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百会研究院报告 近年我国数字经济理论研究的进展 信百会研究院课题组编写 2024年7月 目录 一、数字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范畴、对象和方法5 (一)关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的研究5 (二)中国经济学视野中的数字经济研究:与国外比较的异同、中国特有的进展与差距7 二、中国数字经济理论研究进展8 (一)理论经济学研究9 1、资源配置经济学研究9 1)数字经济微观经济学9 2)数字经济宏观经济学12 2、数字经济政治经济学研究13 1)论文研究成果13 2)专著研究成果14 3、研究进展与未来方向15 (二)政策理论研究16 1、基础研究16 1)《论信息》16 2)《数字经济:内涵与路径》16 2、政策研究17 1)《平台经济的创新与监管》17 2)《数字宏观:数字时代的宏观经济管理变革》18 3)信通院关于数字经济的研究18 (三)应用经济学研究19 1、概况:领域分布与主题分布19 2、几个热点理论问题的研究进展22 1)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22 A.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关系22 B.数字经济对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23 2)数字货币(加密货币)问题研究24 A.研究综述24 B.央行数字货币(CBDC)26 C.技术与应用26 D.数字货币的本质与未来27 3)数字劳动与就业29 A.数字就业29 B.数字劳动29 4)数据要素市场化30 A.数据要素:李海舰、蔡跃洲的研究31 B.数据内生增长:谢丹夏的研究31 C.数据基础性制度:李三希的研究32 D.数据资本资产定价:于小丽、姜奇平的研究32 E.数据生态:戎珂的研究33 三、信百会数字经济理论探索35 (一)事件与人物35 (二)研究成果37 1、微观经济学37 2、宏观经济学42 3、政治经济学研究43 4、政策与应用经济学研究43 图目 图1:我国数字经济理论研究与数字经济研究比重关系图2: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 图3:黄金供求与比特币供求比较图4:数字加密问题研究框架 图5:数字加密相关论文发表情况图6:数字加密研究主题分布 图7:平台生态解构 图8:生态均衡原理图比较图9:数字经济总供求均衡 一、数字经济理论研究前沿:范畴、对象和方法 (一)关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的研究 较其它经济理论而言,数字经济理论研究的范畴、对象和方法,都有一些不同之处。近年,我国学界在数字经济理论研究基础上,就如何开展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本身,也在展开研究。 国内学界关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研究,主要见于以下10篇论文:1、陈福中:数字经济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01,2、王立忠:中国式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构建的有益探索[J],山西日报,2022-12-06,3、曹明星:数字经济下的数据要素治理与数字税收改革——基于“信用价值集聚生产”创新经济理论的初步探讨[J],税务研究,2022-11,4、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汪阳洁: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管理世界,2022-02(含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汪阳洁: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社会科学文摘,2022-06-30),5、陈玲;孙君;李鑫:评估数字经济:理论视角与框架构建[J],电子政务,2022-01,6、陈万钦:数字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2020-11-05,7、杨东: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理论和规制体系的重构——以竞争法为核心[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0-09-27,8、傅昌銮;王玉龙:数字金融的发展及其对相关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影响[J],统计与管理, 2020-03-20,9、谢康;王帆:数字经济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9-05-20,10、钮钦:数字时代分享经济的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审视[J],电子政务,2016-12-20.11、魏江,刘嘉玲,刘洋.数字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与重要研究议题[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1):1-7. 陈晓红等(2022)通过现有的国内外数字经济相关研究总结文献关键词和研究方法,搭建数字经济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判断。谢康(2021)从面向国家需求的角度,通过中国经济治理体制窗口总结出经济学研究的方向和规律,对有待解决的问题做出总结。魏江等(2021)从数字经济内涵和特征出发,阐述了数字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提出未来的研究议题 1。 其中,对于数字经济理论如何研究,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主张区分数字经济理论研究与数字经济研究,如谢康等明确区分数字经济理论研究与数字经济应用基础研究,认为:总体上,现有数字经济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方向,一是聚焦数字经济理论的研究方向,如探讨数字经济时代有限理性行为的新特征、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以及基于数字经济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融合等;二是侧重数字经济应用基础研究的方向,如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特征分析与应用研究(张明喜等,2019),数字经济如何影响现代产业体系的建构等;三是数字经济测度与政策分析的研究方向2。其中第三个方向也可归入应用基础研究。从近年实际效果看,研究明显偏于经验性的应用研究(如图1所示);另一种,也是两篇高引用论文,主张以关键局部突破来构建整体框架。如陈晓红等(2022)认为:“未来的数字经济研究可以通过扩展生产函数范式构造数字技术影响的新理论框架”3。魏江等,鉴于“目前在国际上还未形成公认的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主张从资源、技术、产权等局部进行理论变革,并提出基础设施、信用、数据要素等“核心议题”。 1袁妲:数字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及研究特征——基于主要中文经济学期刊的文本分析[D],中央财经大学, 2022年5月 2谢康;王帆:数字经济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9-05-20 3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汪阳洁: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管理世界,2022-02 在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方面,陈晓虹等的研究4较有代表性,在研究框架上,主张“未来的数字经济研究可以通过扩展生产函数范式构造数字技术影响的新理论框架”;“未来经济理论范式应当不局限于经济要索,还需关注非经济要索投入”;“未来可进一步从社会动力学视角聚焦数字技术对其他行业的溢出效应”。 