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部证券]:新材料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新材料行业研究框架 - 发现报告

新材料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新材料行业研究框架

有色金属2024-09-01西部证券芥***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新材料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新材料行业研究框架

——新材料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一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2024年09月02日 分析师|黄侃S0800522070001 18818400628分析师|刘毅男S0800524040009 19512482827 机密和专有未经西部证券许可,任何对此资料的使用严格禁止 01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大有可为 中观产业趋势+微观竞争力,透视新材料投资机会02 部分重点新材料企业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03 CONTENTSCONTENTS 风险提示04 材料发展伴随人类文明进步材料发展伴随人类文明进步 •材料发展变迁和人类文明进步相得益彰。材料是支撑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关键性要素之一,材料技术发达程度决定了制造和装备的先进水平,某种程度上人类历史实际上就是材料发展的进程。 新工艺新工艺、、新技术新技术、、新市场催生新材料新市场催生新材料 •新材料即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的、性能超群的一些材料,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新材料的“新”体现在技术、工艺、市场三方面。对应1)新的组成结构、性能、功能,是具备前沿技术的新型材料;2)新的合成与制备方法形成的新材料,是重点行业的高端材料;3)用在新应用领域的材料,面向新兴产业需求。 全球新材料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球新材料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需求+政策推动中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2011年全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仅0.8万亿元,而到2025年中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0万亿元。 资料来源:新材料在线,工信部,亿欧智库,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美美、、日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日等国家处于领先地位,,成长大批新材料企业成长大批新材料企业 •美国依托强大经济和科技实力在新材料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日本受益于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全球领先,欧洲优势在复合材料和化工材料领域,俄罗斯在航空航天、金属材料有深厚积淀。 国内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特征明显国内新材料产业集群分布特征明显 •国内新材料产业在地理区位上呈现东南沿海聚集,中西部、东北地区特色发展布局。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布局完善,经济发达且人才优势显著,吸引新材料产业集群;中西部在材料精细加工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优势;东北重点在于服务重大装备和工程的特色新材料领域。 发达经济体将新材料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发达经济体将新材料放在重要战略位置 •21世纪发达国家新材料国家战略计划持续出台。美国、欧盟、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均将新材料放在重要国家战略位置。 再工业化背景下新材料技术突破成为关键再工业化背景下新材料技术突破成为关键 •发达国家产业回流和再工业化是亟待实现国产自主可控的重要驱动因素,新材料技术突破是关键。 新材料是全球经济体竞争重要着力点新材料是全球经济体竞争重要着力点 •“再工业化”背景下新材料是国内外经济体竞争重要着力点,是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必要环节。 战略定位突出战略定位突出,,中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新材料产业经历了从模仿学习到自主创新的转型,部分关键领域已经实现突破占据领先地位。 高端新材料国产化率亟待提高高端新材料国产化率亟待提高 •多类新材料国产化率仍处较低水平,部分高端材料仍处海外垄断阶段。国内新材料国产替代仍旧较大提升空间,如部分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仍不足5%。另以环氧塑封料为例,国内品牌产品仍集中在传统封装领域,符合产业趋势的先进封装领域用高端材料仍被国外品牌垄断。 资料来源:智研咨询,华海诚科招股书,《中国半导体环氧塑封料产业调研报告》,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战略定位突出战略定位突出,,中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国务院、各部委多维度出台各类政策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 围绕堵点发力攻破实现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堵点发力攻破实现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 •未来中国新材料战略布局重点围绕在创新、发展、升级、绿色、智能、先进制造解决堵点并实现快速发展。 