率预计提升 建议重点关注中际旭创在硅光芯片的布局,公司产业价值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由于硅光方案是高集成度方案,光模块封装步骤涉及的器件数量减少,导致了硅光模块封装步骤更为简单,因此光模块公司需要往上游拓展自身业务来保证硅光技术路线下所获得的产业价值的提升。中际旭创非全资子公司苏州湃矽主要业务为硅光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该子公司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04%,我们认为,其收入增长也反映了公司部分硅光芯片已进入到量产阶段,也意味着公司的硅光模块产品导入市场的速度在加快。预计公司的硅光模块产品将持续上量。 建议重点关注源杰科技CW产品在硅光技术的应用。根据公司投资者问答,对CW芯片的性能需求差异取决于客户的硅光芯片的平台。公司目前CW产品以70 mW、100 mW为主。公司CW光源上半年已在部分客户验证通过并开始交付,目前在量产爬坡和优化阶段,下半年交付量会进一步加大。公司有望核心受益行业硅光渗透率提升。 (二)对于1.6T以后的更高速率产品,产品形态及技术路线未有定论,CPO技术关注度高 对于1.6T往后的3.2T速率的产品形态,可插拔形态下3.2T产品可能要用到薄膜铌酸锂调制器,也有可能直接使用CPO形态,行业未有定论。但是博通正在持续积极推动CPO产品的量产。今年3月份博通交付了全球第一台CPO交换机,为了解决CPO形态下激光器失效不便更换的问题,博通使用的是可插拔激光器,有助于提高可维护性。此次光博会,新华三现场展示了其基于博通交换芯片的CPO交换机及互联互通,随着TH5生态的不断成熟,CPO技术有望在终端客户处大规模部署。 图表6 8个6.4 T光引擎与51.2 TTH5交换芯片共同封装在一个公共基板上 图表5博通TH5-Bailly CPO交换产品 图表7博通CPO产品使用可插拔激光器(PLS) 图表8新华三于光博会现场演示基于博通交换芯片的CPO交换机,最下面一排为可插拔激光器 (三)DCI互连需求加速显现,相干技术下沉 智算网络需求快速增长同样带来数据中心互联(DCI)产品需求激增,各光模块公司在展台展示了解决方案。德科立展示了用于DCI场景的大容量模块化波分光传输系统,并配合德科立自研400G DCO模块进行动态展示,全面助力满足AI时代飞速增长的智算网络建设需求。此外,动态展示的高性价比长距电信高速光模块解决方案,包括IM-DD 400G QSFP-DD ER4和400G QSFP-DD ZR DCO模块,也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