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普华永道-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IPO回顾与前瞻-2022年下半年 - 发现报告

普华永道-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IPO回顾与前瞻-2022年下半年

文化传媒2024-08-31蔡智锋、张翌、陈静普华永道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普华永道-中国科技、媒体及通信行业(TMT)IPO回顾与前瞻-2022年下半年

2022年下半年 2023年2月 目录 中国TMT行业IPO回顾3总结及展望17 中国TMT行业IPO回顾 中国TMT行业IPO趋势— 2022年下半年 2022年下半年,在国内资本市场科创板及创业板的带动下,中国内地TMT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有所回暖。2022年下半年内地TMT企业IPO数量较2022年上半年的68起大幅度上升至124起。排除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融资额约520亿人民币)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的影响,融资总额由2022上半年的约人民币1,084亿元大幅上升至约人民币1,335亿元。 2022年下半年于科创板上市的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融资额约108亿人民币)为2022年下半年最大的内地TMT企业IPO。 中国TMT行业IPO数量— 2022年下半年 2022年下半年,国内资本市场依然为内地TMT企业的主要上市选择地,有31%的内地TMT企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28%的内地TMT企业选择在创业板上市,14%的内地TMT企业选择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国内主板上市的占比为5%,而22%的内地TMT企业选择在香港及海外上市。 中国TMT行业IPO融资总额— 2022年下半年 2022年下半年,有27家内地TMT公司选择香港及海外上市,获得约人民币111亿元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8%,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4亿元。其中,有6家内地TMT企业在香港完成二次上市,包括涂鸦智能、壹账通、腾讯音乐、360数科、看准科技及金山云。在这之中,壹账通、腾讯音乐、看准科技及金山云以介绍形式于香港上市;科创板有39起TMT行业IPO,共获得约人民币741亿元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56%,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9亿元; 深圳创业板有35起TMT行业IPO,共获得约人民币402亿元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30%,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1亿元;主板有6起TMT行业IPO,获得约人民币49亿元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4%,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8亿元。在北京交易所挂牌的国内TMT企业共计17家,获得约人民币32亿元融资额,占总融资额的2%,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2亿元。 2022年下半年TMT行业IPO关键财务数据—收入 2022年下半年,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IPO共77起,占比62%;软件与服务行业38起,占比31%;媒体行业9起,占比7%。其中,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企业的整体收入规模较高。 2022年下半年TMT行业IPO关键财务数据—收入 2022年下半年,除于香港二次上市的腾讯音乐外,于香港二次上市的金山云控的收入规模远超同期上市的其他企业,导致于香港及海外上市企业的平均收入较高。 2022年下半年TMT行业IPO关键财务数据—收入 •2022年下半年,在主板新上市的6家TMT公司中,1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年收入超过人民币50亿元,占17%;3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年收入在人民币10亿至50亿元之间,占50%;2家公司的年收入小于人民币10亿元,占33%。 •2022年下半年,在深圳创业板新上市的35家TMT公司中,2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年收入超过人民币50亿元,占6%;11家公司的年收入在人民币10亿至50亿元之间,占31%;22家公司的年收入小于人民币10亿元,占63%。 •2022年下半年,在科创板新上市的39家TMT公司中,2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年收入超过人民币50亿元,占5%;10家公司的年收入在人民币10亿至50亿元之间,占26%;27家公司的年收入小于人民币10亿元,占69%。 •2022年下半年,在香港及海外新上市(含腾讯音乐)的27家国内TMT公司中,2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年收入超过人民币50亿元,占7%;12家公司的年收入在人民币10亿至50亿元之间,占44%;13家公司的年收入小于人民币10亿元,占49%。 •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交易所挂牌上市的17家国内TMT公司中,1家公司的年收入在人民币10亿至50亿元之间,占6%;16家公司的年收入小于人民币10亿元,占94%。 2022年下半年TMT行业IPO关键财务数据—净利润 2022年下半年,类属于软件与服务类上市企业的智云健康科技集团、金山云控及涂鸦智能等上市前一财务年度尚处于亏损状态,导致软件与服务类企业处于平均净亏损状态。 2022年下半年TMT行业IPO关键财务数据—净利润 由于香港及海外市场对尚未盈利的企业带亏损上市接受度较高,2022年下半年于香港及海外上市的27家TMT企业中共有10家处于亏损状态,主要为智云健康、涂鸦智能、零跑科技及金山云控等,导致香港及海外上市企业处于平均净亏损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下半年于科创板上市的国内TMT企业中存在3家企业尚处于亏损状态。(*注:部分香港上市企业的净亏损是由优先股等金融工具价值变动导致,其日常经营实处于盈利状态) 2022年下半年TMT行业IPO关键财务数据—净利润 •2022年下半年,在主板新上市的6家TMT公司中,有4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至5亿元之间,占67%;2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元以内,占33%。 •2022年下半年,在深圳创业板新上市的35家TMT公司中,1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的净利润超过人民币5亿元,占3%;20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至5亿元之间,占57%;14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元以内,占40%。 •2022年下半年,在科创板新上市的39家TMT公司中,有2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的净利润超过人民币5亿元,占5%;19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至5亿元之间,占49%;15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元以内,占38%;3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占8%。 •2022年下半年,在香港及海外新上市(含腾讯音乐)的27家TMT公司中,有1家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的净利润超过人民币5亿元,占4%;3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至5亿元之间,占11%;13家公司的净利润在人民币1亿元以内,占48%;10家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占37%。 •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交易所挂牌上市的17家国内TMT公司上市前一财务年度净利润均在人民币1亿元以内。 A股上市TMT企业市盈率趋势 A股上市TMT企业(除科创板外)的平均市盈率在2022年12月底较6月底保持平稳。截至2021年6月30日,在A股上市的TMT公司平均市盈率为44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A股上市的TMT公司平均市盈率为41倍。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A股上市的TMT公司平均市盈率为33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在A股上市的TMT公司平均市盈率为34倍,依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科创板进展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于科创板挂牌上市的企业中,206家TMT行业企业的总融资额为人民币3,706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7.99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84倍;107家医疗保健类企业总融资额为1,700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5.89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79倍;121家工业制造类企业总融资额为1,482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2.25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60倍; 56家材料及化工类企业总融资额为592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0.57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58倍;9家零售消费类企业总融资额为108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2.00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6倍;2家其他行业企业总融资额为12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6.00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4倍。 创业板进展 自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挂牌上市以来,共有412家企业于创业板上市,总融资额为人民币3,932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9.59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7倍。这其中,104家TMT行业企业的总融资额为人民币1,032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9.92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47倍;43家医疗保健类企业总融资额为554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2.88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51倍;124家工业制造类企业总融资额为917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7.40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0倍; 62家材料及化工类企业总融资额为621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0.02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6倍;75家零售消费类企业总融资额为781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10.41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30倍;4家其他行业企业总融资额为27亿元,平均融资额为人民币6.75亿元,平均首发市盈率为28倍。 赴香港二次上市TMT企业 2022年下半年,赴香港二次上市的TMT企业共6家,总融资额约为人民币4.12亿元,其中壹账通、腾讯音乐、看准科技及金山云以介绍形式于香港上市。 总结及展望 于2022年10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18C章”)。18C章的施行意味着尚处于初步商业化或未完成商业化阶段的特专科技公司将也可在联交所申请上市。 2023年2月1日,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美 国 上 市 公 司 会 计 监 督 委 员 会(PCAOB)于2022年12月宣布成功对中概股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底稿审查。在暂时缓解中概股公司美股退市风险的同时,投资者也将重拾对中概股的信心。2023年度,国内科技创新型TMT企业赴美上市将有望复苏。 疫情防控进入“后疫情时代”新阶段之际,在多项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经济总体呈现稳定复苏态势,国内资本市场的表现预期也将得到进一步提振。 全面注册制将进一步提升国内资本市场的发行效率和上市可预期性,从而增加企业A股上市的积极性,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环境,也将更好地支持国内科技创新型及成长型企业的发展。在主板IPO“红绿灯”政策加持之下,拥有关键技术的硬科技企业将得到资本市场更好的助力。 党的二十大为国内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明晰指引,将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以及更多改革优化措施的推出,国内资本市场将会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具有研发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也将在A股资本市场会受到更多追捧。 该项重大制度革新将利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行业领域的企业,并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预 计2023年 度 , 国 内 科 技 创 新 型TMT企业赴港上市将继续保持活跃。 与此同时,2022年度中概股的A股回归以及于香港市场的陆续二次上市,也将给中概股公司提供新的启示和选择。2023年度,香港及内地资本市场将保持对中概股公司的吸引力。 2023年度,国内资本市场将在压力中继续增长,成为全球市场的亮点。 主要联系人 周伟然全球TMT行业主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wilson.wy.chow@cn.pwc.com 高建斌中国内地TMT行业主管合伙人及华中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组主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gao.jianbin@cn.pwc.com 北京 深圳 上海 陈静审计业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cathy.j.chen@cn.pwc.com 蔡智锋中国内地媒体行业主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frank.z.cai@cn.pwc.com 张翌中国北部审计市场主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walter.zhang@cn.pwc.com 广州 莫斌审计业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aileen.mo@cn.pwc.com 翁颖晶审计业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philip.weng@cn.pwc.com 陈建孝审计业务合伙人普华永道中国alex.p.chan@cn.pwc.com 普华永道 本文仅为提供一般性信息之目的,不应用于替代专业咨询者提供的咨询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