01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大有可为 中观产业趋势+微观竞争力,透析新材料投资机会02 部分重点新材料企业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03 CONTENTSCONTENTS 风险提示04 大宗品大宗品VSVS新材料:非标新材料:非标、、壁垒与成长性壁垒与成长性 •大宗材料研究主要围绕传统周期研究框架,偏向自上而下,对行业供需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新材料可参考成长股研究框架,围绕中观产业生命周期和微观公司竞争力深度分析。 以行业以行业//产品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确定发展阶段产品生命周期为切入点确定发展阶段 •产业周期角度看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新材料细分领域最具备发展和增长潜力。按生命周期视角看新材料可分为概念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不同时期对应业务规模和成长速度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讲技术工艺快速发展、产品性能成熟、出货稳步增长并达到高位主要集中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也是相关企业成长最为稳健的时期。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价核心驱动力存在差异不同生命周期阶段股价核心驱动力存在差异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下,成长逻辑、业绩可兑现性、市场预期等共同驱动股价变化。 研发创新是新材料企业立身之本与成长之源研发创新是新材料企业立身之本与成长之源 •新材料企业研发费用率普遍高于传统基础化工企业。2023年科创板材料相关企业平均研发费率8.1%,申万基础化工平均研发费率为3.8%。•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创新为新材料企业提供成长动力。如安集科技在抛光液产品、奥来德在OLED材料产品的投入。•新材料构筑竞争壁垒的基础在研发实力。序号在研项目图:奥来德2023年年报披露在研项目情况(部分) 复盘鼎龙股份:抛光垫新产品放量进入成长期驱动股价上行复盘鼎龙股份:抛光垫新产品放量进入成长期驱动股价上行 •前期主要行情来自于抛光垫业务开始规模化销售,并持续加大收入及业绩贡献的阶段,同时行业亦有景气度加持,对应导入后期及成长期。•2018.10.17-2023.4.20公司股价涨幅452.10%,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32.64%。•行情背后实际上是公司持续研发投入,实现核心新产品突破,并逐步通过验证并实现放量,促使估值及业绩抬升。 具备产业链视角通过下游分析验证具备产业链视角通过下游分析验证 •认识新材料“三高三长”问题。投入高、成本高、门槛高,研发周期长、应用周期长、产业化周期长。 •新材料企业成长离不开客户培养,对下游进行深入研究更能了解新材料全貌。新材料企业普遍客户集中度更高,产品的开发和迭代通过与客户合作实现,下游的认可和培养是新材料企业突破“三高三长”问题的重要变量。国内当前优势在于高端制造产业快速崛起,对上游新材料需求增加,增强上下游配合,缩短了材料从导入到实现成长的时间,加大了新材料投资的确定性。 •通过下游验证新材料订单趋势、产品性能、导入进度等是关键。 关注产业趋势与市场风格对板块估值影响关注产业趋势与市场风格对板块估值影响 •产业趋势与市场风格影响新材料板块估值水平。如新能源、半导体(自主可控、AI等)具备较好产业发展趋势作为市场主线时期,板块估值抬升拉高相关新材料估值水平,同时相关新材料板块业绩亦有正向反应。 •新材料市场集中、竞争壁垒高,与下游科技、新兴行业的企业有相近的估值周期。 •看清行业发展趋势,具备产业趋势的新材料标的有希望迎来估值抬升和业绩持续兑现双重驱动可能。 资料来源:Wind,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新材料企业长期发展路径:横新材料企业长期发展路径:横、、纵向延伸实现平台化纵向延伸实现平台化 •平台化路径一:横向延伸。多产品、多应用领域的延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如国瓷材料从钛酸钡到氧化锆、氮化物等,以及氧化锆粉体的应用拓展。•平台化路径二:纵向延伸。沿材料向下游延伸,扩大市场空间,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形成成本优势。如国瓷材料从粉体向下游延伸至陶瓷基板、陶瓷球。 01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大有可为 中观产业趋势+微观竞争力,透析新材料投资机会02 部分重点新材料企业盈利预测投资建议03 CONTENTSCONTENTS 风险提示0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投资建议:新材料作为重要新质生产力,契合并助力下游产业大趋势发展,受益技术突破、行业需求增长、国产替代等多重驱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关注各细分领域产品驱动型高成长龙头,以及积极进行横纵延展、夯实长期增长基础的新材料平台型龙头。 01一代材料一代产业,新材料大有可为 中观产业趋势+微观竞争力,透析新材料投资机会02 重点新材料企业盈利预测03 CONTENTSCONTENTS 风险提示04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新材料终端需求多元,宏观经济波动可能会影响行业的需求水平。 •竞争加剧。行业新进入者增加或者技术壁垒被突破等造成行业竞争加剧后可能会显著影响新材料企业盈利水平。 •技术路径变化。新技术路径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替代性的新产品,影响到新材料企业部分产品需求。 •原燃料价格大幅变化。原材料及燃料价格变化会影响新材料企业成本压力,如价格传导不畅会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 •汇率波动。汇率的变化可能会影响部分面向海外出口的新材料企业的业绩水平。 •国际政治摩擦风险。政治局势、贸易壁垒等突发性事件可能会影响新材料企业资本开支计划、客户采购计划等进而影响到业绩。 投资评级说明投资评级说明 分析师声明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联系地址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耀体路276号12层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59号新华大厦303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08号深圳特区报业大厦10C 联系电话:021-38584209 免责声明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 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