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DOB意见763号报告,2023年4月
《马里与布基纳法索反法运动:俄罗斯角色的崛起》
弗朗西恩·奥古·科里比,CIDOB访问研究员
自2020年以来,马里与布基纳法索经历了多次军事政变,建立了反对法国在非洲政策的倾向性政府,挑战了传统的西方联盟,转而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最初,西方分析人士将这一转变视为俄罗斯“灰区”战略的结果,该战略通过反法宣传及支持这些国家的新兴强权,旨在削弱西方影响力并引发直接影响欧洲边界的不稳定。然而,新政府的官方声明与公众辩论将其归因于非洲自主进程,旨在结束对法国的所谓干涉、改变策略,并强化与声称能为非洲提供国际舞台上替代声音的合作伙伴的关系。
在2012年多维度危机的背景下,民众不满情绪与街头抗议指向法国军队与无力有效治理的非洲领导人,导致对法国的反感加剧。随着军事政变的实施,政府作为反法力量的代表,承诺稳定国家并过渡至民选政府。然而,在马里与布基纳法索,第二轮亲俄军事政变已确立了反法话语的制度化,并加强了与克里姆林宫的合作,不仅限于双边关系的紧密,还包括雇佣争议不断的瓦格纳集团。
法国在西非的影响力丧失后,总统马克龙试图调整对非洲的政策,这意味着军事战略的转变。在社会不满与街头抗议的背景下,马里与布基纳法索的军事政权通过军事政变为自身提供了合法性,并转向了与俄罗斯的合作。
尽管俄罗斯宣传活动被归咎于反法情绪的增长,但政府与社会的反应并非唯一原因,其他因素也发挥了影响。社会对法国长期存在的不满,包括认为法国维护殖民地关系时剥削当地领导人,以及对安全局势恶化和非正式殖民统治的批评,加剧了反法情绪。同时,伊斯兰激进组织的叙事也对地区产生了影响。
为了应对失去合法性的问题,马克龙采取了承认非洲历史上的法国责任(如卢旺达种族灭绝和阿尔及利亚的法籍北非人屠杀)的策略,并宣布撤出对法郎货币联盟的决策参与,以及减少在非洲的军事存在,以减轻控制感。此举被视为对国际影响力的回应。
在这一背景下,新的国际竞争格局,特别是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促使非洲国家重新评估其与西方盟友的关系。虽然马里与布基纳法索可能无法脱离法国和欧盟,除非全球权力格局发生根本变化,但俄罗斯的介入强化了军方政权的体系,这些政权面临严重的国内安全危机,恐怖主义威胁蔓延至两国领土。
非洲在全球政治地缘格局中的重新崛起,以及中国和土耳其等中东国家以及地区大国如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乃至卢旺达在该地区的投资增加,扩大了非洲国家的选项。特别是在萨赫勒地区,美国撤军与中东势力如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的兴起,以及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和卢旺达等国的投资或技术支持,凸显了地区安全合作项目的增加。
在这一新环境下,俄罗斯成为萨赫勒国家领袖的吸引对象,他们青睐一个重视权力统一和稳定的国际伙伴,以及更倾向于采取更具进攻性的军事战略。俄罗斯不仅在萨赫勒地区,而且在非洲大陆其他地区提供合作选择,这一举措受到公民、知识分子和政府的欢迎,因为它们强调了不对称关系的不平等和殖民遗留问题。然而,瓦格纳集团在该地区的活动继续促进激进化,从而加剧了不稳定,并未能解决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