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分析理论、方法、体系与观点 ——宏观专题报告 西部证券研发中心 2024年8月22日 分析师|边泉水S0800522070002bianquanshui@research.xbmail.com.cn 主要观点 【核心结论】当前内外宏观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总量增速逐步降低的背景下,市场更加关注结构层面的机会。因此,宏观研究的分析框架也需要进一步细化。我们基于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货币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宏观经济分析框架,并基于这一框架,提出当前经济依然运行在修复式增长的框架中,弹性有限。 【报告亮点】从人口周期、朱格拉周期、库兹涅兹周期和库存周期出发,梳理现有的宏观、中观经济指标体系,搭建可想象、可追踪、可验证的宏观分析框架,并基于修复式增长的框架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判断。 【主要逻辑】 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和资产价格,寻找资产配置的预期差。 宏观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实体经济:(GDP、月度经济活动数据)、物价、货币财政、国际收支。 当前经济运行在修复式增长的框架中:1)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三大部门的增长动能不足;2)经济修复的时间较长;3) 没有通胀压力;4)GDP增速环比、同比波动较大,经济预测的不确定性上升。 预计2024下半年GDP增长5%左右,通胀温和回升。 【风险提示】 宏观政策不及预期,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地产风险外溢,海外金融市场回调幅度超预期,数据统计存在遗漏或偏差。 目录 1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04 1.1宏观经济发展背景05 1.2转型的宏观经济学定义06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07 1.4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17 1.5宏观经济分析的覆盖面18 2周期理论是基于经验的重要框架20 2.0周期理论概述21 2.1人口周期22 2.2朱格拉周期25 2.3库兹涅茨周期26 2.4库存周期与美林投资时钟27 2.5中国经济周期29 3数据验证32 3.1宏观经济指标分析方法33 3.2数据使用方法58 3.3政策分析64 4大势研判70 录 ENTS 1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4 录 目 2周期理论是基于经验的重要框架20 CONTENTS 3数据验证32 4大势研判70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1宏观经济发展背景:“大缓和”时代 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和波动下降,增长波动下降 对其原因有争议 –政策作用,尤其是货币政策 –运气:经济面临较少供给面冲击 –人口结构变化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2转型的宏观经济学定义: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古典经济学 经济大衰退,失业大幅上升,很难用均衡的变化解释 政府干预大幅增加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救助金融体系 –减税,扩大财政支出支持总需求(IMF的新政) –货币大宽松(量化宽松等非常规手段) –宏观审慎管理(金融压抑) –中国2008年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经济学两大流派的变迁 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经济学 凯恩斯主义回潮(?) 1930s1970s2010s 资产泡沫资产泡沫 古典经济学:强调“理性”,供给决定需求,政府干预弊大于利 凯恩斯主义:强调“非理性”,需求决定供给,需求不足时需要政府干预 历史的相似:两次凯恩斯主义兴起发生在资产泡沫破灭和金融危机之后 –192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股市泡沫 –1990年代-2000年代初:大缓和(Greatmoderation),资产泡沫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两个部分 –一般均衡论(generalequilibriumtheory) –货币数量论(quantitytheoryofmoney) 一般均衡论:解释商品的相对价格和资源配置 –AlfredMarshall:单一商品供给和需求 –LeonWalras:存在至少一个价格和数量系统使得每个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平衡 –Paretoefficiency:给定现有的财富分配,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失业是自愿选择 货币数量论:解释商品的货币价格和一般价格水平 –192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股市泡沫 –1990年代-2000年代初:大缓和(Greatmoderation),资产泡沫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古典经济学(续) 萨伊定律(Say'sLaw):供给创造需求 –基本观点:经济在受到这些冲击后,产生短暂的波动,但自身有稳定机制,很快回到充分就业 –很难解释1930年代大萧条带来的持续的高失业 收入分配问题 –生产要素边际产出决定初次收入分配 –不一定代表社会福利最优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凯恩斯理论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需求决定供给 –总需求:居户和企业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消费和投资需求 –总供给:为满足总需求所需要雇佣的工人数 –总需求决定总供给(就业人数) 对大萧条的解释:投资者信心是经济周期的重要驱动力量(animalspirit) –投资者信心下降,股市下跌 –企业减少投资,生产机器的工人失业 –失业的工人降低消费,生产消费品的工人失业 有效需求不足:非自愿失业 凯恩斯的货币理论:流动性偏好决定货币需求,货币是内生的 –货币的储值功能和流动性偏好 –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决定利率 –高利率是导致投资弱、经济萧条的重要原因 货币短期不是中性的,影响实体经济,而“长期我们都不在了”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凯恩斯理论(以美国为例) 