陈晓虹认为,数字经济理论内容主要是以数据为核心驱动、以数字技术为关键手段,通过传统产业边界网络化、信息产业化普及化、公共数据资源价值化、创新过程迭代化的发展模式,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理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数据纳入生产要索,二是突破地理空间界限,三是市场主体行为变化,四是产权与成本的新探索,五是数字创新。 信百会成员关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本身的研究,在专题论文方面,主要见于以下5篇论文:1、白重恩:扎根中国经济实践,引领数字经济理论创新[J],财富时代,2022-09-25,2、姜奇平:数字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定性、定量两种分析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20-11,3、姜奇平:论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1-01,4、于小丽;姜奇平:对数字经济框架的理论经济学整合[J],互联网周刊,2023-01-20,5、姜奇平:数字经济对经济原理最大改变[J],互联网周刊,2024-01-05.在专著方面,主要见于国家出版基金系列中的 《数字经济学》丛书。 关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的范畴、对象和方法,代表性观点如下:第一,数字经济理论体系必须超越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对象。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认为,要深入构建数字经济理论体系,就必须超越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对象,做社会经济系统更底层规律的研究5。他十分赞赏黄奇帆等人的研究,指出数字经济是面向“实体+数字”两个空间的经济理论,并强调同时面向两个空间发展数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势必迎来又一轮经济理论革命,这给我们带来了进行理论创新的难得机会6。 第二,数字经济学有不同于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基本问题。 姜奇平基于信息经济学家斯蒂格里茨修正经济基本问题(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1977)提出,应从工业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数量-价格的均衡与最优问题),转向数字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品种-数量-价格的均衡与最优问题),以内生工业生产方式(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与数字生产方式(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差异7。意图是解决经济学无法对生产方式进行模型分析的问题,从而排除构建数字经济学量化研究中的最主要理论障碍。 第三,数字经济有不同于经济学一般意义上的价值本体。 姜奇平认为,农业经济的价值本体是使用价值(差异化价值),工业经济的价值本体是交换价值(无差异价值),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是基于前二者综合形成的更高的差异化价值,即重新定义的附加价值8。反对仅用技术定义数字经济,带来“洋务运动”式的政策误导。 第四,数学经济学应采用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总体方法。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数字经济学”系列研究,提出了“新综合”的总体方法论。新综合,将相互对立的资源配置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与社会分配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以AC-MC为不变价值尺度在经济数学上加以统一,解决数字经济做蛋糕与分蛋糕在理论经济学上的逻辑一致性问题。在经济数学上采用与谢克 9同样的策略,即建立完全竞争均衡与垄断竞争均衡的统一场理论。构建东西方融合的中国 4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汪阳洁: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管理世界,2022-02 5白重恩:扎根中国经济实践,引领数字经济理论创新[J],财富时代,2022-09-25 6白重恩:扎根中国经济实践,引领数字经济理论创新[J],财富时代,2022-09-25 7姜奇平:数字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定性、定量两种分析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20-11 8姜奇平:论数字经济的价值本体[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21-01 9安瓦尔.谢克:资本主义(上、下册),中信出版集团,2021 式现代化经济学新框架。“新综合”的主张技术研究方法与制度研究方法的综合,克服西方经济学没有生产力概念的缺失,将中国独创的技术经济学和内生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内生进总体方法框架,把握技术研究与制度研究的平衡。 (二)中国经济学视野中的数字经济研究:与国外比较的异同、中国特有的进展与差距 伴随中美数字经济齐头并进,中美数字经济理论研究也在齐头并进发展。总的来说,研究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都没有产生象《国富论》那样的重大突破,也都具有率先突破的潜力。相比之下,我国数字经济理论的研究,在范式转变上,学术自主上,态度更为积极,是主动求变的一方。而美国和西方的同类研究,更侧重固守原有范式体系下的局部突破与知识发现,更强调规范的实证研究,研究略显细碎。 1、数字经济理论体系 如白重恩介绍的:黄奇帆教授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数字经济领域开展了大量合作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他的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数字经济:内涵与路径》这本书就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书中所讲的数字逻辑,就是力图在哲学层面上探究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指出数字经济理论研究进入了系统论的时代,需要用数字技术重构社会运营的基础,并在数据透明、公平、可信的基础上,在实体和数字两个空间里形成新的经济平衡。这个逻辑体系对深刻理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规律有重要价值10。 中国形成的第二个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近十年“创新工程”成果6卷本数字经济学(已出版宏观经济卷、微观经济卷、管理经济卷,即将推出制度经济卷、技术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卷),通过系统的数理模型构建,不仅模型化了数字经济不同于工业经济的均衡规律,给出了数字经济广义帕累托最优的证明;通过对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等均衡线(美国同类研究还没有完成数学化)的发现,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中国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一个实质不同在于,融入了政治经济学分析,初步实现了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