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德邦证券]:详解三中会议:以改革谋发展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详解三中会议:以改革谋发展

2024-07-24程强、张浩德邦证券七***
详解三中会议:以改革谋发展

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点评 2024年07月24日 宏观点评 详解三中会议:以改革谋发展 证券分析师 程强 资格编号:S0120524010005 邮箱:chengqiang@tebon.com.cn张浩 资格编号:S0120524070001 研究助理 邮箱:zhanghao3@tebon.com.cn 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百年变局下,当前我国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内外部的“去中国化”及“去地产化”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三中全会设置了本次改革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并对改革的具体方向给予了指示,我们认为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对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更高维度的总结,这也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关研究 2)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在科创、国计民生等领域发挥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 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积极营造民企发展环境和机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土地、数据等要素市场化,健全生产要素按市场评价贡献决定报酬机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政府投资撬动全社会投资,通过消费长效机制来加速收入、财富及预期的修复。 3)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高质量发展机制。其一,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新兴产业持续投资,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其二,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确保重大产业基金 投向符合国家战略,降低制造业综合成本负担;其三,完善服务业发展,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破除跨地区经营行政壁垒。 4)四位一体全面促进创新新局面。有效组织创新,央国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中发挥骨干作用,形成国央企“突破卡点,大步在前”,其他企业“逐步创新,小步在后”格局。有效激励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需要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支持, 科技金融及资本市场“合理高估值”的激励机制是重要支撑。通过产能迭代持续推动创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是持续推动创新的基础保障。 5)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健全宏观治理体系。国家重大战略与宏观政策协调一致,做到全国一盘棋。围绕实施国家发展规划、重大战略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优化各类增量资源配置和存量结构调整,保障宏 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将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都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健全预期管理机制,有助于稳定社会和市场预期。 6)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加快健全种粮农民的收益保障机制,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是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高集体收 入的改革创新。将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与常住人口增加相协调、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是化解土地供给压力、盘活存量土地市场的积极探索。 7)以改革促开放,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拥抱全球化,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参与全球治理改革,提供全球公共产品;强化贸易政策与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等协同,打造开放高地,降低外商投资门槛,吸引外资。 8)健全保障及改革民生制度。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机会公平;规范财富积累方式,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并健全社保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借鉴三 明经验,但也需关注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量、价、质”三者之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以“银发经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9)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落实“保障+商品房”新发展模式。新加坡模式是重要参考经验,不排除我国大规模推进收储促进保障房体系建设,三个前提在于:1收购价格满足收储后进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收益率要求,能够市场 化运营。2对保障房领域的要求更加关注社会属性而非经济效益。3当前民企现金流及资产减值压力较大,需关注道德风险。 10)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是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二是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 型新机制。 11)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一是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治理体系。二是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乡镇、街道职责和权力、资源相匹配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力量。 三是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 风险提示:(1)财政、货币等政策落地不及预期;(2)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3)地方政府债务化解不及预期 内容目录 1.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4 2.发挥核心作用、响应人民所呼6 3.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机制7 3.1.推动国资国企做优做大,营造民企良好发展环境7 3.2.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要素市场化8 3.3.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10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高质量发展机制11 4.1.发展新质生产力11 4.2.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12 4.3.破除服务业发展壁垒12 4.4.促进新老基础设施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两大新方向12 5.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14 6.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健全宏观治理体系16 7.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17 7.1.促进农民市民化进程,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权益17 7.2.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统筹推进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17 7.3.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18 7.4.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18 8.以开放促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19 9.健全保障及改革民生制度21 10.房地产: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落实“保障+商品房”新发展模式22 11.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24 11.1.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24 11.2.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25 12.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26 12.1.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公共治理体系26 12.2.健全社会治理体系26 12.3.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26 13.风险提示28 图表目录 图1: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逐步回落5 图2:房地产相关税收及卖地收入下降较多5 图3:社会主义制度的三大政治优势是人民所呼的支撑6 图4:今年以来广义财政支出偏弱10 图5: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中汽车、建材和金银珠宝同比均负增10 图6:政府债券发行大幅增加12 图7:2020年以来地方专项债额度明显提高12 图8:一级收费公路债务余额及同比13 图9:四位一体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14 图10:统筹财税金融等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17 图11:城乡融合发展机制19 图1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累计同比(单位:%)20 图13:2023年以来外商投资同比多处于负增长区间20 图14: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环比持平21 图15:青年人失业率明显高于整体失业率21 图16:2024年6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居历史高位24 图17:2024年6月全国主要城市去化周期、同比及环比(同环比右轴,%)24 图18:绿色债券发行与净融资额逐步增多25 图19:绿色信贷规模持续扩大,占比持续上升25 图20:健全和完善国家安全、公共治理、社会治理和涉外安全体系和机制27 1.全面深化改革是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 兼顾短期、布局长期。三中全会公报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其中短期目标是“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长期目标是“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在推动改革落实长期目标的同时,兼顾短期的内部发展和外部挑战,设置双重目标有助于兼顾短期,布局长期,重点通过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全过程人民民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式落实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的必然要求。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改革以适应社会主要矛盾、改革以人民为中心、改革以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改革以赢得战略主动和改革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文称《决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 关键时期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形势、新特征、新挑战,国内国外环境发生变化,人民对社会生活有新的需要、对发展有新的期待。外部来看,百年变局下国际地缘政治格 局发生深刻变化,俄乌冲突、巴以危机等等都是近年来发生或强化的不稳定因素;内部来看,我国则面临着“去地产化”的转型压力。特别是在2020年以来我国内外均面临的挑战显著提升,外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化戛然而止,推动出海能解决一部分产能问题,但无法解决全部;内部在经济动能切换、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主动选择降低宏观经济对地产的依赖度,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各种经济“阵痛”,这就是过去和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图1: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逐步回落图2:房地产相关税收及卖地收入下降较多 (%)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国现价GDP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0.0%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房地产相关税收亿元卖地收入亿元 房地产相关税收及卖地收入之和亿元 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资料来源:Wind,德邦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德邦研究所 中央一直在讲战略定力,要理解战略是什么?如何保持定力?——我们理解,战略即“制造立国”,定力就是在经济运行基本实现了“去地产化”之后,在大体可控的状态下,不搞大水漫灌的“强针猛药”,主要采取固本培元的“中医理疗”。 以改革破局,以“制造立国”突围。本次三中全会明确表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唯有改革得以破局,改革的必要性体现在六个方面:其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其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其四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其五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赢得战略主动的