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技术研究部|李震2024年7月24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实现了高速发展,202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万亿元,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已成为规模体量大、门类体系全的制造业大国。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仍面临一些结构性优化的挑战,科技创新水平和基础研发投入强度有待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融资支持力度尚待增强、全球价值链地位亟待提升。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未来,中国将加速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芯片、光刻机、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将进一步提升,支持科技创新融资的股市、债市和股权投资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逐步完善,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文 一、中国制造由大国向强国跃迁 制造业大国驱动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基本完成了欧美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其中,制造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我国制造业大国主要体现在规模体量大、门类体系全、供应链管理高效。规模体量方面,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9.91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3万亿元,规模连续 14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制造业增加总值的比重稳定在30%左右,是美国制造业 增加值的1.9倍,德国的5.5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门类 体系方面,我国已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和666个工业小类,建立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供应链管理方面,我国已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制造再到配送物流的完善供应链体系,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产品的竞争力。 图1中国及G7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单位:万亿元) 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中国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日本 表1中国及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前5名细分行业情况 国家 制造业占比前5细分行业 行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比重 中国 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 16.7% 电气和光学设备 12.0% 化学制品 11.9% 虽然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已跃居世界首位,但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依然较低,基础研发投入较主要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制造业整体发展结构还有待优化,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制造业增加值结构来看,美国、德国、日本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增加值占比较高,德国运输设备、机械、电气设备等中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体制造业中占比较大,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整体制造业比重为22.0%,机械制造业占比17.6%,两者合计占比39.6%,而中国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比8.3%,机械制造业占比为7.9%,两者合计16.2%,中高端制造业占比相对还较低;从基础研发投入角度来看,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年研发投入的6.70%,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新加坡均超过15%,日本、韩国高于10%。整体来看,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环节,研发、设计和品牌建设能力亟待提升。 食品饮料烟酒 11.2% 其他非金属矿物 9.3% 德国 运输设备 22.0% 机械 17.6% 电气和光学设备 12.8% 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 11.2% 化学制品 10.5% 美国 纸制品和印刷品 15.7% 化学制品 15.0% 电气和光学设备 14.0% 食品饮料烟酒 10.6% 运输设备 10.4% 日本 食品饮料烟酒 15.7% 电气和光学设备 14.4% 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 12.7% 运输设备 11.8% 化学制品 9.5% 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 科技创新水平和基础研发投入强度有待提升。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转型升级阶段,在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尤其是在一些高端制造领域,如工业母机、光刻机、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我国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对于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至关重要,但由于技术门槛高、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等原因,导致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相对缓慢。此外,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还相对较弱,尤其是在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软件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工业六基领域的研发水平还亟待提升,没有基础研究支撑的高端制造业发展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些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研发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是支撑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动力。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融资支持力度有待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金融支持体系尚存优化空间,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支持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资本的充裕性限制了制造业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和发展。这种融资约束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信贷约束紧,由于企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往往投入高、产出低,金 融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该类企业的信贷投放往往较为谨慎;二是股权融资难,PE/VC股权投资与制造业科技创新有较好的适配性,但目前我国依然以间接融资为主,股权融资规模和占比都相对比较低,尤其是科技创新型初创企业,亟需“耐心资本”的支持;三是债券市场信用评定难,“专精特新”企业以其独特的创新力、专业化和精细化优势,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但这些企业由于“轻资产、高风险、高成长”的特性,往往不能获得与成熟企业相同的评级条件,财务条件也达不到公司债的发行要求,针对具有“专精特新”特性的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融资的支持力度也尚有进一步增强的空间。 制造业结构尚待优化,全球价值链地位亟待提升。制造业结构方面,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中低端产品过剩,能够满足消费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中高端产品供给仍不足,未来中高端领域、高品质产品的生产制造将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全球价值链地位方面,我国制造业虽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的规模和影响力,但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在多数领域主要承担的是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而设计、研发、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则相对较少或缺乏,即使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也主要以对进口芯片、制造设备、关键部件的组装加工方式参与全球分工,整体来看,我国在核心技术研发设计能力、营销渠道和国际品牌竞争力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待提升。 三、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 中国制造业的由大变强、转型升级路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过程,涉及科技创新、融资支持和结构优化等多个方面。 持续提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在制造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基础研发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可以积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企业主体作用,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集中力量攻克芯片、光刻机、航空发动机、第四代核电机组等一批事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卡脖子”技术,以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有条件的央企牵头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加深合作,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推动产 学研用的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强化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完善包括股市、债市和股权投资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股市方面可进一步优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制度安排,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提高审核效率并进一步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债券市场方面,可进一步推动科创债市场提质扩容、鼓励产品创新,发行包括科创企业债、科创专项债、科创绿色债等多种类型的科创债券,满足不同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并进一步优化民企科创债发审制度、提升民营科技创新企业科创债发行规模和参与度,优化科创债市场环境;股权投资市场方面,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LP领投作用,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投资力度,并进一步推动和鼓励股权投资机构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大对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投资规模,推动科技成果从设计转为产品、从实验走向市场,从而加速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向中高端转移。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三者互为耦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中,数字化是基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收集和处理数据,为智能化制造提供了精准的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是推动智能化制造的重要依托;网络化是桥梁,网络化促进了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企业通过网络协同能够推动数字化在制造业中的普及和深入应用,实现跨地域、跨企业的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为智能化制造提供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提高了市场需求响应速度和企业竞争力;智能化是目标,智能化生产帮助企业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和优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了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推动了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等新型业务模式的发展,拓展了产品市场空间和盈利渠道。 报告声明 本报告分析及建议所依据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依据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 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依据本报告提供的信息进行证券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大公国际,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