美国CPI同比%M2/GDP%(右) 16 100 14 90 12 1080 8 70 6 460 2 50 0 -240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凯恩斯理论(政策主张) 财政政策:在私人部门需求不足时,政府应该借债增加支出,支持总需求 –193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赤字温和增加,但基本被州政府紧缩抵消 –1940年代:美国大规模财政扩张,经济大幅反弹 货币政策:政策操作对象应包括短、中、长期利率,而不仅仅是短期利率 –预期重要,而影响预期的最有效方法是直接管理长期利率 –公开市场操作:政府发债只定利率,数量由市场决定 –在短期利率接近零时,央行购买长期国债和风险资产(QE)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凯恩斯理论(凯恩斯主义的挫折) 凯恩斯总供给理论对战后经济学和宏观政策有极大影响,也最有争议性 –总需求变化先影响就业,充分就业后才会影响物价 –失业和通胀不会同时发生 凯恩斯总供给理论的阐释 –菲利普斯曲线(1958):失业率和工资增长率稳定负相关 –PaulSamuelson&RobertSolow:总需求管理在低失业和低通胀间取舍 自然失业率:现代经济学和宏观政策的核心概念 –MiltonFriedman&EdmundPhelps(1968):失业率取决于基本面因素,包括劳动生产率、居户偏好、找工作的成本 –长期看,失业率和总需求管理没有关系,和通胀没有关系 –潜在增长率 1970年代滞胀造成凯恩斯理论和政策破产 –1975年美国失业率达到9%,通胀率13%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 理性预期学说:RobertLucas对宏观经济学的革命性影响 –你不能一直愚弄所有的人 –失业是一种均衡现象(居户的偏好,技术进步,劳动力供给) –总需求管理即使短期内也不能改善一般民众的福利 –经济学应更多研究经济增长,而不是周期波动 革新版的一般均衡论:实际商业周期理论(realbusinesscycletheory) –EdwardPrescott&FinnKydland:用生产率变动解释就业、投资、消费和 GDP(包括相对价格)的波动 –没有失业率变量,就业的波动反映人们对工作时间的自愿选择 革新版的货币数量论:“新凯恩斯”经济学(New-Keynesianeconomics) –价格不能及时变动,货币变动先影响实体经济,后影响物价 –货币对增长和失业率有短期影响,长期是中性的 –“新凯恩斯”经济学对中央银行影响极大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经济自由化政策 减少政府干预,增加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里根政府的供给学派政策:减税,降低政府干预 –萨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政策 –金融自由化:1999年TheGlass-SteagallAct被取代;fair-valueaccounting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资本账户开放,浮动汇率制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3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论:几大流派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资本帐户开放,浮动汇率制 代表性人物: 费雪尔(IrvingFisher)与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 法马(EugeneFama)与席勒(RobertShiller)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人的有限理性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4宏观经济分析的主要任务 (一)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 –经济增长:实际GDP增速 –通货膨胀:CPI、PPI –政策研判: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二)对资产价格做出判断 –权益:A股、美股、港股 –债券:中债、美债 –商品: 有色:黄金、白银、铜、铝等黑色:螺纹钢、铁矿石 能源:原油、动力煤、焦煤 –汇率:人民币汇率、美元指数、日元等 (三)寻找资产配置的预期差 –2023H1经济的“强预期、弱现实” –2024年1月市场过度悲观带来的A股超跌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5宏观经济分析的覆盖面:宏观的三个经济视角 (一)经济增长 –短期波动:主要看需求 –长期趋势:主要看供给 (二)经济结构 –需求:消费、投资、出口 –供给:劳动力、资本、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率) (三)货币 –货币是中性的吗? –资产泡沫与金融稳定 一、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 1.5宏观经济分析的覆盖面:规则与透明度 货币政策仍有逆周期操作,但强调机制、规则和透明度 –Inflationtargeting;Taylorrule(泰勒准则) –央行独立性 财政政策更多强调中长期可持续和市场效率 –中期财政政策框架 –减税 –对收入分配的二次调节降低 录 ENTS 1宏观经济发展的背景及转型4 录 目 2周期理论是基于经验的重要框架20 CONTENTS 3数据验证32 4大势研判70 二、周期理论是基于经验的重要框架 2.0周期理论概述 周期理论的前提是,经济运行可以拆分为趋势部分和周期部分。 周期理论在经济学界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属于“后验性”研究。 人口周期:主要是指人口的增长率和结构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经济周期:实际经济增长、物价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基钦周期:库存周期(平均40个月左右) –朱格拉周期:资本开支周期(8-10年) –库兹涅茨周期:房地产周期(15-25年) 金融周期:主要是指利率、信贷、信用的周期性波动现象。 二、周期理论是基于经验的重要框架 2.1人口周期: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 人口增长率:随着经济发达程度的提升,存在逐步下降的趋势。 –美国即使是移民国家,也存在类似趋势 –中国虽然受到计划生育政策扰动,但也存在类似趋势 人口结构:正确认识老龄化。 –导致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老龄化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劳动力供给上 刘易斯拐点: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3.0 2.5 2.0 1.5 1.0 0.5 0.0 -0.5 -1.0 2021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